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研、产、销全链路支持车载功能动态配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654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研、产、销全链路支持车载功能动态配置的方法,对不同车型所对应的功能配置表进行汇总和保存,在研发人员对某一车型进行设计调整时,获取该车型所对应的功能配置表,使研发人员能够直接对其进行增加、删除或者修改,再将调整后的功能配置表进行保存,研发人员能够方便、及时的对每个功能进行调整和调试,无需根据车型的不同而切换不同的设计系统,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便能完成对不同车系下不同车型车载终端搭载系统的功能配置,大大缩短了研发和调试时间,提升了研发效率,旨在提供从研发、生产到用户售后全链路的车载功能模块配置的差异化配置。功能模块配置的差异化配置。功能模块配置的差异化配置。

A method of supporting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on-board functions in the full link of research,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研、产、销全链路支持车载功能动态配置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智能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研、产、销全链路支持车载功能动态配置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汽车行业,日益趋向于“智能化”,越来越多的车辆搭载上智能化的车机系统,极大的丰富了用户的用车体验。一方面,随着主机厂对车载功能的越来越丰富多样,并且整车的车型更新迭代非常迅速;另一方面,用户对个性化的满足及定制化功能的需求日益强烈。
[0003]因此原有单一的车载功能,出厂即设定好的固有功能模式,难以满足多样的、个性化的市场需求——根据用户个人喜好开通或关闭不同的车载功能;在工厂生产线也难以满足同一车系不同配置车型使用同一套车载系统搭载的需求,生产线需根据车型选装功能频繁切换;同时,研发过程同一套车机系统,对不同车型的功能开发调试也存在不便。
[0004]专利CN2021102012304公开了一种车载功能配置方法,该方案侧重不同用户使用,根据同一辆车不同驾驶员而单独依托账户信息差异化来配置功能开关状态,只能从车载终端对功能进行调整,无法解决车辆在设计初期遇到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研、产、销全链路支持车载功能动态配置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载功能固定单一、车辆设计初期对不同车型功能开发调试存在不便、工厂生产线难以满足同一车系不同配置车型使用同一套车载系统搭载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在研、产、销全链路支持车载功能动态配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设计需要,制定功能配置表,用于约束并定义具体的功能;S2:通过S1制定的功能配置表,设置对应的配置码,并将保存至存储空间内;S3:切换不同车型,获取各个车型所对应的功能配置码,解析配置码功能,对配置码进行增加、删除或者修改,再将其保存至存储空间内对应车型功能配置中,并将其上传至云端;S4:将存储空间中的各个车型所对应的功能配置码写入车载终端内;S5:车载终端启动后,获取下线配置服务缓存数据,判断是否存在本地缓存;如果存在本地缓存,则解析缓存的车型配置;如果不存在本地缓存,则使用默认车型功能配置码。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在车辆设计之初,对不同车型所对应的功能配置表进行汇总和保存,在研发人员对某一车型进行设计调整时,获取该车型所对应的功能配置表,使研发人
员能够直接对其进行增加、删除或者修改,再将调整后的功能配置表进行保存,研发人员能够方便、及时的对每个功能进行调整和调试,无需根据车型的不同而切换不同的设计系统,通过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便能完成对不同车系下不同车型车载终端搭载系统的功能配置,大大缩短了研发和调试时间,提升了研发效率。
[0008]2、通过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工厂生产线可直接完成功能配置码的写入,满足同一车系不同配置车型使用同一套车载系统搭载的需求,生产线无需根据车型选装功能频繁切换。
[0009]3、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还能够根据功能配置码的改变,对车载终端上的系统功能进行及时更新,在用户使用过程中,通过远程升级方式,向车联网后台请求更新功能配置码,或者车辆后台,指定特定车型远程下发功能配置码,通过配置服务修改更新至存储空间。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功能配置码一个字节功能定义示例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功能项配置全链路配置整体框架图。
[0012]图3为本专利技术功能动态配置核心下线配置服务示意图。
[001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下线配置服务整体的实现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研、产、销全链路支持车载功能动态配置的方法,基于Android系统,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设计需要,制定功能配置表,用于约束并定义具体的功能。功能配置表包含项目类型、车型类别、各个车型所有功能项集合。
[0016]S2:通过S1制定的功能配置表,设置对应的配置码,并将保存至存储空间内。根据功能配置表生成对应的配置码,配置码由字节构成,根据功能的数量,配置不同长度的字节数。
[0017]如图1所示,功能差异标记是通过功能配置码实现,配置码由字节构成,1字节=8Bit,一个功能的有无可以使用一个Bit单位的“0/1”来制定区分功能的有无。在图1中,S101为一个字节的序号,通常同一个字节的功能为相关方向功能,根据功能的多少,可以配置不同长度的字节数。S102为一个字节内,Bit位序号(排序从0开始,满足编程语言习惯)。S103,功能配置名称,研发人员可根据该名称对应实际开发功能。S104为功能赋值的详细说明,Bit位的组合可实现多能赋值说明(超过2种赋值)。当然,该配置码,还需包含项目代号或编码、车型类别信息,用于识别车型类别。
[0018]S3:切换不同车型,获取各个车型所对应的功能配置码,解析配置码功能,对配置码进行增加、删除或者修改,再将其保存至存储空间内对应车型功能配置中,并将其上传至云端。
[0019]如图2所示,S210中MCU模块用于实现存储、更新、查询上述功能配置码,因其存在
永久性存储空间不易丢失(包含车机系统恢复出厂设置等操作)、连接车身控制器和车机系统、同时可便于工厂生产直接刷下配置不用启动车机系统。本实例包含但不仅限于该存储方式。S210通过串口SPI连接车机系统,经过车机系统的Car模块(S222)将数据同步至下线配置服务(S223)。同时,MCU中存储区域数据变更,具备向外提供通知或广播的能力,即存储数据发生变化应及时通知S223等相关方。
[0020]S223,下线配置服务为该实施例的核心,主要负责获取S210中存储的车型功能配置码,解析配置码功能,统一提供至上层应用层使用。S233为Android车机系统的Framework层的服务,对外部应用提供SDK接口查询读取功能配置。同时,S223还需满足修改配置码的功能,获取到新的配置码,通过Car模块向S210的配置码存储区域刷写新配置码。更新数据来源,来源于车联网后台,通过4G网络通知指定车辆刷新修改功能配置码,车联网配置功能根据用户需求增删功能配置,从而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
[0021]S201,研发人员通过车机系统集成的工程模式APK(S221)内部工具应用,可任意切换项目车型的功能配置码,通过Car模块MCU接收到该配置码变化,MCU存储的配置化变化再经由SPI经过Car模块通知至下线配置服务,下线配置服务刷新该配置码变化。
[0022]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在车辆设计之初,对不同车型所对应的功能配置表进行汇总和保存,在研发人员对某一车型进行设计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研、产、销全链路支持车载功能动态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设计需要,制定功能配置表,用于约束并定义具体的功能;S2:通过S1制定的功能配置表,设置对应的配置码,并将保存至存储空间内;S3:切换不同车型,获取各个车型所对应的功能配置码,解析配置码功能,对配置码进行增加、删除或者修改,再将其保存至存储空间内对应车型功能配置中,并将其上传至云端;S4:将存储空间中的各个车型所对应的功能配置码写入车载终端内;S5:车载终端启动后,获取下线配置服务缓存数据,判断是否存在本地缓存;如果存在本地缓存,则解析缓存的车型配置;如果不存在本地缓存,则使用默认车型功能配置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在研、产、销全链路支持车载功能动态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功能配置表包含项目类型、车型类别、各个车型所有功能项集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在研、产、销全链路支持车载功能动态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根据功能配置表生成对应的配置码,配置码由字节构成,根据功能的数量,配置不同长度的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中富谢俊霖刘大全张英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