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弹性母接插件及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3943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弹性母接插件及连接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弹性母接插件,用于和公接插件共同构成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弹性连接器,公接插件的前端部为圆柱状的接插部,包括:接插件本体;以及弹片组件,固定设置在接插件本体的前端部,包含沿着该接插件本体的周向等间隔均匀布置且分别沿着接插件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弹片,该多个弹片所围成的空腔形成用于适配插装接插部的接插腔,每个弹片包含相互固定连接的连接部和触接部,连接部的后端部与接插件本体固定连接,触接部的内表面为与接插部相匹配并且沿着从后往前的方向向内侧倾斜的圆柱弧面,当接插部插入至接插腔内后,每个触接部的内表面贴合在接插部的外表面从而形成面接触。表面从而形成面接触。表面从而形成面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弹性母接插件及连接器


[0001]本技术属于接插式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弹性母接插件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弹性接插式连接器能够方便地将充电桩和市电连接起来,是汽车充电桩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弹性接插式连接器包括可相互接插的公接插件和母接插件,公接插件具有圆柱状的接插部,母接插件具有与该接插部适配插装的接插腔。
[0003]如图4至图6所示,现有的弹性接插式连接器包括公接插件310和母接插件320,母接插件320包含接插件本体321和弹片组件322,弹片组件322含有沿着接插件本体321的周向等间隔均匀布置的六个弹片3221,该六个弹片3221所围成的空腔形成适配插装公接插件310的接插部311的接插腔。然而,每个弹片3221由从后往前向内侧倾斜的弹片本体3221a和位于该弹片本体3221a的导引部3221b构成,当接插部311在导引部3221b的引导下插入至接插腔内后,插接部311和弹片3221之间仅仅是弹片本体3221a的内表面和导引部3221b的内表面3221d的连接处与插接部311的外表面的贴合所形成的线接触,接触面积较小,接插稳定性差。此外,接触面积小,导致接触电阻就相对较大,温度急剧升高而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弹性母接插件及连接器,能够增加接触面积,提高接插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方案一>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弹性母接插件,用于和公接插件共同构成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弹性连接器,公接插件的前端部为圆柱状的接插部,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接插件本体;以及弹片组件,固定设置在接插件本体的前端部,包含沿着该接插件本体的周向等间隔均匀布置且分别沿着接插件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弹片,该多个弹片所围成的空腔形成用于适配插装接插部的接插腔,其中,每个弹片包含相互固定连接的连接部和触接部,连接部的后端部与接插件本体固定连接,触接部的内表面为与接插部相匹配并且沿着从后往前的方向向内侧倾斜的圆柱弧面,当接插部插入至接插腔内后,每个触接部的内表面贴合在接插部的外表面从而形成面接触。
[0008]在本技术提供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弹性母接插件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弹片还包含固定设置在触接部的前端的导引部,用于引导接插部插入至接插腔内。
[0009]在本技术提供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弹性母接插件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导引部的内表面沿着从后往前的方向逐渐向外侧延伸。
[0010]在本技术提供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弹性母接插件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
征:其中,导引部、触接部、连接部以及接插件本体一体成型。
[0011]在本技术提供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弹性母接插件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连接部自接插件本体的前端面且沿着接插件本体的长度方向向前延伸一定距离后,再向内侧弯折。
[0012]在本技术提供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弹性母接插件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弹片的数量为六个。
[0013]<方案二>
[001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弹性连接器,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公接插件,前端部为圆柱状的接插部;以及与公接插件相互接插的弹性母接插件,其中,弹性母接插件为<方案一>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弹性母接插件。
[0015]技术的作用与效果
[0016]根据本技术所涉及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弹性母接插件及连接器,因为弹片组件具有多个弹片,每个弹片包含相互固定连接的连接部和触接部,连接部的后端部与接插件本体固定连接,触接部的内表面为与接插部相匹配并且沿着从后往前的方向向内侧倾斜的圆柱弧面,当接插部插入至接插腔内后,每个触接部的内表面贴合在接插部的外表面从而形成面接触,使得接插部与弹片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不仅增加了连接器的接插稳定性,也使温升大幅下降,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弹性连接器处于母接插件与公接插件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弹性连接器处于母接插件与公接插件结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4是现有技术中弹性连接器处于母接插件与公接插件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现在技术中弹性连接器处于母接插件与公接插件结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22]图6是图2中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0024]<实施例>
[0025]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弹性连接器处于母接插件与公接插件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弹性连接器处于母接插件与公接插件结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弹性连接器100用于连接电源和电动汽车的充电桩从而为充电桩提供电能,包括能够相互接插的公接插件10和母接插件20。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公接插件10的后端部与导线相连接,前端部为圆柱状的接插部11,用于与母接插件20相接插。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母接插件20包括接插件本体21以及弹片组件22。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接插件本体21的后端部与导线相连接,前端部用于安装弹性组件22。
[0030]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31]如图1至图3所示,弹片组件22固定设置在接插件本体21的前端部,包含六个弹片221。
[0032]六个弹片221沿着接插件本体21的周向等间隔均匀布置,每个弹片221分别沿着接插件本体21的长度方向延伸。六个弹片221所围成的空腔形成用于适配插装公接插件10的接插部11的接插腔(图中未示出)。
[0033]每个弹片221包含依次相互固定连接的连接部221a、触接部221b以及导引部221c。
[0034]连接部221a的后端部固定连接于接插件本体21的前端面。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21a自接插件本体21的前端面且沿着接插件本体21的长度方向(即轴向)向前延伸一定距离后再向内侧弯折,从而形成近乎圆锥筒形的弹性空间,使得弹片组件22具有较好的弹性来收容公接插件10的接插部11。
[0035]触接部221b用于与接插部11的外表面相触接,其内表面为与接插部11相匹配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弹性母接插件,用于和公接插件共同构成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弹性连接器,所述公接插件的前端部为圆柱状的接插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插件本体;以及弹片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接插件本体的前端部,包含沿着该接插件本体的周向等间隔均匀布置且分别沿着所述接插件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弹片,该多个弹片所围成的空腔形成用于适配插装所述接插部的接插腔,其中,每个所述弹片包含相互固定连接的连接部和触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后端部与所述接插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触接部的内表面为与所述接插部相匹配并且沿着从后往前的方向向内侧倾斜的圆柱弧面,当所述接插部插入至所述接插腔内后,每个所述触接部的内表面贴合在所述接插部的外表面从而形成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弹性母接插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弹片还包含固定设置在所述触接部的前端的导引部,用于引导所述接插部插入至所述接插腔内。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健潘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池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