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功能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64274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4:32
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功能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复合功能膜包括:散热层,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围设于第一部分的外侧;缓冲层,设置于散热层的一侧,并与第一部分对应设置;支撑层,设置于散热层的一侧,并与第二部分对应设置;其中,缓冲层和支撑层位于散热层的同一侧,且支撑层的弹性模量大于缓冲层的弹性模量。本申请通过在对应散热层的第二部分处设置弹性模量更大的支撑层,从而有效提高了复合功能膜中散热层边缘位置的支撑强度,降低了散热层在刀具裁切过程中出现卷边问题的几率,进而保证光学检测设备的识别精度,提高复合功能膜与显示面板的贴合良率,保证显示质量。量。量。

Composite functional film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功能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功能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采用所述复合功能膜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屏幕模组叠构材料当中,复合功能膜是一种能够起到缓冲和导热等作用的多层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屏幕不受损伤,是保证屏幕在严苛环境条件下维持稳定的重要材料。
[0003]目前业内所使用的复合功能膜包括具有散热作用的铜箔和具有缓冲作用的泡棉材料,其制备工艺一般为圆刀或平刀刀模裁切,而泡棉材料的质地较软,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作用,因此,在复合功能膜裁切的过程中,铜箔会发生一定比例的卷边。当复合功能膜出现卷边的不良现象后,卷边的铜箔使对位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简称CCD)摄像机所拍摄的图像中存在阴影,增大自动光学检测(Automatic Optic Inspection,简称AOI)设备的识别误差,进而增大复合功能膜的贴合公差,导致贴合不良,良率下降,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功能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能够降低了散热层在刀具裁切过程中出现卷边问题的几率,提高光学检测设备的识别精度,提高复合功能膜与显示面板的贴合良率,保证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所述复合功能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功能膜,所述复合功能膜包括:
[0007]散热层,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围设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外侧;
[0008]缓冲层,设置于所述散热层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部分对应设置;
[0009]支撑层,设置于所述散热层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部分对应设置;
[0010]其中,所述缓冲层和所述支撑层位于所述散热层的同一侧,且所述支撑层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缓冲层的弹性模量。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相同,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与所述缓冲层的厚度相同。
[0012]可选的,所述散热层还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围设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外侧,所述第二部分围设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外侧,且所述第三部分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临接设置,所述缓冲层与所述支撑层之间具有一间隙区域,所述间隙区域与所述第三部分相对应,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的厚度相等。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所述缓冲层的厚度大于所述支撑层的厚度。
[0014]可选的,所述散热层还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围设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外侧,所述第二部分围设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外侧,且所述第三部分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临接设置,所述缓冲层与所述支撑层之间具有一间隙区域,所述间隙区域与所述第三部分相对应,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厚度,或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厚度。
[0015]可选的,所述间隙区域的宽度为0.2mm~0.5mm。
[0016]可选的,所述复合功能膜还包括胶层,所述胶层位于所述缓冲层背离所述散热层的一侧,且所述胶层在所述散热层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
[0017]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复合功能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复合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提供一胶层,所述胶层具有第一区域和围设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外侧的第二区域,分别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上形成缓冲层和支撑层;
[0019]在所述缓冲层和所述支撑层上形成一散热层,其中,所述散热层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围设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外侧,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缓冲层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支撑层对应设置。
[0020]可选的,所述胶层形成于一离型膜上;所述散热层背离所述缓冲层和所述支撑层的一侧设置有一保护膜。
[0021]再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盖板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功能膜,所述显示面板具有一出光侧和背光侧,所述复合功能膜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0022]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功能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本申请通过在对应所述散热层的第部分处设置弹性模量更大的支撑层,从而有效提高了所述复合功能膜中散热层边缘位置的支撑强度,降低了所述散热层在刀具裁切过程中出现卷边问题的几率,进而保证光学检测设备的识别精度,提高所述复合功能膜与显示面板的贴合良率,保证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功能膜的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功能膜的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a

3e为图2中的各个膜层的俯视示意图;
[0027]图4a

4d为所述复合功能膜在各个步骤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复合功能膜的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复合功能膜的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复合功能膜的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复合功能膜的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0034]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功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功能膜包括:散热层,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围设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外侧;缓冲层,设置于所述散热层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部分对应设置;支撑层,设置于所述散热层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部分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缓冲层和所述支撑层位于所述散热层的同一侧,且所述支撑层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缓冲层的弹性模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功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相同,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与所述缓冲层的厚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功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还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围设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外侧,所述第二部分围设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外侧,且所述第三部分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临接设置,所述缓冲层与所述支撑层之间具有一间隙区域,所述间隙区域与所述第三部分相对应,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的厚度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功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所述缓冲层的厚度大于所述支撑层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功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还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围设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外侧,所述第二部分围设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外侧,且所述第三部分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临接设置,所述缓冲层与所述支撑层之间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航付怡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