一种压载水批量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26605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载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压载水批量处理系统,其能够实现大量压载水持续稳定处理,提高处理效率,压载水处理模块包括至少两排处理模块组,每个处理模块组包括串联布置的至少两个压载水处理器,压载水处理器包括一体成型的上筒体和下锥体,上筒体内安装有两端开口的涡流导向管且涡流导向管下部伸入下锥体内,涡流导向管顶部连接位于上筒体外部的出水管,下锥体底部为排水口,上筒体外侧壁连接相切的进水管,每个处理模块组内相邻的压载水处理器的进水管和出水管相连,每个处理模块组的第一个压载水处理器的进水管通过汇总进水管连接压载泵、最后一个压载水处理器的出水管通过汇总出水管连接压载水处理出口管。出口管。出口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载水批量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压载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压载水批量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压载水是海上航行的船舶的必备物,由于压载水内存在当地的海藻、藻类、鱼类幼虫、鱼类、软体动物或其他活生物体、各种寄生虫、细菌、病毒等,当船舶到达另外的海域后,直接排放压载水的话,有可能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压载水进行处理,常见的压载水处理都是使用过滤网,让压载水直接穿过过滤网,尺寸大于过滤网网孔的杂质、生物体等会被阻挡,一般过滤网尺寸不能过大,否则可能无法承受大量压载水的冲击力发生变形的,影响正常的过滤效果,因此处理量受到限制,而且过滤网的网孔经常一段时间使用后很容易发生网孔堵塞,同样影响了正常过滤,需要进行维护更换,当需要持续处理大量压载水时,无法满足其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压载水处理量有效,无法完成大量压载水持续处理需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载水批量处理系统,其能够实现大量压载水持续稳定处理,提高处理效率。
[0004]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压载水批量处理系统,其包括压载水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水处理模块包括至少两排处理模块组,每个所述处理模块组包括串联布置的至少两个压载水处理器,所述压载水处理器包括一体成型的上筒体和下锥体,所述上筒体内安装有两端开口的涡流导向管且所述涡流导向管下部伸入所述下锥体内,所述涡流导向管顶部连接位于所述上筒体外部的出水管,所述下锥体底部为排水口,所述上筒体外侧壁连接相切的进水管,每个所述处理模块组内相邻的所述压载水处理器的进水管和出水管相连,每个所述处理模块组的第一个所述压载水处理器的进水管通过汇总进水管连接压载泵、最后一个所述压载水处理器的出水管通过汇总出水管连接压载水处理出口管,所有的所述压载水处理器的排水口通过汇总排水管连接排放阀。
[0005]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内壁和所述涡流导向管上部外壁分别安装有阳极板和阴极板,所述阳极板和所述阴极板连接直流电源;
[0006]所述涡流导向管下部周面开设有呈阵列布置的通孔;
[0007]所述压载水处理模块、压载泵、排放阀均电控连接压载水控制模块,所述压载水控制模块包括MCU模块、整流模块、电压转换模块、WiFi模块、泵驱动模块、阀驱动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用于所述MCU模块和所述阳极板、阴极板的供电。
[0008]采用本技术后,大量压载水经过压载泵持续送入到汇总进水管,然后分流进入不同的处理模块组,再经过多个压载水处理器,在压载水处理器内部旋转,杂质、生物体等比重大于水的沿着下锥体内壁下落从排水口排出,处理后的压载水从出水管送出,可以实现多级分离处理,提升了处理效果,而且不会发生堵塞等现象,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处理,
提高了处理效率;进一步的,在上筒体内壁和涡流导向管上部外壁安装有阳极板和阴极板,通过电解可以处理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进一步提升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
[0010]图2处理模块组内相邻两个压载水处理器连接示意图;
[0011]图3为控制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见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压载水批量处理系统,其包括压载水处理模块1,压载水处理模块1包括至少两排处理模块组2,每个处理模块组2包括串联布置的至少两个压载水处理器3,压载水处理器3包括一体成型的上筒体4和下锥体5,上筒体4内安装有两端开口的涡流导向管6且涡流导向管6下部伸入下锥体5内,涡流导向管6顶部连接位于上筒体4外部的出水管7,下锥体5底部为排水口8,上筒体4外侧壁连接相切的进水管9,可以让送入的压载水进入上筒体4后旋转,每个处理模块组2内相邻的压载水处理器3的进水管9和出水管7相连,每个处理模块组2的第一个压载水处理器3的进水管9通过汇总进水管10连接压载泵11、最后一个压载水处理器3的出水管7通过汇总出水管12连接压载水处理出口管13,所有的压载水处理器3的排水口8通过汇总排水管连接排放阀14。
[0013]上筒体4内壁和涡流导向管6上部外壁分别安装有阳极板15和阴极板16,阳极板15和阴极板16连接直流电源,会实现电解,电解过程中产生包括Cl2、HOCl、OCl

和OH

自由基在内的活性物质。由于这些活性物质的协同作用,可有效杀死压载水中的细菌、酵母、病毒、霉菌、孢子、藻类、原生动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幼虫阶段和鱼卵等无法通过过滤去除的微生物,让进入上筒体4的压载水先经过电解杀菌处理。
[0014]涡流导向管6下部周面开设有呈阵列布置的通孔16。此阵列排布的通孔16有效的增加了液体介质和金属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阳极氧化反应效果,同时液体需要通过此真累排布的通孔16进入水旋流分离器的出水口,进而也控制了旋流器的分离精度。
[0015]压载水处理模块1、压载泵11、排放阀14均电控连接压载水控制模块,压载水控制模块包括MCU模块17、整流模块18、电压转换模块19、泵驱动模块20、阀驱动模块21,电压转换模块19用于MCU模块17和阳极板15、阴极板16的供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载水批量处理系统,其包括压载水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水处理模块包括至少两排处理模块组,每个所述处理模块组包括串联布置的至少两个压载水处理器,所述压载水处理器包括一体成型的上筒体和下锥体,所述上筒体内安装有两端开口的涡流导向管且所述涡流导向管下部伸入所述下锥体内,所述涡流导向管顶部连接位于所述上筒体外部的出水管,所述下锥体底部为排水口,所述上筒体外侧壁连接相切的进水管,每个所述处理模块组内相邻的所述压载水处理器的进水管和出水管相连,每个所述处理模块组的第一个所述压载水处理器的进水管通过汇总进水管连接压载泵、最后一个所述压载水处理器的出水管通过汇总出水管连接压载水处理出口管,所有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好陈恩德王卓远吴乃庆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蓝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