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嵌丝金属丝蟠扎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525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嵌丝金属丝蟠扎带,包括包覆层,第一、第二、第三金属丝按“品”字形布置;第一、第二、第三金属丝彼此相切,其圆心的连线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细金属丝的半径分别为r1、r2、r3,其中,r1>(或<或=)r2,r2=r3;本发明专利技术由第二、第三金属丝构成紧边,蟠扎时此边接触枝条;所述包覆层包覆所述细金属丝,所述包覆层的外轮廓为圆角后的等腰三角形;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减小金属材料的截面积,从而降低制造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延缓嵌丝进程,在嵌丝前就已经完成定型;所述金属丝可以为任何合适的金属丝,也可以复合使用,因此做到物尽其用。因此做到物尽其用。因此做到物尽其用。

An anti inlay wire coil t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嵌丝金属丝蟠扎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和食品加工、机械和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防嵌丝金属丝蟠扎带。

技术介绍

[0002]蟠扎是制作盆景的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目前在盆景行业中,基本都用铝丝造型。盆景在完成蟠扎后,随着植物的生长,如果解绑的不够及时,金属丝会勒紧,直到嵌入树皮,这样的情况称为嵌丝(陷丝);未能及时解绑会导致枝条嵌丝严重,易使嵌丝处组织增生、肿大,一来影响枝条正常营养输送,造成枝条枯死,二来影响盆景整体美观,从而降低其观赏价值,因此需要及时解绑,但金属丝拆早了还起不到定型作用;部分植物的枝条柔软易弯曲,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定型,约经2—3年后才能拆除金属丝,在此期间,最好采用数次复扎定型,以防嵌丝而影响植株生长和树型美观,复扎是指选择枝条的其它部位,重新蟠扎定型;由此可见,盆景蟠扎工作费时费力。
[0003]根据一种彩色氧化铝线(授权公告号,CN 213245253 U)所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彩色氧化铝线,包括铝线本体,所述铝线本体的外侧包覆有若干相互续接的不同颜色的氧化膜层,所述氧化膜层的厚度为5μm~15μm。本技术耐磨损,耐用,颜色丰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都容易辨别,使用方便,广泛应用于盆景造型、园艺造型、时尚衣架、金属工艺品、制铝铆钉、铝质饰品等。”根据一种适用于盆景蟠扎的金属丝蟠扎带(授权公告号,CN 212013703 U)所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盆景蟠扎的金属丝蟠扎带。包括金属丝和包覆在金属丝外径表面的包覆层,包覆层的横截面设为椭圆形,包覆层的短轴CD的长度为金属丝的直径的1.0—1.5倍,包覆层的长轴AB的长度为短轴CD的长度的2—3倍;
……
金属丝的材质为铝丝,包覆层的材质为弹性橡胶。本技术缠绕在枝条上不容易嵌入枝条表皮和韧皮部内,有利于枝条的正常营养输送,去掉后也不会在枝条上形成弯弯曲曲的勒痕,适用于盆景的蟠扎。”经过多年实践,在充分了解蟠扎工作后,专利技术人认识到:理想蟠扎材料应该能满足以下要求:1,金属丝蟠扎带必须具备一定的韧性,这样,在弯曲时才能承受大部分应力以防止枝条折断,同时在弯曲后不会回弹;2,蟠扎时能保护树皮和形成层,防止擦伤;3,能延缓嵌丝进程,最好在嵌丝前,就已经完成定型;4,节省材料。
[0004]前述一种彩色氧化铝线(授权公告号,CN 213245253 U),该技术仅能满足要求1。前述一种适用于盆景蟠扎的金属丝蟠扎带(授权公告号,CN 212013703 U),该技术仅能满足要求1、2,由于包覆层软,该技术能在蟠扎时保护树皮,但不能满足要求3,蟠扎是受力状态,此时该技术包覆层的两翼会向后翻转,降低了防嵌丝效果;另外,盆景蟠扎通常采用铝丝和铜丝,较多地采用铝丝,铝丝不易生锈且成本相对较低,但是,铝丝成本较低,只是相对于铜丝而言,不能因此否定节省材料的必要性,在现有技术中,金属丝直径从1mm到8mm,截面都是单一的实心圆,结构没有任何优化,造成材料的浪费,这是不合理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嵌丝金属丝蟠扎带,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浪费材料及防嵌丝性能差所带来的问题。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认为存在本专利技术申请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蟠扎带的截面形状,用以节省材料;将蟠扎带与枝条的“线—线”接触改进成“面—线”接触,用以提高防嵌丝性能。
[0007]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嵌丝金属丝蟠扎带,包括有包覆层以及位于包覆层内部的第一金属丝、第二金属丝和第三金属丝,所述的第一金属丝、第二金属丝和第三金属丝按品字形设置;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金属丝彼此相切,第一、第二、第三金属丝的圆心的连线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的包覆层的外轮廓为圆角等腰三角形。
[0008]所述的第一金属丝、第二金属丝和第三金属丝均为空心圆管状,减小金属材料的截面积,从而降低制造成本,节省材料。
[0009]所述的第二金属丝和第三金属丝构成紧边,蟠扎时此边接触枝条,增加了接触面积,使树皮难以绕过金属丝形成包裹;所述第二、第三金属丝与第一金属丝颜色不同,提示第二、第三金属丝为紧边,蟠扎时此边必须始终紧贴枝条,第二、第三金属丝的截面为长轴水平放置的椭圆形,椭圆的长轴长度为短轴长度的1.00—1.30倍,能进一步增加接触面积,因而能进一步提高防嵌丝能力。
[0010]所述的第二金属丝和第三金属丝的半径相等,第一金属丝的半径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二金属丝半径。
[0011]金属丝可以为任何合适的金属丝,所述金属丝可以为铜丝、铝丝、铅丝、铁丝,但不限于此,通常采用铝丝和铜丝;也可以复合使用,如第一金属丝用铜丝,第二、第三金属丝用铝丝。
[0012]所述的包覆层的最小厚度为第二金属丝的半径的0.50—1.00倍,包覆层的外轮廓圆角半径为第二金属丝的半径的1.50—2.00倍;所述包覆层的材质为弹性橡胶。
[0013]本专利技术根据第二、第三金属丝的半径的大小,蟠扎带规格为φ1.0mm、φ1.5mm、φ2.0mm、φ2.5mm、φ3.0mm、φ3.5mm、φ4.0mm、φ4.5mm、φ5.0mm。
[001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本专利技术用三根细金属丝代替现有技术的一根粗金属丝,第一、第二、第三金属丝按“品”字形布置。材料在向下弯曲的过程中,上层受拉伸,下层受挤压,在其断面上必然会有一个既不受拉、又不受压的过渡层,应力几乎等于零,这个过渡层称为材料的中性层;中性轴是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在平面弯曲和斜弯曲情形下,横截面与应力平面的交线上各点的正应力值均为零,这条交线称为中性轴;变形时,横截面将绕中性轴转动;离中性轴越远,受力越大,边缘处受力最大,因此,将中心部位材料“搬运”至边缘处是合理设计;组合截面的中性轴位置可通过计算确定,确定中性轴位置后,可以计算组合截面惯性矩,惯性矩(moment of inertia of an area)是一个几何量,通常被用作描述截面抵抗弯曲的性能,惯性矩越大,抵抗弯曲的性能越好;在金属丝截面积相等的条件下,本专利技术的组合截面惯性矩大于现有技术,即三根细金属丝的大于一根粗金属丝的,这意味着在同样的设计要求(截面惯性矩相等)下,采用本专利技术可以减小金属材料的截面积,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0015](2)将第一、第二、第三金属丝变成空心圆管,即将受力小的部位的材料“搬运”至周边,“好钢用在刀刃上”,能进一步节省材料;(3)本专利技术增加了接触面积,使树皮难以绕过金属丝形成包裹。
[0016]由于植物是活体,也存在着生长和新陈代谢,所以随着植物的生长,如果金属丝不及时拆除,就很容易嵌丝;嵌丝是植物树皮在生长中,逐渐包裹金属丝的过程;在现有技术中,树皮与金属丝接触面积小,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包裹速度越快;树皮与金属丝的接触面积越大,树皮就越难包裹住金属丝,嵌丝需要更长时间,如果在造型时间内,没完成嵌丝是最理想的,因为此时已经临近拆条(解绑),不再需要复扎,盆景蟠扎工作费时费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嵌丝金属丝蟠扎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包覆层以及位于包覆层内部的第一金属丝、第二金属丝和第三金属丝,所述的第一金属丝、第二金属丝和第三金属丝按品字形设置;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金属丝彼此相切,第一、第二、第三金属丝的圆心的连线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的第二金属丝和第三金属丝构成紧边;所述的包覆层的外轮廓为圆角等腰三角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嵌丝金属丝蟠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金属丝、第二金属丝和第三金属丝均为空心圆管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嵌丝金属丝蟠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第三金属丝与第一金属丝颜色不同,第二、第三金属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其忠蔡华锋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