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弹性恢复式细径多芯屏蔽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352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1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弹性恢复式细径多芯屏蔽电缆,包括若干绝缘线芯围绕TPU弹性体填充芯共同绞合构成缆芯,缆芯外径不超过1.6mm,绝缘线芯包括内导体和PFA绝缘层,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交联氟橡胶绝缘体、导电纤维缠绕屏蔽层和聚氨酯外护套,交联氟橡胶绝缘体包括内圆筒体和外圆筒体,内圆筒体和外圆筒体之间呈辐射状均布有若干连接板体,导电纤维缠绕屏蔽层为内外双层芳纶捻线互为逆向螺旋绕包编织形成圆筒形支撑网体,支撑网体上周向均匀布设有若干导电纤维束,导电纤维束为若干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绞合并涂覆铜导电涂层形成。该电缆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和高弹性恢复能力,不易出现断线断芯,保证稳定的电气特性。保证稳定的电气特性。保证稳定的电气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弹性恢复式细径多芯屏蔽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弹性恢复式细径多芯屏蔽电缆。

技术介绍

[0002]多芯电缆常用于医疗设备、机器人、移动驱动系统等。由于传输技术、维护测试技术等的飞速发展,多芯电缆逐渐走向细径化、轻质轻量化的发展。细径化制作的前提下,线芯外径偏小,也会降低导体的抗拉伸强度和耐弯曲特性,电缆在工作过程中经受重复性弯曲弯折后,容易发生变形,难以依靠自身弹性恢复原状,影响后续正常工作,并且,弯曲变形后也极易出现断线断芯现象,电气性能不稳定,耐久使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弹性恢复式细径多芯屏蔽电缆,在细径轻质轻量化制作前提下,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和高弹性恢复能力,不易出现断线断芯,保证稳定的电气特性,耐久使用性更好。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0005]高弹性恢复式细径多芯屏蔽电缆,包括若干绝缘线芯围绕TPU弹性体填充芯共同绞合构成缆芯,所述缆芯外径不超过1.6mm,所述绝缘线芯包括内导体和PFA绝缘层,所述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交联氟橡胶绝缘体、导电纤维缠绕屏蔽层和聚氨酯外护套,所述交联氟橡胶绝缘体包括内圆筒体和外圆筒体,所述内圆筒体和所述外圆筒体之间呈辐射状均布有若干连接板体,所述导电纤维缠绕屏蔽层为内外双层芳纶捻线互为逆向螺旋绕包编织形成圆筒形支撑网体,所述支撑网体上周向均匀布设有若干导电纤维束,所述导电纤维束为若干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绞合并涂覆铜导电涂层形成。
[0006]作为优选,所述绝缘线芯的外径为0.1mm至0.3mm。
[0007]作为优选,所述内导体为若干直径0.01mm至0.03mm镀锡铜单丝同心绞合构成。
[0008]作为优选,所述内层芳纶捻线的线径为0.05mm至0.12mm,所述外层芳纶捻线的线径为0.08mm至0.15mm,所述外层芳纶捻线的线径大于所述内层芳纶捻线的线径。
[0009]作为优选,所述内外双层芳纶捻线的螺旋角度均为40度至55度。
[0010]作为优选,所述导电纤维缠绕屏蔽层厚度不超过0.25mm。
[0011]作为优选,所述PFA绝缘层厚度为0.03mm至0.1mm。
[0012]作为优选,所述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线径不超过25μm。
[0013]作为优选,所述聚氨酯外护套的内表面设有热塑性聚氨酯粘接层。
[0014]作为优选,所述聚氨酯外护套厚度不超过0.5mm。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1.绝缘线芯与TPU弹性体填充芯共同绞合,有助于减缓各绝缘线芯承受弯曲时的侧向压力和挤压力,有助于缓解缆芯内部的应力集中,减少各线芯断线断芯发生,提高电缆
的电气特性和安全可靠性的同时,TPU弹性体具有高弹性、高机械强度,有助于电缆经受弯曲后,快速弹性恢复至原有状态,以保证电缆长周期工作状况下的电气稳定性,耐久使用性更好。
[0017]2.缆芯外部的内护套层采用特殊结构设计的交联氟橡胶绝缘体,圆筒形结构的交联氟橡胶绝缘体有助于承受弯曲时的侧向压力,提高电缆柔韧性和抗弯曲性能的同时,有助于电缆经受弯曲后,快速弹性恢复至原有状态,保持电缆工作的稳定性和电气性能可靠性,耐久使用。
[0018]3.导电纤维缠绕屏蔽层采用双层芳纶捻线编织形成圆筒形支撑网体,具有高强度、高模量,有助于提高电缆柔韧性和抗拉伸性能,在支撑网体上布设导电纤维束,导电纤维束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绞合并涂覆铜导电涂层形成,能够有效的替代金属材料屏蔽层,确保屏蔽性能稳定,有效减轻电缆重量,降低成本,实现轻质轻量化生产所需。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绝缘线芯,11

内导体,12

PFA绝缘层,2

TPU弹性体填充芯,3

交联氟橡胶绝缘体,31

内圆筒体,32

外圆筒体,33

连接板体,4

导电纤维缠绕屏蔽层,5

聚氨酯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2]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高弹性恢复式细径多芯屏蔽电缆,包括若干绝缘线芯1围绕TPU弹性体填充芯2共同绞合构成缆芯,所述缆芯外径不超过1.6mm。所述绝缘线芯1包括内导体11和PFA绝缘层12,具体的说,所述内导体11为若干直径0.01mm至0.03mm镀锡铜单丝同心绞合构成,所述PFA绝缘层12厚度为0.03mm至0.1mm。进一步的,所述绝缘线芯1的外径为0.1mm至0.3mm。
[0023]所述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交联氟橡胶绝缘体3、导电纤维缠绕屏蔽层4和聚氨酯外护套5,进一步的,所述聚氨酯外护套5的内表面设有热塑性聚氨酯粘接层。所述交联氟橡胶绝缘体3包括内圆筒体31和外圆筒体32,所述内圆筒体31和所述外圆筒体32之间呈辐射状均布有若干连接板体33。所述导电纤维缠绕屏蔽层4为内外双层芳纶捻线互为逆向螺旋绕包编织形成圆筒形支撑网体,进一步的,所述内层芳纶捻线的线径为0.05mm至0.12mm,所述外层芳纶捻线的线径为0.08mm至0.15mm,所述外层芳纶捻线的线径大于所述内层芳纶捻线的线径,更进一步的,所述内外双层芳纶捻线的螺旋角度均为40度至55度。所述支撑网体上周向均匀布设有若干导电纤维束,所述导电纤维束为若干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绞合并涂覆铜导电涂层形成,优选的,所述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线径不超过25μm。所述导电纤维缠绕屏蔽层4厚度不超过0.25mm。所述聚氨酯外护套5厚度不超过0.5mm。
[002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弹性恢复式细径多芯屏蔽电缆,其特征是:包括若干绝缘线芯(1)围绕TPU弹性体填充芯(2)共同绞合构成缆芯,所述缆芯外径不超过1.6mm,所述绝缘线芯(1)包括内导体(11)和PFA绝缘层(12),所述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交联氟橡胶绝缘体(3)、导电纤维缠绕屏蔽层(4)和聚氨酯外护套(5),所述交联氟橡胶绝缘体(3)包括内圆筒体(31)和外圆筒体(32),所述内圆筒体(31)和所述外圆筒体(32)之间呈辐射状均布有若干连接板体(33),所述导电纤维缠绕屏蔽层(4)为内外双层芳纶捻线互为逆向螺旋绕包编织形成圆筒形支撑网体,所述支撑网体上周向均匀布设有若干导电纤维束,所述导电纤维束为若干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绞合并涂覆铜导电涂层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弹性恢复式细径多芯屏蔽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绝缘线芯(1)的外径为0.1mm至0.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弹性恢复式细径多芯屏蔽电缆,其特征是:所述内导体(11)为若干直径0.01mm至0.03mm镀锡铜单丝同心绞合构成。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卫蔡长威刘书鑫王礼国丁志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物产中大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