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56674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2:51
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无线通信设备:即使在带有无线通信设备的商品被照射了比规定的通信频率高的频带的电磁波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带有无线通信设备的商品中的起火的危险性。用于发送接收具有规定的通信频率的高频信号的无线通信设备(1)具备:天线图案(3),其具有电感成分;RFIC封装体(2),其与天线图案(3)电连接;以及电容耦合部(4),其在天线图案(3)的多处将天线图案(3)的彼此相向的特定的相向区域(3aa)之间进行电容耦合来构成LC并联谐振电路(S)。(S)。(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通信设备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4月20日、申请号为201880002477.X、专利技术名称为“无线通信设备”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天线的无线通信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感应电磁场或者电波进行近距离通信以非接触地读写半导体存储器的数据的利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的无线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0003]考虑通过对商品附加作为无线通信设备的“RFID标签(RFID tag)”来使商品结算自动化。根据该自动化结账系统,当收纳了带有“RFID标签”的商品的篮子被放在结账台时,来自“RFID标签”的信息被读取从而显示商品价款。
[0004]在超市等销售店中会交易多种多样的商品,在作为商品的食品中,有时在购买商品之后不久紧接着加温商品,购买者当场立即食用。作为像这样加温后食用的商品,例如有盒饭、杯面等食品。认为在销售店中使用电磁波加热装置、所谓的“微波炉”来加热这些商品。
[0005]在“RFID标签”中,作为金属膜体的天线图案等金属材料与RFIC(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射频集成电路)芯片一起形成在纸质材料、树脂材料之上。因而,在商品带有这种“RFID标签”的状态下利用“微波炉”加热该商品的情况下,例如在加温带有“RFID标签”的盒饭的情况下,存在以下担忧:“RFID标签”与盒饭一起吸收来自“微波炉”的电磁波,在金属材料部分处电场集中而放电,或者因过电流流过金属材料部分而金属本身被加热从而升华,或者构成标签的纸质材料或树脂材料起火,由此“RFID标签”起火。
[0006]以减少如上所述的“RFID标签”中的起火的危险性为目的,提出了“阻燃性标签”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3385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9]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阻燃性标签”是利用阻燃性材料构成用于安装IC芯片和天线图案的基材而成的。因此,基材由于是阻燃性材料而在起火后的数秒至数十秒熄灭,但是在形成于基材上的金属材料部分处连续地放电的可能性高,并不是能够可靠地防止基材起火的危险性或商品着火的可能性的结构。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无线通信设备:即使在带有无线通信设备的商品被照射了比规定的通信频率高的频带的电磁波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带有无线通信设备的商品中的起火的危险性。
[0011]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无线通信设备用于发送接收具有规定的通信频率的高频信号,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具备:
[0013]天线图案,其具有电感成分;
[0014]RFIC元件,其与所述天线图案电连接;以及
[0015]电容耦合部,其在所述天线图案的多处将所述天线图案的彼此相向的特定的相向区域之间进行电容耦合来构成LC并联谐振电路。
[0016]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如下的无线通信设备:即使在带有无线通信设备的商品被照射了比规定的通信频率高的频带的电磁波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商品中的起火的危险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设备(RFID标签)的俯视图。
[0019]图2A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天线基材的表面(第一主面)的图。
[0020]图2B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天线基材的背面(第二主面)的图。
[0021]图3A是表示商品带有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设备的例示的图。
[0022]图3B是表示商品带有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设备的例示的图。
[0023]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设备中的RFIC封装体的分解立体图。
[0024]图5是利用电路图符号示意性地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设备中针对天线图案的电容耦合部的图。
[0025]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多个LC并联谐振电路的一部分结构的模拟等效电路图。
[0026]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多个LC并联谐振电路的整体结构例的等效电路图。
[0027]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设备中的仿真实验的结果的频率特性图。
[0028]图9是与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设备有关的仿真实验中的史密斯圆图。
[0029]图10A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设备中接收到UHF频段的通信频率(920MHz)的信号时的电流的流动方式的图。
[0030]图10B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设备中接收到电磁波加热装置(“微波炉”)所使用的加热频率(2.4GHz)的信号时的电流的流动方式的图。
[0031]图11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设备中天线图案和电容耦合部(线间电容图案)接收到具有加热频率的信号时的电流试图流动的方向的图。
[0032]图12A是表示与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设备有关的对于所有方位的增益的图。
[0033]图12B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设备的增益的图。
[0034]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设备(RFID标签)的结构的俯视图。
[0035]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设备(RFID标签)的结构的俯视图。
[0036]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设备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0037]图16A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无线通信设备(RFID标签)的结构的俯视图。
[0038]图16B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天线图案的结构的等效电路图。
[0039]图17A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无线通信设备(RFID标签)的结构的俯视图。
[0040]图17B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天线图案的结构的等效电路图。
[0041]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无线通信设备(RFID标签)的结构的俯视图。
[0042]图19A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无线通信设备(RFID标签)的结构的俯视图。
[0043]图19B是实施方式6的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天线图案的一部分的结构的等效电路图。
[0044]图19C是表示流过实施方式6的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天线图案的一部分的电流的说明图。
[0045]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无线通信设备(RFID标签)的结构的俯视图。
[0046]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无线通信设备(RFID标签)的结构的俯视图。
[0047]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9的无线通信设备(RFID标签)的结构的俯视图。
[0048]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10的无线通信设备(RFID标签)的结构的俯视图。
[0049]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11的无线通信设备(RFID标签)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用于发送接收具有规定的通信频率的高频信号,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具备:天线图案,其具有彼此相向的相向区域;RFIC元件,其与所述天线图案电连接;以及环状的导体图案,其配置于所述天线图案的各个相向区域之间,其中,多个所述导体图案以彼此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天线图案的各个所述相向区域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图案形成为蜿蜒状,所述天线图案的各个所述相向区域具有彼此平行的直线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图案配置于所述天线图案的相邻的各个折回部分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图案具有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所述导体图案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形成为电磁波加热中使用的频率的1/4波长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天线图案被照射比所述通信频率高的频率的电磁波时,在多个所述导体图案之间的所述天线图案的各个所述相向区域之间,电位差变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周长各不相同的所述导体图案沿着所述天线图案的直线部分配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导体图案以及包括将所述导体图案夹在其间的所述相向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