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炭载体存放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5498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炭载体存放设备,包括存放箱,所述存放箱的箱体为上窄下宽且正视投影呈梯形的结构,所述箱体通过内部设置的夹板形成有位于前端的存放腔与位于后端的换气腔,所述存放腔通过隔板划分为位于中央的第一存放间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存放间两侧的两个第二存放间;所述存放箱的前端开设有存放口,所述夹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换气腔内设置有进风装置,所述隔板朝向所述第一存放间的一侧偏转设置有倾斜调节板,所述第二存放间的底端固设有弧形弹性板,所述弧形弹性板底端设有支撑气囊。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揭示的存放设备,保证了生物炭存放的的稳定性,同时保证了生物炭的干燥度,避免生物炭长久存放发生破碎。生破碎。生破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炭载体存放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炭储存
,更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炭载体存放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生物炭是一种作为土壤改良剂的木炭,能帮助植物生长,可应用于农业用途以及碳收集及储存使用,有别于一般用于燃料之传统木炭。
[0003]生物质燃料中较为经济简单的生物质燃料使用(燃烧木材产生热)是生物质成型燃料,多为茎状农作物、花生壳、树皮、木屑以及固体废弃物(糠醛渣、食用菌渣等)经过加工产生的块状燃料,其直径一般为6~8毫米,长度为其直径的4~5倍,破碎率小于1.5%~2.0%。而生物炭在加工生产过后,往往不一定是及时使用的,这样就需要对条状的生物炭进行堆放处理,而以往的生物炭都是将若干长条状的生物炭重叠码放在托板上,在将托板放置在密封的储存箱内,但是将生物炭码放在一起后,由于托板上没有对生物炭起到固定限位的辅助设备,那么码放的生物炭经常会因托板倾斜而移动或滑落,从而使得码放好的生物炭倒塌,致使生物炭碎裂。
[0004]同时,生物炭会由于长久存放而湿度变大,极容易导致生物炭破碎,同时位于底部存放的生物炭压力过大,存放完整度难以保证。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存放设备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生物炭载体存放设备,其解决了生物炭存放容易受潮受压过大造成破碎的现象,提高了生物炭保存的完整性与稳定性,避免生物炭由于长久存放而导致质量发生变化。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炭载体存放设备,包括存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箱的箱体为上窄下宽且正视投影呈梯形的结构,所述箱体通过内部设置的夹板形成有位于前端的存放腔与位于后端的换气腔,所述存放腔通过隔板划分为位于中央的第一存放间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存放间两侧的两个第二存放间;
[0008]所述存放箱的前端开设有存放口,所述夹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换气腔内设置有进风装置,所述箱体的外侧设有能够通向所述换气腔的换气口;
[0009]所述隔板朝向所述第一存放间的一侧偏转设置有倾斜调节板,所述倾斜调节板的顶端与所述隔板相铰接,所述倾斜调节板的自由活动端与所述隔板之间设有能够调节偏转角的调节块,
[0010]所述第二存放间的底端固设有弧形弹性板,所述弧形弹性板底端设有支撑气囊。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存放间与第二存放间的正视投影均为三角形。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存放间与第二存放间内均堆放有条形生物炭。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倾斜调节板能够对所述第一存放间内存储的条形生物炭形成夹持力。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弹性板通过所述支撑气囊改变弹性弧度。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装置能够对所述存放腔内的生物炭除湿。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倾斜调节板的偏转角度为0

30
°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弹性板两端与所述箱体相接处还开设有供生物炭残渣存储的凹槽。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弹性板分别与所述箱体和所述隔板形成对条形生物炭的夹持力。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的底端设有支撑脚。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一种生物炭载体存放设备,存放箱的箱体结构为为上窄下宽且正视投影呈梯形,该结构底面积更大,结构更加稳定,能够避免箱体移动过程中出现晃动,箱体内部通过设置夹板形成靠前端的存放腔与靠后端的换气腔,设置于换气腔内的进风装置通过箱体外侧设有的换气口与夹板上开设有的通孔,实现对存放腔内的生物炭进行干燥处理,保持生物炭的湿度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提高生物炭整体硬度,避免生物炭由于长久存放而出现容易碎裂的现象。
[0022](2)存放腔通过隔板划分正视投影为倒置三角形的第一存放间,与正视投影为正立三角形的第二存放间,将条形生物炭码放在第一存放间与第二存放间内,在隔板朝向第一存放间的一侧偏转设置倾斜调节板,倾斜调节板能够对第一存放间内的条形生物炭形成夹持,相比于隔板对第一存放间内的条形生物炭的固定夹持力,倾斜调节板能够提供更加稳定有效的支撑,避免位于上端的条形生物炭对底端的条形生物炭造成挤压,同时倾斜调节板能够稳定夹持对应层布置的条形生物炭,从而便于对第一存放间底端放置的条形生物炭进行抽取,能够定期改变条形生物炭之间的接触面,避免发生粘黏现象不易拿取。
[0023](3)第二存放间的底端固设有弧形弹性板,弧形弹性板底端通过设有支撑气囊改变弹性弧度,从而分散第二存放间内条形生物炭对底端条形生物炭的压持力,同时使得弧形弹性板分别与箱体和隔板形成对条形生物炭的夹持力,避免了底端条形生物炭受压发生破碎,弧形弹性板两端与箱体相接处还开设有供生物炭残渣存储的凹槽,提高了箱体内底端的洁净度。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一种生物炭载体存放设备的立体透视图;
[0025]图2为本技术一种生物炭载体存放设备的主视图;
[0026]图3为本技术一种生物炭载体存放设备的俯视透视图。
[0027]图中:1、箱体;2、夹板;3、隔板;4、倾斜调节板;5、弧形弹性板;10、存放腔;20、换气腔;100、换气口;101、第二存放间;102、第一存放间;20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炭载体存放设备。
[0031]下面请参图1

3所示出的本技术一种生物炭载体存放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0032]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生物炭载体存放设备,包括存放箱,存放箱的箱体1为上窄下宽且正视投影呈梯形的结构,箱体1通过内部设置的夹板2形成有位于前端的存放腔10与位于后端的换气腔20,存放腔10通过隔板3划分为位于中央的第一存放间102以及对称设置于第一存放间102两侧的两个第二存放间101;存放箱的前端开设有存放口,夹板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200,换气腔20内设置有进风装置,箱体1的外侧设有能够通向换气腔20的换气口100;隔板3朝向第一存放间102的一侧偏转设置有倾斜调节板4,倾斜调节板4的顶端与隔板3相铰接,倾斜调节板4的自由活动端与隔板3之间设有能够调节偏转角的调节块,第二存放间101的底端固设有弧形弹性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炭载体存放设备,包括存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箱的箱体为上窄下宽且正视投影呈梯形的结构,所述箱体通过内部设置的夹板形成有位于前端的存放腔与位于后端的换气腔,所述存放腔通过隔板划分为位于中央的第一存放间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存放间两侧的两个第二存放间;所述存放箱的前端开设有存放口,所述夹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换气腔内设置有进风装置,所述箱体的外侧设有能够通向所述换气腔的换气口;所述隔板朝向所述第一存放间的一侧偏转设置有倾斜调节板,所述倾斜调节板的顶端与所述隔板相铰接,所述倾斜调节板的自由活动端与所述隔板之间设有能够调节偏转角的调节块,所述第二存放间的底端固设有弧形弹性板,所述弧形弹性板底端设有支撑气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炭载体存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放间与第二存放间的正视投影均为三角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炭载体存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放间与第二存放间内均堆放有条形生物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欣宇伍少云徐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丰宜益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