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4116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及其施工方法,该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包括:布体,为条形;钢构件,设置在所述布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每侧所述钢构件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布袋,沿长度方向纵向均匀设置在所述布体的一侧上,所述布袋的长度大于所述布体的宽度,且所述布袋的一端与所述布体的一条长边对齐,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布体的另一条长边之外;后插柱体,插入或者拔出于所述布袋内,所述后插柱体的长度大于所述布袋的长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短的优点,能够实现对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的目的。坑围护墙快速抢险的目的。坑围护墙快速抢险的目的。

Quick rescue cofferdam of foundation pit retaining wall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基坑土方开挖阶段,基坑围护结构出现渗漏水一直是地下工程施工阶段的主要控制点。基坑围护结构出现渗漏水,土体中的土颗粒会在渗透水流的作用下发生运动,使填充在土体骨架空隙中的细颗粒被渗水带走而形成涌水通道,即形成管涌。管涌中携带的泥沙会随着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情况严重时会造成基坑塌陷或位移。针对基坑围护结构严重渗漏水问题,目前通用的处理方法是在基坑内渗漏水处设置引流封钢板,坑外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并在坑内施工混凝土围堰。施工混凝土围堰时一般是在冒水孔周围垒筑水泥袋或土袋等筑成堆体结构的围堰,然后在围堰内浇筑混凝土,这种水泥袋或土袋筑成的围堰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时间,达不到快速抢险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无法对基坑围护墙渗漏处实现快速抢险施工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包括:
[0005]布体,为条形;
[0006]钢构件,设置在所述布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每侧所述钢构件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
[0007]布袋,沿长度方向纵向均匀设置在所述布体的一侧上,所述布袋的长度大于所述布体的宽度,且所述布袋的一端与所述布体的一条长边对齐,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布体的另一条长边之外;
[0008]后插柱体,插入或者拔出于所述布袋内,所述后插柱体的长度大于所述布袋的长度。
[0009]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所述钢构件为钢板、角钢或方钢管。
[0010]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所述后插柱体为钢柱、钢管或者钢筋。
[0011]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所述布体为纤维布。
[0012]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还包括:
[0013]尼龙加筋绳,纵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布体上,所述尼龙加筋绳与所述布袋位于所述布体的同一侧面。
[0014]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还包括:
[0015]埋体螺栓,与所述钢构件的通孔匹配设置。
[0016]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所述埋体螺栓为膨胀螺栓。
[001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根据上述的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的施工方法,包括:
[0018]通过埋体螺栓穿过钢构件的通孔将布体沿基坑底部向上覆盖渗漏处围合设置在基坑围护墙上,使布袋伸出于布体一条长边的一端朝上设置;
[0019]将布体向远离基坑围护墙方向调整为一围合形状;
[0020]将后插柱体通过布袋垂直插入到基坑底部之下的土体内;
[0021]通过绳索、绑带、魔术贴或者胶带将伸出于布体之外的布袋固定设置在后插柱体上。
[0022]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的施工方法,还包括:
[0023]在布体的围合形状内沿基坑底部表面铺设塑料薄膜并且过渡到布体的内侧面,使塑料薄膜外翻出于布体的上端,通过插入到基坑底部之下土体内的插筋将基坑底部表面的塑料薄膜固定设置,通过绳索、绑带、魔术贴或者胶带将外翻出于布体的塑料薄膜固定设置在后插柱体上。
[0024]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的施工方法,所述围合形状为以渗漏处为中心向两侧延伸至基坑围护墙上形成的弧线形、半圆形、半椭圆形、U形或者角形。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埋体螺栓穿过钢构件能够将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的布体沿基坑底部围合设置在基坑围护墙的渗漏处,以通过钢构件固定在基坑围护墙上的布体形成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的柔性模板;通过后插柱体穿入布袋垂直插入到基坑底部之下的土体内以保证布体的围合形状,以使后插柱体形成支撑柔性模板的骨架。与传统的堆体结构或者砌筑结构的围堰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短的优点,从而通过在围堰之内浇筑混凝土到达对基坑围护墙渗漏处进行封堵以实现快速抢险施工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的立面展开示意图;
[0028]图2是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0029]图3是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设置在基坑围护墙上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0030]图4是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设置在基坑围护墙上的立面展开示意图;
[0031]图5是图4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中所示:
[0033]100、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
[0034]110、布体;
[0035]120、钢构件,121、通孔;
[0036]130、布袋;
[0037]140、后插柱体;
[0038]150、尼龙加筋绳;
[0039]160、埋体螺栓;
[0040]170、塑料薄膜;
[0041]180、插筋;
[0042]190、绳索;
[0043]200、基坑围护墙,210、渗漏处;
[0044]300、基坑底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根据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46]请参考图1至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100,包括布体110、钢构件120、布袋130和后插柱体140,其中:
[0047]布体110,为条形,即为矩形,包括正方形和长方形。其中布体110可以为碳纤维布或者玻璃纤维布等纤维布,也可以为帆布等其他布。例如高强碳纤维布。
[0048]钢构件120,设置在所述布体1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每侧所述钢构件120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21。通孔121可以为圆孔、方孔、条形孔等。其中所述钢构件120可以为钢板、角钢或方钢管。其中钢构件120与布体110可以通过树脂或者其他胶体粘合连接以形成整体。
[0049]布袋130,沿长度方向纵向均匀设置在所述布体110的一侧上,所述布袋130的长度大于所述布体110的宽度,且所述布袋130的一端与所述布体110的一条长边对齐,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布体110的另一条长边之外。即布袋130与钢构件120平行设置,布袋130的一端与布体110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对齐,一端超出于布体110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布袋130与布体110围合的形状可以为半圆形、矩形等。布袋130的伸出于所述布体110的一端可以设置兜盖。
[00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其特征在于,包括:布体,为条形;钢构件,设置在所述布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每侧所述钢构件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布袋,沿长度方向纵向均匀设置在所述布体的一侧上,所述布袋的长度大于所述布体的宽度,且所述布袋的一端与所述布体的一条长边对齐,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布体的另一条长边之外;后插柱体,插入或者拔出于所述布袋内,所述后插柱体的长度大于所述布袋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构件为钢板、角钢或方钢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插柱体为钢柱、钢管或者钢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布体为纤维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尼龙加筋绳,纵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布体上,所述尼龙加筋绳与所述布袋位于所述布体的同一侧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围护墙快速抢险围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埋体螺栓,与所述钢构件的通孔匹配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坑围护墙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毅敏武大伟耿涛王家生庄海峰朱刚刘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