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释放机构及体表单元植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4836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0:56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固定释放机构及体表单元植入装置,其中固定释放机构包括下壳体,与第一单元相互耦接的第二单元,当第二单元位于第一位置时固定第一单元、当第二单元位于第二位置时释放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包括基部和位于基部一侧的夹持部,夹持部包含至少两个夹持臂,下壳体设置有引导夹持臂变形引导部。通过应用本申请公开的方案,第一单元在被释放时相对于下壳体位置不变、也不受力。应用本申请公开的固定释放机构制备的体表单元植入装置,能够克服因体表单元与植入装置连接不牢固、易脱离的风险。易脱离的风险。易脱离的风险。

A fixed release mechanism and body surface unit implant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释放机构及体表单元植入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关于将一种设备如体表单元稳定地固定在植入装置上和在需要的时候从植入装置上释放的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涉及到人体代谢功能的慢性病管理,发展出一种体表植入式医疗器械技术,其是将传感器部分地植入人体进行实时监测血液或组织间液中某些化合物(如血糖、血酮、醛类、乳酸等)含量,可以精准地知道当前的生理状况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疾病的恶化。
[0003]通常情况下,体表植入式医疗器械技术中采用的传感器为电化学传感器,这就需要与传感器周边部件配合使用,其中传感器周边部件包含与传感器电连接的导通部件、硅胶座、电子元器件、电源、可以容纳上述各部件的底座,和使传感器相对固定地附贴于体表双面胶等。传感器和传感器周边部件共同构成体表单元附贴于体表来实现血液或组织间液中某些化合物含量的监测。
[0004]针对上述体表植入式医疗器械技术,目前有两种使用方式。第一种是先将传感器周边部件通过双面胶附贴于体表(例如通过手动按压的方式附贴),然后将传感器部分地植入到皮下,再通过导通部件将传感器与电子元器件电连接。第二种是在传感器部分地植入到皮下的同时将传感器周边部件通过双面胶附贴于体表(即:在传感器部分地植入到皮下过程中植入装置同时对传感器周边部件施加垂直于体表的撞击力,所施加的力要足以让双面胶牢固附贴于体表),其中传感器与电子元器件在植入到皮下之前已经进行预连接。
[0005]相比于第二种使用方式,尽管第一种使用方式存在些许不便,单因该方式对植入装置内部各部件复杂程度及相互间联动关系的要求要远低于第二种使用方式,因此这两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均有普遍使用。
[0006]上述两种使用方式中,因传感器自身硬度不足以支撑其透过皮肤植入到人体内部,故需要借助穿刺针将传感器植入到皮下。第一种使用方式中因需要后续的将传感器与电子元器件电连接操作,通常设计成将体表单元与植入装置中的部分构件连接,如公开专利CN109998555中,将导向针与硅胶座连接,在植入过程中导向针和穿刺针收回后形成传感器和导电橡胶电气连接。
[0007]现有技术中,体表单元与植入装置之间的连接是仅通过导向针与硅胶座之间的摩擦力实现连接,而无其他更稳定的固定方式,在震动的情况下会出现脱离的风险。另外,因体表单元含有双面胶,在患者进行使用时可能会出现双面胶无意粘附到其他物体表面引起体表单元从植入装置中脱落,导致医疗器械无法使用而需整体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基于上述现有技术可能存在的某些缺陷,本申请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缺陷之一的固定释放机构,该机构能在需要的时候稳定地固定或可靠地释放机械部件,其
具有较高的操作方便性。
[0009]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固定释放机构是指将一个机械部件固定到另一机械部件上,并在需要的时候通过激发驱动组件使得一个机械部件从另一机械部件上释放。
[0010]作为本申请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满足上述功能需求的固定释放机构,其包括:可容纳第一单元(即上述的一个机械部件)的下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单元相互耦接的第二单元(即上述的另一个机械部件),其中第一单元为被第二单元固定或被释放单元,当第二单元位于第一位置时固定第一单元、当第二单元位于第二位置时释放第一单元。
[0011]更进一步地,第一单元配置为相对于下壳体的位置不变,更详细的,第一单元在释放过程中(从被第二单元固定到被第二单元释放)配置为相对于下壳体的位置不变。
[0012]更进一步地,第二单元配置为从第一位置运动至比第一位置更靠近第一单元的第二位置。
[0013]更进一步地,第二单元包括基部和位于基部一侧的夹持部,夹持部包含至少两个夹持臂,所述夹持臂与所述第一单元接触;更详细的,夹持部设置在所述基部上、靠近第一单元的一侧。更详细的,在夹持臂的端部还可以设置有锁钩,使其能够勾住第一单元以实现更稳定的固定;相应的,在第一单元上也可以设置与锁钩配合的锁槽。
[0014]更进一步地,下壳体设置有引导部,在第二单元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引导部引导夹持臂例如做弹性变形,使得相邻两个夹持臂之间的端部距离从第一距离切换至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更详细的,相邻两个夹持臂之间端部距离为第一距离时夹持臂与第一单元接触,相邻两个夹持臂之间端部距离为第二距离时夹持臂与第一单元分离。
[0015]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二单元配置为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是第二单元跟随驱动单元做线性运动,其中第二单元还包含卡钩,驱动单元还包含与卡钩耦合的凹槽,第二单元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单元和驱动单元通过卡钩和凹槽形成临时固定关系;当第二单元从所述第一位置线性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后受阻停止运动,驱动单元受力保持继续运动的趋势,在受力的情况下卡钩发生形变,增大卡钩间的距离,从凹槽中滑脱,即当第二单元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卡钩从所述凹槽中滑脱,第二单元和驱动单元分离彼此相对独立,驱动单元可以继续运动。卡钩和凹槽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设计,例如卡钩和凹槽接触面为斜面、弧形面等,能实现在卡钩和凹槽受力相对挤压时卡钩发生形变增大相互间的距离即可。
[0016]更进一步地,为方便制造及组装的需求,驱动单元设置成具有柱状体和与柱状体连接的附件,凹槽可设置于驱动单元的柱状体上,也可设置附件上,更详细的,凹槽设置于靠近第二单元。
[0017]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二单元上的卡钩设置于基部上、与夹持部相对的一侧,即卡钩和夹持部分别设置在基部的两侧。
[0018]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二单元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具有第二行程,驱动单元在所述第二单元运动方向上具有第一行程。驱动单元除了可以驱动第二单元做线性运动之外,还可以按需求驱动其他部件,因此,第一行程和第二行程可以相同或可以不同,在一些特殊场合可以设置为第一行程大于第二行程。
[0019]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一行程设置为大于第二行程时,也就意味着驱动单元和第二
单元存在部分部件重合的可能,因此,将第二单元的基部设置为至少可以容纳部分驱动单元。
[0020]作为优选的方案,驱动单元第一行程与第二单元的第二行程具有一致的终点位置,有利于产品的设计及组装。
[0021]作为优选的方案,在夹持臂上还设置一凸起部,在第二单元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凸起部与引导部抵接接触。
[0022]其中,凸起部和引导部相互配合,可以是单独或全部设置为半球形、楔形结构等,只要能实现引导夹持臂远离第一单元的目的即可。
[0023]作为优选的方案,下壳体表面设有容纳所述第一单元的凹陷部,即,第一单元可以从下壳体的表面容纳于第一单元中。
[0024]作为本申请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固定释放机构的体表单元植入装置,用于将体表单元附贴至体表,其中体表单元包含植入皮下的传感器,所述植入装置包含上述固定释放的机构,其中,体表单元对应为上述表述中的第一单元。
[0025]作为优选的方案,植入装置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释放机构,包括:下壳体,与第一单元相互耦接的第二单元,所述第二单元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当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固定所述第一单元、当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释放所述第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元包括基部和位于所述基部一侧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含至少两个夹持臂,所述夹持臂与所述第一单元接触,所述下壳体设置有引导部,在所述第二单元从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引导部引导所述夹持臂变形,使得相邻两个所述夹持臂之间的端部距离从第一距离切换至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在释放过程中,所述第一单元配置为相对于下壳体位置不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包括所述第二单元跟随驱动单元做线性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设置在所述基部上、靠近第一单元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元包含卡钩,所述驱动单元包含与所述卡钩耦合的凹槽,当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单元和所述驱动单元通过所述卡钩和所述凹槽形成临时固定关系;当所述第二单元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卡钩从所述凹槽中滑脱。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设置于所述基部上、与所述夹持部相对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元从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形成第二行程,所述驱动单元在所述第二单元运动方向上具有第一行程,所述第一行程大于所述第二行程。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一行程与第二单元的第二行程具有一致的行程终点。9.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永全钱成刘海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百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