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的自动化轨道吊作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25608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自动化轨道吊作业系统,包括:道口入口RFID装置和检验桥RFID装置;道口入口RFID装置包括:第一雷达设备,装设于道口入口,检测驶入道口的车辆;第一RFID设备,在第一雷达设备检测到车辆时,读取车辆信息,并将读取的信息发送至码头管理系统;检验桥RFID装置包括:第二雷达设备,装设于检验桥入口,检测驶入检验桥的车辆;第二RFID设备,在第二雷达设备检测到车辆时,读取车辆信息,并将读取的信息发送至码头管理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码头轨道吊作业车辆无法自动化管控的技术问题。车辆无法自动化管控的技术问题。车辆无法自动化管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RFID的自动化轨道吊作业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集装箱码头
,特别是涉及轨道吊作业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全球化,航运的作用日益突出,伴随而来的就是世界集装箱运输量的迅猛增长和集装箱货运船舶日趋大型化。因此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趋势,集装箱码头也要进行相应的生产作业技术升级,来提升码头的集装箱吞吐能力和经济效益。集装箱码头的升级改造就要借助一些新技术,其中成熟的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就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0003]RFID的特点是利用无线电波来传送识别信息,不受空间限制,可快速地进行物品追踪和数据交换。工作时,RFID标签与“识读器”的作用距离可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通过对多种状态下(高速移动或静止)的远距离目标(物体、设备、车辆和人员)进行非接触式的信息采集,可对其自动识别和自动化管理。由于RFID技术免除了跟踪过程中的人工干预,在节省大量人力的同时可极大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自动化轨道吊作业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码头轨道吊作业车辆无法自动化管控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自动化轨道吊作业系统,包括:道口入口RFID装置和检验桥RFID装置;其中:所述道口入口RFID装置包括:第一雷达设备,装设于道口入口,检测驶入道口的车辆;第一RFID设备,在所述第一雷达设备检测到车辆时,读取车辆信息,并将读取的信息发送至码头管理系统,并在接收到所述码头管理系统反馈的信息后控制车辆通行;所述检验桥RFID装置包括:第二雷达设备,装设于检验桥入口,检测驶入检验桥的车辆;第二RFID设备,在所述第二雷达设备检测到车辆时,读取车辆信息,并将读取的信息发送至码头管理系统,并在接收到所述码头管理系统反馈的信息后控制车辆通行。
[0006]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RFID设备装设于一固定于道口入口的第一固定装置上;所述第二RFID设备装设于一固定于检验桥入口的第二固定装置上。
[0007]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为具有挑臂的立杆或门架;其中,所述挑臂或所述门架的宽度与所述道口的宽度匹配。
[0008]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RFID设备和所述第二RFID设备分别包括:工控服务器,装设有RFID读卡器,用于读取车辆内的RFID卡,获取车辆信息;RFID天线,装设于所述立杆的挑臂上或所述门架的横梁上,建立所述RFID读卡器与所述车辆内RFID卡的RFID通信。
[0009]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RFID天线有多个,沿着所述立杆的挑臂上或所
述门架的横梁上均匀分布。
[0010]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工控服务器装设于弱电箱内;所述弱点箱装配于所述立杆上或所述门架的支撑柱上。
[0011]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RFID设备和所述第二RFID设备还分别包括:OCR设备,用于采集所述车辆的车牌信息并将采集的车牌信息发送至所述码头管理系统。
[0012]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道口入口RFID装置和所述检验桥RFID装置还分别包括通过装设于所述弱电箱内的信号灯网络控制器控制运行的信号灯。
[0013]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雷达设备的数量与所述道口的车道数量对应;所述第二雷达设备的数量与所述检验桥的车道数量对应。
[0014]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雷达设备和所述第二雷达设备距离所述立杆上或所述门架的范围为2~8米。
[0015]如上所述,本技术的基于RFID的自动化轨道吊作业系统及应用该基于RFID的自动化轨道吊作业系统的机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利用RFID快速识别技术,数据交互在TOS和RFID识别之间,两者建立关联,解决现有技术中码头轨道吊作业车辆无法自动化管控的技术问题。
[0017]2、本技术于港内系统即可监控TOS数据来获取作业情况,真正实现“一车一码”和实时管控,同时根据RFID识别提供的实时信息,可以提前对自动化轨道吊发出指令,使其提前到达指定备位,从而在既保证了进入堆场作业的车辆准确性,降低抓箱或装车错误率的同时,还缩短了等待时间,大大提高了作业准确性和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显示为本技术中基于RFID的自动化轨道吊作业系统中道口入口RFID装置的示意图。
[0019]图2显示为本技术中基于RFID的自动化轨道吊作业系统中检验桥RFID装置的示意图。
[0020]图3显示为本技术中基于RFID的自动化轨道吊作业系统的应用过程示意图。
[0021]元件标号说明
[0022]110道口入口RFID装置
[0023]111第一弱电箱
[0024]112第二弱电箱
[0025]113RFID天线
[0026]114、115雷达
[0027]116门架
[0028]120检验桥RFID装置
[0029]121弱电箱
[0030]122RFID天线
[0031]123雷达
[0032]124门架
[0033]125道闸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35]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36]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自动化轨道吊作业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码头轨道吊作业车辆无法自动化管控的技术问题。
[0037]以下将详细阐述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RFID的自动化轨道吊作业系统原理及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即可理解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RFID的自动化轨道吊作业系统。
[003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自动化轨道吊作业系统,道口入口RFID装置110和检验桥RFID装置120。
[0039]于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RFID的自动化轨道吊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道口入口RFID装置和检验桥RFID装置;其中:所述道口入口RFID装置包括:第一雷达设备,装设于道口入口,检测驶入道口的车辆;第一RFID设备,在所述第一雷达设备检测到车辆时,读取车辆信息,并将读取的信息发送至码头管理系统,并在接收到所述码头管理系统反馈的信息后控制车辆通行;所述检验桥RFID装置包括:第二雷达设备,装设于检验桥入口,检测驶入检验桥的车辆;第二RFID设备,在所述第二雷达设备检测到车辆时,读取车辆信息,并将读取的信息发送至码头管理系统,并在接收到所述码头管理系统反馈的信息后控制车辆通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自动化轨道吊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FID设备装设于一固定于道口入口的第一固定装置上;所述第二RFID设备装设于一固定于检验桥入口的第二固定装置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RFID的自动化轨道吊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为具有挑臂的立杆或门架;其中,所述挑臂或所述门架的宽度与所述道口的宽度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RFID的自动化轨道吊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FID设备和所述第二RFID设备分别包括:工控服务器,装设有RFID读卡器,用于读取车辆内的RFID卡,获取车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志勇王细远梁斌李圳张晓燕牛建涛俞寅马翠芳刘玥骅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