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6559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4:50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前驱动单元、后驱动单元、前压缩机以及后压缩机,其中,前驱动单元向前轮轴和前压缩机提供动力,后驱动单元向后轮轴和后压缩机提供动力,当车辆处于行驶状态,且前压缩机的目标输出功率大于第一功率阈值时,前驱动单元仅向前压缩机输出动力,前驱动单元停止向前轮轴输出动力,后驱动单元向后轮轴输出动力,使车辆工作于后驱模式,后驱动单元向后压缩机输出动力,该车辆通过分别设置的压缩机及对应提供动力的驱动单元分别向车载空调系统供冷或供暖,以分别实现对应的温度调节,并通过断开为压缩机提供动力的驱动单元与其对应的轮轴的连接来保障压缩机按照目标输出功率运行,从而保障了车辆中对温度有针对性地调节。对性地调节。对性地调节。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纯电动车的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当前社会碳中和的环保主题的发展,汽车的发展已在悄然改变。传统燃油动力逐步向混动车型、纯电车型等方向发展。在车辆的使用过程中,作为调节车辆内部空气温度及器件温度的关键器件,电动压缩机已逐渐被机械压缩机所取代,以解决电动压缩机成本昂贵、控制复杂、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0003]现有车辆结构中一般包含一个车载空调系统,该车载空调系统包含一个机械压缩机的来进行供冷或供暖,以满足车内所有的温度调节要求,即当车载空调系统收到温度调节指令时,对车厢内的空气进行调温操作。若车载电池温度过高或温度过低时,将影响纯电动车辆的正常行驶,为保持车载电池处于正常温度阈值,也可通过上述车载空调系统对电池进行温度调节。但是,对电池和车厢内的空气温度调节需要在上述空调系统的调温操作过程中同时进行,导致车载空调系统的温度调节的针对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用以解决提高车载空调系统的温度调节的针对性的技术问题。<br/>[0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驱动单元、后驱动单元、前压缩机以及后压缩机;所述前驱动单元的第一动力输出端与前轮轴机械连接,所述前驱动单元的第二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前压缩机的动力输入端机械连接;所述后驱动单元的第一动力输出端与后轮轴机械连接,所述后驱动单元的第二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后压缩机的动力输入端机械连接;当所述车辆处于行驶状态,且所述前压缩机的目标输出功率大于第一功率阈值时,所述前驱动单元仅向所述前压缩机输出动力;所述前驱动单元停止向所述前轮轴输出动力,所述后驱动单元向所述后轮轴输出动力,使所述车辆工作于后驱模式;所述后驱动单元向所述后压缩机输出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辆处于行驶状态,且所述后压缩机的目标输出功率大于第二功率阈值时,所述后驱动单元仅向所述后压缩机输出动力;所述后驱动单元停止向所述后轮轴输出动力,所述前驱动单元向所述前轮轴输出动力,使所述车辆工作于前驱模式;所述前驱动单元向所述前压缩机输出动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以及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离合器的控制端、所述第二离合器的控制端、所述第三离合器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第四离合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的第一机械端和所述后驱动单元的第一动力输出端机械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的第二机械端和所述后轮轴机械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的第一机械端和所述后驱动单元的第二动力输出端机械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的第二机械端和所述后压缩机的动力输入端机械连接;所述第三离合器的第一机械端和所述前驱动单元的第一动力输出端机械连接,所述第三离合器的第二机械端和所述前轮轴机械连接;所述第四离合器的第一机械端和所述前驱动单元的第二动力输出端机械连接,所述第四离合器的第二机械端和所述前压缩机的动力输入端机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压缩机用于向车内空调系统供冷或供暖,所述后压缩机用于向电池供冷或供暖;当所述车辆处于行驶状态,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到空调调温请求和电池调温请求,且所述前压缩机的目标输出功率大于所述第一功率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所述第二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所述第三离合器处于断开状态,以及所述第四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辆处于行驶状态,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到空调调温请求和电池调温请求,且当所述后压缩机的目标输出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功率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离合器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二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所述第三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以及所述第四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信亮凌学锋李贵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