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自行车骑行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3663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8:20
一种整体式公路自行车骑行鞋底,带有前夹板和后夹板,设计成与无夹踏板配合使用。在其下侧,整体式鞋底包括前凹部(6)和后凹部(7),前凹部(6)和后凹部(7)分别位于与踏板的接触区域(9)的前面和后面,并且基本上位于鞋底(2)的宽度的中间。后凹部(7)出现在所述鞋底(2)的内侧。前夹板和后夹板(4,5)分别放置在前凹部和后凹部(6,7)中,使得它们不从鞋底(2)突出,从而使得用户能够容易地行走而不受夹板的阻碍,这不同于配备有标准夹板的传统公路自行车骑行鞋。骑行鞋。骑行鞋。

Integrated bicycle s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整体自行车骑行鞋底


[000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自行车骑行鞋的整体式鞋底,该鞋底设计成与自行车踏板协作,该自行车踏板设置有附接装置,称为无夹踏板。无夹踏板能够与鞋形成可拆卸的机械连接,以便有效地将力从鞋传递到无夹踏板,特别是在蹬踏周期的向上阶段。固定在鞋底下面并包括连接器件的夹板使得鞋能够附接到无夹踏板上和从无夹踏板上拆卸下来。因此,该夹板是无夹踏板和鞋之间的接口部分。
[0002]所述整体式鞋底由塑料或复合材料制成,并且提供了很大的刚性,从而在受到蹬踏动作时尽可能小地变形。
[000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式鞋底可以用于任何需要蹬踏动作的设备,但是它特别适合于公路和砾石自行车骑行以及自行车旅行。

技术介绍

[0004]一般来说,在追求性能的现代自行车领域,无夹踏板的使用是普遍的,并且它们的设计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用于公路自行车骑行的公路踏板和用于山地自行车的MTB踏板。这些踏板具有类似的操作模式,它们配备有至少一个附接装置,该附接装置包括通常固定的前部分和可移动的后部分,该可移动的后部分包括倾向于将后部分推向前部分的柔性构件,这两个部分因此形成抓持部。无夹踏板的附接装置设计成锁定在鞋的鞋底下方的固定夹板上,所述夹板包括前附接器件和后附接器件。
[0005]用于公路自行车骑行和山地自行车的踏板、夹板和鞋在几个方面有所不同,并呈现出不同的优点和缺点:
[0006]‑
公路用无夹踏板配有一个单独的附接装置,并设计为具有与夹板接触的大表面,以便尽可能好地传递和分布蹬踏力。用于公路无夹踏板的夹板通常由塑料制成并且尺寸较大,包括用于固定到踏板上的前附接器件和后附接器件,并且包括称为“行走贴片”的突起,该突起在行走阶段保护所述附接器件。这些通常通过三个螺栓固定在鞋的鞋底下方。公路自行车骑行鞋包括由塑料或复合材料制成的鞋底,以便尽可能刚性,从而以最佳方式将蹬踏力从鞋传递到踏板。它们很轻,并且没有设置防滑钉,因为固定在鞋底下方的夹板的厚度使得行走阶段与地面的接触发生在形成夹板的“行走贴片”的垫上。
[0007]‑
MTB无夹踏板的每个表面上都有一个附接装置,使失去平衡的用户在陡峭的地形上更容易进行鞋附接操作,用户通常只有很少的时间将鞋固定在踏板上。它们与夹板具有非常小的接触表面,即使鞋底、夹板或踏板被杂质(泥、石头、树叶等)堵塞,也能使鞋被附接。MTB夹板通常由金属制成,尺寸小且薄,并且通常通过两个螺栓固定在鞋的鞋底下方。MTB鞋的鞋底的刚性低于公路鞋的鞋底的刚性,其下侧几乎整个表面覆盖有防滑耐磨涂层。在所述防滑涂层中存在凹部,其中夹板容纳在所述凹部的深度中,使得在行走阶段夹板不接触地面。
[0008]公路鞋的缺点在于实际上不可能行走,这主要是由于鞋底下面的夹板在跖骨区域形成了从鞋底突出的突起。穿这种鞋的用户只能走几米。如果他们想要走更长的距离,或者
例如驾驶他们的汽车到达他们的自行车骑行地点,或者非常简单地,如果他们想要在作为他们的自行车旅行活动的一部分行走时有一双舒适的鞋,他们就不得不换上另一双专用于行走的鞋。此外,穿着公路鞋行走可能是危险的,因为硬塑料夹板提供了很小的附着力,存在滑倒的风险。
[0009]MTB鞋可以克服这一缺点,因为它们使行走更容易,但它们缺乏刚性,所用的夹板不能提供如此好的蹬踏力传递和与公路鞋相同的舒适度。
[0010]专利FR3016153B1提出了对所提出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其具有由鞋和特定的夹板以两部分组成的组件。这种解决方案包括在鞋底的跖骨区域的整个宽度上,在夹板的前和后附接器件之间,使鞋底具有柔性。夹板被分成两个不同的部分——前夹板和后夹板,从而鞋底的柔性区域可以保持弯曲自由度。此外,前夹板和后夹板嵌入鞋底的防滑钉中,以便不突出,结果是当用户行走时夹板不会接触地面。这种解决方案的优点在于,用这种鞋获得的步态接近于专用于行走的鞋的步态,这为所讨论的问题提供了答案。然而,另一方面,这种解决方案包括以下缺点:
[0011]‑
配备有这种鞋底的鞋不如包括刚性整体式鞋底的传统公路鞋刚性大,因此在蹬踏阶段传递力的效率较低。
[0012]‑
使鞋底具有柔性的装置增加了鞋的重量。
[0013]因此,这种解决方案使得用户能够行走,同时提供了使用公路自行车骑行无夹踏板的可能性,但是对于蹬踏来说效率不高。因此,其使用范围相当于城市环境中的通勤自行车。对于公路自行车骑行和自行车旅游,这种解决方案是不适合的。
[0014]因此,对于公路自行车骑行和自行车旅行活动来说,目前还没有一种在蹬踏阶段期间有效的鞋可以让用户轻松、舒适和安全地行走。

技术实现思路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式自行车鞋底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由于夹板没有从所述整体式鞋底的底表面突出,所以用传统的自行车骑行鞋步行到处走动。因此,行走是舒适和安全的,并且刚度和重量保持与当前公路自行车骑行鞋相同。配备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式鞋底的鞋因此在蹬踏阶段保持良好的性能和舒适特性。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一种组件来实现,该组件包括由塑料或复合材料制成的自行车骑行鞋的刚性整体式鞋底、前夹板和后夹板,前夹板包括设计成与无夹踏板的前附接装置协作的前附接器件,后夹板包括设计成与所述无夹踏板的后附接装置协作的后附接器件,所述夹板固定到所述整体式鞋底的下侧。该组件的显著之处在于,在其下侧,整体式鞋底包括位于鞋底的前端和与无夹踏板的接触区域之间并且基本上位于所述整体式鞋底的宽度的中间的前凹部,以及基本上位于所述整体式鞋底的长度的和宽度的中间并且出现在所述整体式鞋底的侧向侧中的至少一个上的后凹部,所述前凹部和后凹部的尺寸设置成分别容纳所述无夹踏板的前附接装置和后附接装置,并分别容纳前夹板和后夹板,使得它们完全集成在所述前凹部和后凹部的深度内。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
[0018]‑
前夹板定位成与前凹部的后边缘接触,并且所述前夹板的附接器件指向整体式鞋底的前部;
[0019]‑
后夹板定位成与后凹部的前边缘接触,并且所述后夹板的附接器件指向整体式鞋底的后部;
[0020]‑
前凹部和后凹部各自包括穿过整体式鞋底厚度的至少一个孔,所述孔被设计成与前夹板和后夹板的固定部分协作;
[0021]‑
后凹部的前边缘包括在所述后凹部中突出的突起,该突起位于后夹板和整体式鞋底的侧向侧之间,后凹部出现在该侧向侧中,所述突起设计成在鞋的拆卸阶段将无夹踏板的后附接装置推向整体式鞋底的后部;
[0022]‑
前凹部的后边缘和前边缘之间的距离被定尺寸为允许无夹踏板的前附接装置在鞋在所述踏板中的附接阶段通过;
[0023]‑
前凹部的侧向边缘之间的距离在整体式鞋底的前侧上比在所述整体式鞋底的后侧上更大;
[0024]‑
除了前凹部、后凹部以及在蹬踏阶段和鞋的附接和拆卸阶段期间与无夹踏板接触的区域之外,整体式鞋底的下侧覆盖有粘性的耐磨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组件,包括:刚性的整体式鞋底(2),由自行车骑行鞋(1)的塑料或复合材料制成;前夹板(4),包括设计成与无夹踏板(3)的前附接装置(10)协作的前附接器件(14);以及后夹板(5),包括设计成与所述无夹踏板(3)的后附接装置(11)协作的后附接器件(15),所述夹板固定到所述整体式鞋底(2)的下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整体式鞋底(2)的下侧,所述整体式鞋底(2)包括前凹部(6)和后凹部(7),所述前凹部(6)位于所述整体式鞋底(2)的前端和与所述无夹踏板(3)的接触区域(9)之间并且大体上在所述整体式鞋底(2)的宽度的中间,所述后凹部(7)大体上位于所述整体式鞋底(2)的长度和宽度的中间并且出现在侧向侧中的至少一个上;所述前凹部(6)和所述后凹部(7)被定尺寸为分别容纳所述无夹踏板(3)的前附接装置(10)和后附接装置(11),并且分别容纳前夹板(4)和后夹板(5),使得它们完全结合在所述前凹部(6)和所述后凹部(7)的深度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夹板(4)与所述前凹部(6)的后边缘(12)接触,并且所述前夹板(4)的前连接器件(14)指向所述整体式鞋底(2)的前部。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夹板(5)与所述后凹部(7)的前边缘(13)接触,并且所述后夹板(5)的后连接器件(15)指向所述整体式鞋底(2)的后部。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凹部(6)和所述后凹部(7)每个包括穿过所述整体式鞋底(2)的厚度的至少一个孔,所述孔被设计成与固定部件(16)协作。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凹部(7)的前边缘包括在所述后凹部(7)中突出并位于所述后夹板(5)和所述整体式鞋底(2)的侧向侧之间的突起(8),所述后凹部(7)出现在该侧向侧中,所述突起(8)设计成在鞋(1)的拆卸阶段中将所述无夹踏板(3)的后附接装置(11)推向所述整体式鞋底(2)的后部。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除了所述前凹部(6)、所述后凹部(7)和在鞋(1)的蹬踏阶段及附接和拆卸阶段期间与所述无夹踏板(3)接触的区域之外,所述整体式鞋底(2)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诺伯
申请(专利权)人:佩达利西姆二零二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