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透气高弹性春亚纺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6204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湿透气高弹性春亚纺面料,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面料基层,所述面料基层包括涤纶纤维丝和竹炭纤维丝,且涤纶纤维丝与竹炭纤维丝相互交替浮沉编织,所述面料基层的底部设置有防水层,且防水层的底部设置有透气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稳定,实用性强;通过涤纶纤维丝与竹炭纤维丝进行编织,使面料具备高强度和高弹性的同时具有抑菌抗菌的效果,设置防水层可以防止人体的汗液对面料基层的结构进行侵蚀,设置的透气层和吸湿层相互配合,吸湿层对人体的汗液进行吸收然后通过透气层对汗液进行快速挥发排出,设置的耐污层提高面料的耐脏能力。的耐污层提高面料的耐脏能力。的耐污层提高面料的耐脏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湿透气高弹性春亚纺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面料
,尤其涉及一种吸湿透气高弹性春亚纺面料。

技术介绍

[0002]春亚纺面料是问世已久的老品种,但近年来盛泽地区的纺织界对其产品进行了改版,除了采用消光丝原料和织造工艺创新外,还在染整后处理工艺延伸,其密度增加,手感更趋软,功能更拓展。
[0003]其中春亚纺面料适用于很多服装,然而传统的春亚纺面料的吸湿性、透气性和弹性效果差,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时,舒适感很低,而且弹性效果差的春亚纺面料,使用者在穿着其制作而成的服装时会很容易使服装出现崩裂,从而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吸湿透气高弹性春亚纺面料。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吸湿透气高弹性春亚纺面料,包括面料基层,所述面料基层包括涤纶纤维丝和竹炭纤维丝,且涤纶纤维丝与竹炭纤维丝相互交替浮沉编织,所述面料基层的底部设置有防水层,且防水层的底部设置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底部设置有吸湿层,所述面料基层的顶部设置有耐污层,且耐污层的顶部设置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顶部设置有防晒层。
[0007]优选的,所述防水层包括聚氯乙烯纤维编织层和导电纤维编织层,且导电纤维编织层缝接于聚氯乙烯纤维编织层的顶部。
[0008]优选的,所述透气层为双层结构的大豆纤维编织层,且两个大豆纤维编织层之间留有空腔,两个大豆纤维编织层的连接处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孔腔。
[0009]优选的,所述吸湿层为维纶纤维编织层,且维纶纤维编织层通过维纶纤维加捻成丝线交替浮沉编织而成,维纶纤维编织层呈网状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耐污层为亚麻纤维编织层,亚麻纤维编织层通过亚麻纤维加捻成丝线交替浮沉编织而成,所述耐磨层为尼龙纤维编织层,尼龙纤维编织层通过尼龙纤维加捻成丝线交替浮沉编织而成,尼龙纤维编织层缝接于亚麻纤维编织层的顶部。
[0011]优选的,所述防晒层为聚乳酸纤维编织层,且聚乳酸纤维编织层通过聚乳酸纤维加捻成丝线交替浮沉编织而成,聚乳酸纤维编织层的顶部涂抹有PA银胶涂层。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稳定,实用性强;通过涤纶纤维丝与竹炭纤维丝进行编织,使面料具备高强度和高弹性的同时具有抑菌抗菌的效果,设置防水层可以防止人体的汗液对面料基层的结构进行侵蚀,设置的透气层和吸湿层相互配合,吸湿层对人体的汗液进行吸收然后通过透气层对汗液进行快速挥发排出,设置的耐污层提高面料的耐脏能力,防止面料受到虫蛀霉菌的干扰,设置的耐磨层提高了面料的耐磨度,提高了面料的使用
寿命,设置的防晒层保护人们在外出时不受紫外线伤害。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吸湿透气高弹性春亚纺面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吸湿透气高弹性春亚纺面料的面料基层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吸湿透气高弹性春亚纺面料的透气层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面料基层、101涤纶纤维丝、102竹炭纤维丝、2防水层、3透气层、301大豆纤维编织、302空腔、303孔腔、4吸湿层、5耐污层、6耐磨层、7防晒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实施例1:
[0020]参照图1

3,一种吸湿透气高弹性春亚纺面料,包括面料基层1,面料基层1包括涤纶纤维丝101和竹炭纤维丝102,涤纶纤维丝101与竹炭纤维丝102相互交替浮沉编织,面料基层1的底部设置有防水层2,防水层2的底部设置有透气层3,透气层3的底部设置有吸湿层4,吸湿层4为维纶纤维编织层,维纶纤维编织层通过维纶纤维加捻成丝线交替浮沉编织而成,维纶纤维编织层呈网状结构,面料基层1的顶部设置有耐污层5,耐污层5为亚麻纤维编织层,亚麻纤维编织层通过亚麻纤维加捻成丝线交替浮沉编织而成,耐污层5的顶部设置有耐磨层6,耐磨层6为尼龙纤维编织层,尼龙纤维编织层通过尼龙纤维加捻成丝线交替浮沉编织而成,尼龙纤维编织层缝接于亚麻纤维编织层的顶部,耐磨层6的顶部设置有防晒层7,防晒层7为聚乳酸纤维编织层,聚乳酸纤维编织层通过聚乳酸纤维加捻成丝线交替浮沉编织而成,聚乳酸纤维编织层的顶部涂抹有PA银胶涂层;
[0021]通过涤纶纤维丝101与竹炭纤维丝102进行编织,使面料具备高强度和高弹性的同时具有抑菌抗菌的效果,设置防水层2可以防止人体的汗液对面料基层1的结构进行侵蚀,设置的透气层3和吸湿层4相互配合,吸湿层4对人体的汗液进行吸收然后通过透气层3对汗液进行快速挥发排出,设置的耐污层5提高面料的耐脏能力,防止面料受到虫蛀霉菌的干扰,设置的耐磨层6提高了面料的耐磨度,提高了面料的使用寿命,设置的防晒层7保护人们在外出时不受紫外线伤害。
[0022]实施例2:
[0023]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具体是:
[0024]防水层2包括聚氯乙烯纤维编织层和导电纤维编织层,导电纤维层位于聚氯乙烯纤维层的顶部;
[0025]通过聚氯乙烯纤维层不吸水的特性将汗液与面料基层1进行隔离,由于聚氯乙烯纤维层容易产生静电,通过导电纤维编织层将聚氯乙烯纤维层产生的静电引导消除。
[0026]透气层3为双层结构的大豆纤维编织层301,两个大豆纤维编织层301之间留有空腔302,两个大豆纤维编织层301的连接处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孔腔303;
[0027]人体在活动时,空气透过孔腔303进入空腔302,再透过孔腔303排出,使空腔302内形成空气流动,可以加强透气层3的透气性。
[0028]工作原理:通过涤纶纤维丝101与竹炭纤维丝102进行编织,使面料具备高强度和高弹性的同时具有抑菌抗菌的效果,设置防水层2,通过聚氯乙烯纤维层不吸水的特性将汗液与面料基层1进行隔离,由于聚氯乙烯纤维层容易产生静电,通过导电纤维编织层将聚氯乙烯纤维层产生的静电引导消除,防止人体的汗液对面料基层1的结构进行侵蚀,设置的透气层3和吸湿层4相互配合,吸湿层4对人体的汗液进行吸收然后通过透气层3对汗液进行快速挥发排出,人体在活动时,空气透过孔腔303进入空腔302,再透过孔腔303排出,使空腔302内形成空气流动,加强了透气层3的透气性,设置的耐污层5提高面料的耐脏能力,防止面料受到虫蛀霉菌的干扰,设置的耐磨层6提高了面料的耐磨度,提高了面料的使用寿命,设置的防晒层7保护人们在外出时不受紫外线伤害。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湿透气高弹性春亚纺面料,包括面料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基层(1)包括涤纶纤维丝(101)和竹炭纤维丝(102),且涤纶纤维丝(101)与竹炭纤维丝(102)相互交替浮沉编织,所述面料基层(1)的底部设置有防水层(2),且防水层(2)的底部设置有透气层(3),所述透气层(3)的底部设置有吸湿层(4),所述面料基层(1)的顶部设置有耐污层(5),且耐污层(5)的顶部设置有耐磨层(6),所述耐磨层(6)的顶部设置有防晒层(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透气高弹性春亚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2)包括聚氯乙烯纤维编织层和导电纤维编织层,且导电纤维编织层缝接于聚氯乙烯纤维编织层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透气高弹性春亚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3)为双层结构的大豆纤维编织层(301),且两个大豆纤维编织层(301)之间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雪光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嘉翔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