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奕轩专利>正文

一种参数可调的ReLU函数神经元电路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4316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参数可调的ReLU函数神经元电路及电子设备,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一个正权值电路、至少一个负权值电路、偏置电流电路和ReLU激活函数电路,每个正权值电路的输出端与ReLU激活函数电路的输入端正向连接,每个负权值电路的输出端与ReLU激活函数电路的输入端负向连接,ReLU激活函数电路的输入端还与偏置电流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ReLU函数神经元电路,具有输入电流权值可调的优点,通过调整正权值电路和负权值电路的权值,可以调整ReLU激活函数电路的输入电流,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实现的优点。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实现的优点。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实现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参数可调的ReLU函数神经元电路及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参数可调的ReLU函数神经元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ReLU函数是一种人工神经网络中常用的激活函数,为神经元在线性变换之后的非线性输出结果。
[0003]目前的ReLU函数神经元电路的具体参数调整困难,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参数可调的ReLU函数神经元电路及电子设备。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参数可调的ReLU函数神经元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正权值电路、至少一个负权值电路、偏置电流电路和ReLU激活函数电路,每个所述正权值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ReLU激活函数电路的输入端正向连接,每个所述负权值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ReLU激活函数电路的输入端负向连接,所述ReLU激活函数电路的输入端还与所述偏置电流电路连接,其中:
[0007]所述正权值电路包括:第一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第二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第三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第四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第一压控电流源和第二压控电流源,所述第一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电流输入端、所述第二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三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二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一压控电流源连接,所述第一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压控电流源和所述第二压控电流源与供电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三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四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压控电流源连接,所述第四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ReLU激活函数电路的输入端正向连接,所述第四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压控电流源和所述第二压控电流源接地;
[0008]所述负权值电路包括:第五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第六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第七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第八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第三压控电流源和第四压控电流源,所述第五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电流输入端、所述第六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七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六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三压控电流源连接,所述第五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六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七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压控电流源和所述第四压控电流源与供电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七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八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四压控电流源连接,所述第八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ReLU激活函数电路的输入端反向连接,所述第八跨导线性环三
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三压控电流源和所述第四压控电流源接地。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ReLU函数神经元电路,具有输入电流权值可调的优点,通过调整正权值电路和负权值电路的权值,可以调整ReLU激活函数电路的输入电流,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实现的优点。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压控电流源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MOS管、第一基准电压源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基准电压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基准电压源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供电端与所述供电电压端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第二压控电流源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二MOS管、第二基准电压源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基准电压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基准电压源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四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供电端与所述供电电压端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第三压控电流源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第三MOS管、第三基准电压源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与所述第三基准电压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基准电压源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五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供电端与所述供电电压端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第四压控电流源包括:第四运算放大器、第四MOS管、第四基准电压源和第四电阻,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与所述第四基准电压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基准电压源的负极接地,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八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的供电端与所述供电电压端连接。
[0015]进一步,所述偏置电流电路包括:第五压控电流源和第六压控电流源,所述第五压控电流源包括:第五运算放大器、第五MOS管、第五基准电压源和第五电阻,所述第六压控电流源包括:第六运算放大器、第六基准电压源、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其中:
[0016]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与所述第五基准电压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五基准电压源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五MOS管源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与所述ReLU激活函数电路连接,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的供电端与所述供电电压端连接;
[0017]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六基准电
压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基准电压源的正极分别与所述供电电压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ReLU激活函数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的供电端与所述供电电压端连接。
[0018]进一步,所述ReLU激活函数电路包括:第一电流传输器、第二电流传输器、第三电流传输器、第七运算放大器、增益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参数可调的ReLU函数神经元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正权值电路、至少一个负权值电路、偏置电流电路和ReLU激活函数电路,每个所述正权值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ReLU激活函数电路的输入端正向连接,每个所述负权值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ReLU激活函数电路的输入端负向连接,所述ReLU激活函数电路的输入端还与所述偏置电流电路连接,其中:所述正权值电路包括:第一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第二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第三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第四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第一压控电流源和第二压控电流源,所述第一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电流输入端、所述第二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三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二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一压控电流源连接,所述第一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压控电流源和所述第二压控电流源与供电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三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四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压控电流源连接,所述第四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ReLU激活函数电路的输入端正向连接,所述第四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压控电流源和所述第二压控电流源接地;所述负权值电路包括:第五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第六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第七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第八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第三压控电流源和第四压控电流源,所述第五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电流输入端、所述第六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七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六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三压控电流源连接,所述第五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六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七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压控电流源和所述第四压控电流源与供电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七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八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四压控电流源连接,所述第八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ReLU激活函数电路的输入端反向连接,所述第八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三压控电流源和所述第四压控电流源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数可调的ReLU函数神经元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控电流源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MOS管、第一基准电压源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基准电压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基准电压源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供电端与所述供电电压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参数可调的ReLU函数神经元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控电流源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二MOS管、第二基准电压源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基准电压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基准电压源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四跨导线性环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供电端与所述供电电压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数可调的ReLU函数神经元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压控电流源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第三MO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奕轩
申请(专利权)人:魏奕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