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户面网元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425984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户面网元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对用户面网元的转发模块和控制模块分别以池化方式进行部署,以得到与所述转发模块对应的转发池和与所述控制模块对应的控制池;在所述控制池内设置主用控制模块和备用控制模块,以及在所述转发池内设置多个转发模块;其中,所述备用控制模块用于辅助所述主用控制模块运行;将所述主用控制模块所生成的第一数据同步到用户面网元的数据同步模块内,并经由所述数据同步模块将所述第一数据同步到控制池和转发池内。上述方法通过对用户面网元的转发模块和控制模块分别以池化方式进行部署,使得用户面网元的转发模块和控制模块之间能够解耦独立。控制模块之间能够解耦独立。控制模块之间能够解耦独立。

A user interface network element configuration method,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户面网元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用户面网元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5G核心网通过基于服务的架构、切片、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等,结合云化技术,实现网络的定制化、开放化、服务化,支持大流量、大连接和低时延的万物互联需求。用户功能面(User Plane Function,简称UPF)单元承担着5G核心网的用户面功能,其通过跟5G核心网的控制面交互N4控制信令,维护其内部转发表,从而实现了上下行数据转发。目前存在用户面网元的转发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任一模块所执行的进程出现异常时,会导致业务断流从而影响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户面网元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通过对用户面网元的转发模块和控制模块分别以池化方式进行部署,使得用户面网元的转发模块和控制模块之间能够解耦独立。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面网元配置方法,包括:
[0005]对用户面网元的转发模块和控制模块分别以池化方式进行部署,以得到与所述转发模块对应的转发池和与所述控制模块对应的控制池;
[0006]在所述控制池内设置主用控制模块和备用控制模块,以及在所述转发池内设置多个转发模块;其中,所述备用控制模块用于辅助所述主用控制模块运行;
[0007]将所述主用控制模块所生成的第一数据同步到用户面网元的数据同步模块内,并经由所述数据同步模块将所述第一数据同步到控制池和转发池内。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09]将所述控制池内的各个控制模块分别配置在控制池的不同管理单元内;
[0010]在所述主用控制模块进入故障状态的情况下,使所述控制池的管理单元内的备用控制模块转换为主用控制模块用以生成所述第一数据。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2]将所述转发池内的各个转发模块分别设置在转发池的不同管理单元内;
[0013]在所述转发池中的一个或多个转发模块进入故障状态的情况下,将该转发模块所执行的转发操作转至由所述转发池内的其他管理单元内的转发模块执行。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5]将所述用户面网元的OAM模块设置在操作管理维护池内;其中,所述操作管理维护池内至少设置有主用OAM模块和备用OAM模块,所述备用OAM模块用于辅助所述主用OAM模块运行;
[0016]经由所述用户面网元的数据同步模块将所述第一数据同步到所述操作管理维护
池内。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8]将所述操作管理维护池内的各个OAM模块分别设置在操作管理维护池的不同管理单元内;
[0019]在所述主用OAM模块进入故障状态的情况下,使所述操作管理维护池的管理单元内的备用OAM模块转换为所述主用OAM模块用以执行操作管理维护操作。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1]将所述用户面网元的数据同步模块设置在数据同步管理单元内;
[0022]将所述用户面网元的负载均衡模块设置在负载均衡管理单元内;其中,数据同步管理单元、负载均衡管理单元、控制池、转发池以及操作管理维护池各自独立地设置。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4]在进入故障状态的所述主用控制模块恢复正常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备用控制模块已转换为主用控制模块,则使该主用控制模块转换为备用控制模块,并获取所述数据同步模块的数据库内存储的第一数据。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6]在进入故障状态的转发模块恢复正常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转发池的其他管理单元内的转发模块所执行的部分转发操作分配至恢复的转发模块。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28]池化模块,其配置为对用户面网元的转发模块和控制模块分别以池化方式进行部署,以得到与所述转发模块对应的转发池和与所述控制模块对应的控制池;
[0029]设置模块,其配置为在所述控制池内设置主用控制模块和备用控制模块,以及在所述转发池内设置多个转发模块;其中,所述备用控制模块用于辅助所述主用控制模块运行;
[0030]同步模块,其配置为将所述主用控制模块所生成的第一数据同步到用户面网元的数据同步模块内,并经由所述数据同步模块将所述第一数据同步到控制池和转发池内。
[003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用户面网元配置方法的步骤。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公开通过对用户面网元的转发模块和控制模块分别以池化方式进行部署,使得用户面网元的转发模块和控制模块之间能够解耦独立,以在转发模块和控制模块中任一方出现异常时不会影响整体业务功能,如此,实现了提高用户面网元的整体业务功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实现了用户面网元的高可用性。
附图说明
[0033]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
实施例。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户面网元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户面网元的配置示意图;
[003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户面网元配置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003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0039]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0040]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专利技术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41]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0042]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
[0043]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0044]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户面网元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用户面网元的转发模块和控制模块分别以池化方式进行部署,以得到与所述转发模块对应的转发池和与所述控制模块对应的控制池;在所述控制池内设置主用控制模块和备用控制模块,以及在所述转发池内设置多个转发模块;其中,所述备用控制模块用于辅助所述主用控制模块运行;将所述主用控制模块所生成的第一数据同步到用户面网元的数据同步模块内,并经由所述数据同步模块将所述第一数据同步到控制池和转发池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面网元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控制池内的各个控制模块分别配置在控制池的不同管理单元内;在所述主用控制模块进入故障状态的情况下,使所述控制池的管理单元内的备用控制模块转换为主用控制模块用以生成所述第一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面网元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转发池内的各个转发模块分别设置在转发池的不同管理单元内;在所述转发池中的一个或多个转发模块进入故障状态的情况下,将该转发模块所执行的转发操作转至由所述转发池内的其他管理单元内的转发模块执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面网元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用户面网元的OAM模块设置在操作管理维护池内;其中,所述操作管理维护池内至少设置有主用OAM模块和备用OAM模块,所述备用OAM模块用于辅助所述主用OAM模块运行;经由所述用户面网元的数据同步模块将所述第一数据同步到所述操作管理维护池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户面网元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操作管理维护池内的各个OAM模块分别设置在操作管理维护池的不同管理单元内;在所述主用OAM模块进入故障状态的情况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武文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