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高的输电铁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455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输电铁塔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安全性高的的输电铁塔,包括扶手,所述扶手的右侧设置有铁塔机构包括石外层、橡胶内层、空气层、储物间、配电室、风机柱、接闪杆、泄流地网,所述石外层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地上,所述橡胶内层的外壁与石外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层在橡胶内层的内部。通过石外层,橡胶内层和空气层,三层结构的绝缘弱电特点,有效的阻绝了电路泄露和触电的风险,同时柱形结构的稳定性高,石头材质的耐磨损强,能很好的抵御恶劣气候的腐蚀,同时接闪杆接入地面,通过泄流电网扩散电压,提高了铁塔的安全性,通过储物间可以存放各种维修设备,大大的减轻了人力运输和维护的时间。力运输和维护的时间。力运输和维护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性高的输电铁塔


[0001]本技术涉及输电铁塔
,具体为一种安全性高的输电铁塔。

技术介绍

[0002]输电铁塔为高耸构筑物,对倾斜变形非常敏感,对地基不均匀沉降要求也高,输电铁塔基础常用的结构形式有独立基础、扩大基础和桩基础,输电铁塔的结构形式主要采用钢结构,常规输电铁塔及基础结构难以适应煤矿采空区的地表移动变形,有可能造成输电铁塔偏斜甚至倾覆。目前,国内对处于煤矿采空区输电线路铁塔可靠性的研究较少,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在长期的设计、工代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在通过煤矿采空区及计采区时,根据输电线路的设计和运行经验,采取了一定的技术措施,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采用有限元软件关于煤矿采空区基础沉降与倾斜变形对特高压杆塔承载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煤矿采动影响区铁塔基础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大板基础不同板厚时的弯矩,认为大板厚度不应太大也不应太小,中国矿业大学在充州矿区进行了 35~110kV高压输电线路下采煤的实践研究,虽然当时一些设计单位对通过采空区的输电线路使用了复合防护板基础,但未对复合防护板的抗变形机理与设计理论开展研究,近几年,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对复合防护板的抗变形机理与设计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虽然多年的铁塔设计工作,使铁塔的型式已经趋于完善化,但是漏电隐患依然存在,遇到恶劣天气会磨损铁塔的材料,加速老化,事故多发,安全性一直等不到有效的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的输电铁塔,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性高的输电铁塔,包括扶手,所述扶手的右侧设置有铁塔机构,包括石外层、橡胶内层、空气层、储物间、配电室、风机柱、接闪杆、泄流地网,所述石外层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地上,所述橡胶内层的外壁与石外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层在橡胶内层的内部,所述储物间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石外层的外壁顶部,所述配电室的底部与储物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风机柱的底部与配电室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接闪杆的一端贯穿风机柱的顶部并向上延伸,所述接闪杆远离风机柱的一端依次贯穿风机柱的底部、配电室的底部、储物间的底部、石外层的顶部和地面并向下延伸,所述泄流地网的顶部与接闪杆的下延伸端固定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石外层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爬梯,所述爬梯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扶手上。便于工作人员攀爬。
[0006]优选的,所述石外层的顶部设置有横担一,所述横担一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储物间的外壁,所述配电室的顶部设置有横担二,所述横担二的顶部固定连接在风机柱的外壁。储物间用来存放维护设备,配电室用来放置电力设备。
[0007]优选的,所述接闪杆的外壁套设有绝缘胶体。阻绝电流电压,防止意外。
[0008]优选的,所述风机柱上设置有风扇机构,所述风扇机构包括转轴、拉力绳、金属球、金属圈,所述风机柱的外壁设置有轴承,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风机柱的外壁与轴承的内壁并向外延伸,所述延伸端上固定安装有风扇,所述拉力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轴的外壁上,所述拉力绳远离转轴的一端与金属球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风机柱的顶部内壁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金属圈固定连接在圆形凹槽上,所述金属圈的半径大于转轴、拉力绳加金属球的半径,所述金属圈与金属球在同一垂直线上。
[0009]优选的,所述转轴、拉力绳、金属球、金属圈、风扇和轴承的数量各有四个。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风力进行监控,让人直观的判断出风力和风向。
[00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的输电铁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1)、本技术通过石外层,橡胶内层和空气层,三层结构的绝缘弱电特点,有效的阻绝了电路泄露和触电的风险,同时柱形结构的稳定性高,石头材质的耐磨损强,能很好的抵御恶劣气候的腐蚀,同时接闪杆接入地面,通过泄流电网扩散电压,提高了铁塔的安全性。
[0012](2)、本技术通过储物间可以存放各种维修设备,大大的减轻了人力运输和维护的时间,同时配电室能对铁塔的故障进行快速反馈,减少了工作人员长时间高空作业的风险,当遭遇强风时,风扇机构会发出鸣声,增强了警示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铁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风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扶手;2、爬梯;3、铁塔机构;301、石外层;302、橡胶内层; 303、空气层;304、储物间;305、配电室;306、风机柱;307、接闪杆;308、泄流地网;4、横担一;5、横担二;6、风扇;7、风扇机构;701、转轴;702、拉力绳;703、金属球;704、金属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性高的输电铁塔,包括扶手1,扶手1的右侧设置有铁塔机构3,包括石外层301、石外层 301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爬梯2,爬梯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扶手1上,橡胶内层 302、空气层303、通过石外层301,橡胶内层302和空气层303,三层结构的绝缘弱电特点,有效的阻绝了电路泄露和触电的风险,同时柱形结构的稳定性高,石头材质的耐磨损强,能很好的抵御恶劣气候的腐蚀,同时接闪杆307 接入地面,通过泄流电网扩散电压,提高了铁塔的安全性,储物间304、配电室305、风机柱306、石外层301的顶部设置有横担一4,横担一4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储物间304的外壁,配电室305的顶部设置有横担二5,横担二5的顶部固定连接在风机柱306的外壁,接闪杆307、接闪杆
307的外壁套设有绝缘胶体,泄流地网308,石外层30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地上,橡胶内层302的外壁与石外层301的内壁固定连接,空气层303在橡胶内层302的内部,储物间304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石外层301的外壁顶部,配电室305的底部与储物间304的顶部固定连接,风机柱306的底部与配电室305的顶部固定连接,接闪杆307的一端贯穿风机柱306的顶部并向上延伸,接闪杆307远离风机柱306的一端依次贯穿风机柱306的底部、配电室305的底部、储物间304 的底部、石外层301的顶部和地面并向下延伸,泄流地网308的顶部与接闪杆307的下延伸端固定连接,风机柱306上设置有风扇机构7,风扇机构7包括转轴701、拉力绳702、金属球703、金属圈704,风机柱306的外壁设置有轴承,转轴701的一端贯穿风机柱306的外壁与轴承的内壁并向外延伸,延伸端上固定安装有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性高的输电铁塔,包括扶手(1),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1)的右侧设置有铁塔机构(3),包括石外层(301)、橡胶内层(302)、空气层(303)、储物间(304)、配电室(305)、风机柱(306)、接闪杆(307)、泄流地网(308),所述石外层(30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地上,所述橡胶内层(302)的外壁与石外层(3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层(303)在橡胶内层(302)的内部,所述储物间(304)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石外层(301)的外壁顶部,所述配电室(305)的底部与储物间(30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风机柱(306)的底部与配电室(30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接闪杆(307)的一端贯穿风机柱(306)的顶部并向上延伸,所述接闪杆(307)远离风机柱(306)的一端依次贯穿风机柱(306)的底部、配电室(305)的底部、储物间(304)的底部、石外层(301)的顶部和地面并向下延伸,所述泄流地网(308)的顶部与接闪杆(307)的下延伸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输电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外层(301)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爬梯(2),所述爬梯(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扶手(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输电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外层(301)的顶部设置有横担一(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诚建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