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管及限压阀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3649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气管及限压阀组件,包括排气管本体,排气管本体具有排气通道;排气管本体上设置有止脱部,止脱部相对于排气管本体向外凸出。止脱部为金属或非金属材质,止脱部安装于排气管主体,或,止脱部与排气管一体成型。止脱部相对于排气管本体的上端向外凸出;和/或,止脱部位于排气管本体的中部;和/或,止脱部为沿排气管本体的外壁周向延伸出的连续或间断的环状凸起。环状凸起的纵向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排气管具有使用寿命长、制作成本低、加工及装配方便的特点,另外,采用该排气管的限压阀组件,能够防止限压阀在锅盖翻盖或反转的状态下掉落,同时消费者在清洗或安装时易于插拔。洗或安装时易于插拔。洗或安装时易于插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气管及限压阀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排气管及限压阀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烹饪器具例如蒸锅以及压力锅等作为一种烹饪使用的厨房器具,使用越来越频繁。现有的压力锅大多采用限压阀,使用时限压阀与压力锅的排气口相配合,利用限压阀限制排气量来维持压力锅内所需的压力,同时当锅内压力过大时起到泄压保护的作用;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限压阀,包括限压阀和排气管,排气管插入限压阀内孔,限压阀内孔底部设置有装卡簧的凹槽,卡簧装配在此内槽中,卡簧通过卡住排气管顶部而无法在压力锅排气或翻盖的状态下掉落,由于卡簧制作工艺的精度要求以及内槽加工精度的要求,导致制作成本高,加工及装配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管及限压阀组件,其具有使用寿命长、制作成本低、加工及装配方便的特点,另外,采用该排气管的限压阀组件,能够防止限压阀在锅盖翻盖或反转的状态下掉落,同时消费者在清洗或安装时易于插拔。
[0005]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排气管,包括排气管本体,所述排气管本体具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管本体上设置有止脱部,所述止脱部相对于排气管本体向外凸出。
[0007]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止脱部为金属或非金属材质,如此,采用金属材质时,具备一定的强度不易变形,破损,同时成本适中,工艺简单;所述止脱部安装于排气管本体,拆装更方便;或,所述止脱部与排气管本体一体成型,如此,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采用非金属材质时,可增强其弹性利于安装,同时可选择更多材质组合,具备更多结构可行性。
[0008]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止脱部相对于排气管本体的上端向外凸出,当排气管本体的上端连接有导向部时,保证止脱部相对导向部向外凸出;和/或,所述止脱部位于所述排气管本体的中部,保证排气管本体的上端留有足够的长度,便于制作导向部;和/或,所述止脱部为沿所述排气管本体的外壁周向延伸出的连续或间断的环状凸起,如此,连续的环状凸起具有强度高,易加工,不易变形的特点,而间断的环状凸起,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能够减少生产成本,同时间断结构安装时由于配合结构尺寸面积减小,易于安装。
[0009]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环状凸起的纵向截面形状为圆弧形,如此,圆弧形具备一定的导向作用,同时圆弧形能够更好地与限压阀形成弹性过盈配合,装配更简单。
[0010]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环状凸起的最大横截
面的外圆直径为8

12mm,过小不易加工且起不到止脱作用,过大受力面积大取出困难,同时成本增加;和/或,所述环状凸起的最外端距离排气管本体的距离为0.3

3mm,过小不易加工且起不到止脱作用,过大受力面积大取出困难,同时成本增加。
[0011]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止脱部下端连接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直径至少部分逐渐减小,如此,能够实现导向效果且易于脱出;和/或,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排气管本体垂直方向的角度为30

60度,如此,能够实现导向效果且易于脱出;和/或,所述第一导向部的两端点垂直高度为1

5mm,如此,过小无导向作用,过大难装配且成本高。
[0012]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止脱部下端连接缩径部,所述缩径部直径为R1,所述排气管本体直径为R2,其中,R1为6

10mm,R2:R1=1.1

1.5,如此,缩径部与止脱部之间的间隙相比第一导向部与止脱部之间的间隙更大,当缩径部和限压阀的止挡件出现相对位移时,缩径部和限压阀的止挡件之间的运动更加顺畅;和/或,所述缩径部的轴向长度为5

10mm。
[0013]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缩径部下端连接限位安装部,所述限位安装部上部设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最大直径为8

12mm,对阀体安装后进行定位使其垂直不偏移;和/或,所述第二导向部与排气管本体垂直方向角度为10度

60度,对阀体安装后进行定位使其垂直不偏移;和/或,所述第二导向部最小直径为6

10mm,对阀体安装后进行定位使其垂直不偏移。
[0014]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止脱部上端连接第三导向部,所述第三导向部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止脱部的最大外径,如此,实现导向效果易于安装;和/或,所述第三导向部的轴向长度为5

10mm,如此,减小阀芯尺寸易安装及稳定;和/或,所述第三导向部的上端连接第四导向部;和/或,所述第四导向部与排气管本体垂直方向的角度为30

60度,能够实现更好的导向效果且易于安装。
[0015]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限压阀组件,包括:
[0016]限压阀,所述限压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具有排气部,所述阀芯与所述阀体连接并位于所述排气部内;所述阀体的排气部还设置有由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止挡件;
[0017]如本技术第一方面的排气管,所述限压阀安装于所述排气管时,所述止脱部适于与所述止挡件形成过盈配合或零间隙配合;所述限压阀完成安装后,所述止脱部位于所述阀芯与所述止挡件之间,所述止挡件适于防止所述限压阀在锅盖翻盖或反转时从所述排气管脱出。
[0018]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排气管本体上设置有止脱部,所述止脱部相对于排气管本体向外凸出,具有使用寿命长、制作成本低、加工及装配方便的特点。另外,本技术的限压阀组件的阀体的排气部设置有由非金属材料或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止挡件;限压阀安装于排气管时,止脱部适于与止挡件形成过盈配合或零间隙配合;限压阀完成安装后,止脱部位于阀芯与止挡件之间,止挡件适于防止限压阀在锅盖翻盖或反转时从所述排气管脱出,其能够防止限压阀在锅盖翻盖或反转的状态下掉落,同时,在正常使用开合盖和清洗锅盖时,限压阀不会脱出,更安全,同时,消费者在插拔清洗限压阀或安装限压阀时,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止挡件通过安装间隙或弹性变形实
现易拆装。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排气管的立体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排气管的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压阀完成安装后的限压阀组件的剖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压阀安装时的限压阀组件的剖视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具有连续的凸部的限压阀的局部剖视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具有连续的凸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管,包括排气管本体,所述排气管本体具有排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本体上设置有止脱部,所述止脱部相对于排气管本体向外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脱部为金属或非金属材质,所述止脱部安装于排气管主体,或,所述止脱部与排气管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脱部相对于排气管本体的上端向外凸出;和/或,所述止脱部位于所述排气管本体的中部;和/或,所述止脱部为沿所述排气管本体的外壁周向延伸出的连续或间断的环状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起的纵向截面形状为圆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起的最大横截面的外圆直径为8

12mm,和/或,所述环状凸起的最外端距离排气管本体的距离为0.3

3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脱部下端连接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直径至少部分逐渐减小,和/或,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排气管本体垂直方向的角度为30

60度,和/或,所述第一导向部的两端点垂直高度为1

5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脱部下端连接缩径部,所述缩径部直径为R1,所述排气管本体直径为R2,其中,R1为6

10mm,R2:R1=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颉荣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吉柏尼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