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旭文专利>正文

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污水地管检查与监测复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424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污水地管检查与监测复合结构,包括一体浇筑的混凝土部件、一组管道、粗钢丝网、细钢丝网等,其中,一体浇筑的混凝土部件内设置有检查井、监测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第一长丝无纺布、HDPE环保土工膜和第二长丝无纺布将整个地管系统包裹,将原本分离设计的两种污水检查井与渗透液监测井相结合,组合成一体式结构,采用日字井或者目字井的形式设计施工;(2)便于施工和监测,每相邻两个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污水地管检查井与渗漏液监测井复合结构之间出现监测井渗漏液,即可判定该监测井上游发生了渗漏,且具备局部定位的指示功能。且具备局部定位的指示功能。且具备局部定位的指示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污水地管检查与监测复合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应用
,具体涉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污水地管检查与监测复合结构,将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地下污水管道系统的检查井和污水井在现有常规做法的基础上进行了设计和工法改良,与常规做法相比节省了工程投资,进一步降低了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风险污染的风险,便于项目投用后的巡检排查和维护保养。

技术介绍

[0002]石油化工项目地下含油污水排污管线纵横交错,布置结构复杂,常常在同一位置不同深度铺设有多层次管网。含有液态化工物料的管线及排污管线一旦发生泄漏,因其埋在地下,轻微渗漏往往不易察觉,在渗漏被发现后已经累积到了很严重的程度,地下工程渗漏点排查困难、修复难度大,且一般需要破坏地上部分构筑物,造成损失较大。排污管线内液体都具有毒性、很强的污染性,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环境事件,对泄漏区周边土壤、地下水均会产生影响。因此把好地下污水管网施工质量关,做好被动防渗措施是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0003]地下污水管网在使用期间,最易发生渗漏的部位大多位于地管与混凝土检查井结合部位,钢管与混凝土结构的紧密连接与密封部位是地管防渗的最薄弱环节。
[0004]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污水地管检查与监测复合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污水地管检查与监测复合结构,解决钢管与混凝土结构的紧密连接与密封部位的渗漏隐患,提供一种可视化、钢管与混凝土结合部位密封耐久性优良、安全可靠,维护方便,能在现场巡检过程中及时发现渗漏点,并方便检维修的一种设计与施工工法的优化。
[0006]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污水地管检查与监测复合结构,包括一体浇筑的混凝土部件、一组管道、粗钢丝网、细钢丝网;所述一组管道分别设置在一体浇筑的混凝土部件外壁,所述粗钢丝网、细钢丝网分别设置在管道内,其中,一体浇筑的混凝土部件内设置有检查井、监测井。
[0007]本技术方案的,所述一组管道呈一字型或直角型设置在一体浇筑的混凝土部件外壁。
[0008]本技术方案的,所述一体浇筑的混凝土部件、检查井、监测井之间构成目字型或日字型。
[0009]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污水地管检查与监测复合结构,还包括预埋设置在一体浇筑的混凝土部件外壁的若干个3mm嵌钉膜,及通过3mm嵌钉膜设置在一体浇筑的混凝土部件外壁的第一长丝无纺布、HDPE环保土工膜和第二长丝无纺布,其中,HDPE
环保土工膜的厚度为2mm。
[0010]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污水地管检查与监测复合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管道、一体浇筑的混凝土部件连接面的油麻密封,及设置在油麻密封外层的预埋套管,及设置在预埋套管外层的双面焊止水翼环。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污水地管检查与监测复合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第一长丝无纺布、HDPE环保土工膜和第二长丝无纺布将整个地管系统包裹,将原本分离设计的两种污水检查井与渗透液监测井相结合,组合成一体式结构,采用日字井或者目字井的形式设计施工;(2)便于施工,沿着污水流经路线,管道(金属)首先进入渗漏液监测井,但不与渗漏液监测井密封连接,管道(金属)径直穿过渗漏液监测井外井壁进入井室,渗漏液监测井外井壁与嵌钉膜一体浇筑成型,并紧密连接,管道(金属)进入渗漏液监测井室后径直穿过下一道渗漏液监测井内壁(也是污水检查井外壁),管道(金属)与渗漏液监测井内壁采用内充油麻密封,管道(金属)进入污水检查井后径直穿过污水检查井下一道内壁,管道(金属)与检查井内壁内采用充油麻密封。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污水地管检查与监测复合结构的目字井(直井剖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污水地管检查与监测复合结构的日字井(直井剖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污水地管检查与监测复合结构的日字井(转角井)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污水地管检查与监测复合结构的日字井(直井)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图3中1

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图3中2

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图中序号如下:100

混凝土部件、101

管道、102

粗钢丝网、103

细钢丝网、104

3mm嵌钉膜、105

第一长丝无纺布、106

HDPE环保土工膜、107

第二长丝无纺布、108

检查井、109

监测井、110

油麻密封、111

双面焊止水翼环、112

预埋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污水地管检查与监测复合结构,包括一体浇筑的混凝土部件100、一组管道101、粗钢丝网102、细钢丝网103;
[0022]一组管道101分别设置在一体浇筑的混凝土部件100外壁,粗钢丝网102、细钢丝网103分别设置在管道101内,其中,一体浇筑的混凝土部件100内设置有检查井108、监测井
109。
[0023]本结构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污水地管检查与监测复合结构优选的,一组管道101呈一字型或直角型设置在一体浇筑的混凝土部件100外壁。
[0024]本结构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污水地管检查与监测复合结构优选的,一体浇筑的混凝土部件100、检查井108、监测井109之间构成目字型或日字型。
[0025]实施例二
[0026]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污水地管检查与监测复合结构,包括一体浇筑的混凝土部件100、一组管道101、粗钢丝网102、细钢丝网103;
[0027]一组管道101分别设置在一体浇筑的混凝土部件100外壁,粗钢丝网102、细钢丝网103分别设置在管道101内,其中,一体浇筑的混凝土部件100内设置有检查井108、监测井109,及预埋设置在一体浇筑的混凝土部件100外壁的若干个3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污水地管检查与监测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浇筑的混凝土部件(100)、一组管道(101)、粗钢丝网(102)、细钢丝网(103);所述一组管道(101)分别设置在一体浇筑的混凝土部件(100)外壁,所述粗钢丝网(102)、细钢丝网(103)分别设置在管道(101)内,其中,一体浇筑的混凝土部件(100)内设置有检查井(108)、监测井(1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污水地管检查与监测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管道(101)呈一字型或直角型设置在一体浇筑的混凝土部件(100)外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污水地管检查与监测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浇筑的混凝土部件(100)、检查井(108)、监测井(109)之间构成目字型或日字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文周忠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王旭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