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仪器分析同步的香精成分人工嗅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3464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1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与仪器分析同步的香精成分人工嗅闻装置,属于分析检测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具有操作简便、检测灵活、精确同步、易验证、成本低、人工嗅闻干扰少的特点,利用气相色谱仪双进样口分别连接两根相同色谱柱,一根色谱柱末端连接质谱仪进行香精成分的质谱分析,另一根色谱柱末端伸出外部连接嗅闻罩并由传输管对柱箱外部分进行同步加热,利用同步推杆实现同时进样,确保香精成分在两根色谱柱上的同步分离。有效保证在色谱柱上得到分离的相同化合物能够同时到达质谱和人类鼻子,帮助研究人员快速可靠地确定化合物及评价嗅觉信息,准确识别香精香料的气味活性化合物,为辨香仿香创香研究提供更加稳定可靠便捷的技术手段。的技术手段。的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仪器分析同步的香精成分人工嗅闻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分析检测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与仪器分析同步的香精成分人工嗅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嗅闻仪是一种对气味物质进行在线嗅闻并进行描述记录结果的仪器,一般与气相色谱联用,原理是在气相色谱柱末端安装分流口,毛细管柱分离出的组分按一定的分流比一部分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分析,另一部分进入嗅闻端进行在线嗅闻,并结合一些分析方法对气味活性成分进行描述,记录其气味强度,是一种检测有效风味化合物的技术手段。
[0003]气相色谱

嗅闻

质谱(Gaschromatography

olfac

tometry

massspectrometry,GC

O

MS)正是上述技术的典型代表,是将气相色谱的分离能力与人的嗅觉结合起来对香味成分进行鉴定,并确定特征香气成分的一种方法。近年来GC

O

M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香气成分的研究中,通过香气成分鉴定可以快速地将调配果汁与天然果汁区分开,结合气味活度值和感官评价可以对香气特征进行了表征。由此说明利用仪器分析鉴定香气成分已成为一种趋势。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不仅是影响香精内在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香精评价与应用的基础。
[0004]GC

O

MS技术最主要的特点是在色谱柱末端加装分流口,使质谱与人工嗅闻口从同一根色谱柱获得待分析化合物,但在色谱柱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会造成质谱与人工嗅闻口不能完全获得全部化合物而降低了响应强度。同时,加装于柱箱内部的分流口会随着柱箱升温程序而产生温度变化,可能造成实际分流的不稳定,进而会在质谱响应强度与人工嗅闻强度评价中产生系统误差。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更为便捷稳定的与仪器分析同步的香精成分人工嗅闻装置及同步方法,使待分析物在两根相同色谱柱上实现同步分离分析,对香精香料的辨香仿香创香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与仪器分析同步的香精成分人工嗅闻装置及同步方法。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检测灵活、精确同步、容易验证、仪器改造成本低、人工嗅闻干扰少的香精成分人工嗅闻装置及同步方法。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气相色谱仪双进样口分别连接两根相同色谱柱,一根色谱柱末端连接质谱仪进行香精成分的质谱分析,另一根色谱柱末端伸出柱箱外部连接嗅闻罩。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传输管对柱箱外色谱柱进行同步加热,利用同步推杆实现同时进样,确保香精成分在两根色谱柱上的同步分离。
[0009]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同步方法调试和验证质谱检测信号与人工嗅觉信息的同步性,保证在色谱柱上得到分离的相同化合物能够同时到达质谱和人类鼻子。
[0010]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人工嗅闻装置及同步方法,帮助研究人员快速可靠
地评价化合物的嗅觉信息,准确识别香精香料的气味活性化合物,为辨香仿香创香研究提供更加稳定可靠便捷的技术手段。
[001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12]一种与仪器分析同步的香精成分人工嗅闻装置,包括:分离单元、检测单元、人工嗅闻单元;
[0013]所述分离单元是气相色谱仪用于分离香精成分,配备两根色谱柱,色谱柱A和色谱柱B,并柱箱上部加装柱箱出口并连接传输管,所述传输管在柱箱外侧的一端连通有嗅闻罩;所述色谱柱A前端连接进样口A,末端经由质谱传输杆连接质谱仪的离子化室;所述色谱柱B前端连接进样口B,末端从柱箱出口伸出柱箱外部经由传输管到达嗅闻罩;进样口A和进样口B分别由进样针A和进样针B独立进样,并在同步推杆的推动下同步完成进样操作;
[0014]所述检测单元是质谱仪与气相色谱仪联用的检测仪器;用于定性定量检测在色谱柱上得到分离的化合物;在质谱仪中设有离子化室
[0015]所述人工嗅闻单元包括传输管、控制器、排风口、风扇、固定夹、支架、嗅闻罩;传输管包裹色谱柱B从柱箱出口穿出柱箱并延伸至嗅闻罩,由固定夹将其与嗅闻罩和支架固定连接;嗅闻罩呈锥形并具有圆形开口便于人工嗅闻;风扇位于嗅闻罩侧面,其外侧连接管路至排风口,适时启动用以及时抽走嗅闻罩内的残留物质。
[0016]进一步,所选取的2根相同色谱柱需要有相同的型号、长度、内径、膜厚、固定相、柱分离效率。
[0017]进一步,仪器检测参数中进样口A和进样口B需要设置相同的载气流量,而非载气压力。
[0018]进一步,调整色谱柱长度时,若截去长度超过色谱柱原长度的5%,则考虑2根色谱柱柱效会存在较大差异,需同时更换2根色谱柱。
[0019]一种与仪器分析同步的香精成分人工嗅闻装置的同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1,根据香精香料特点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固定相及型号规格的色谱柱,将2根相同色谱柱接入气相色谱仪和嗅闻装置;
[0021]步骤2,关闭柱箱门,开启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待仪器达到检测状态,根据香精香料特点、研究目的和色谱柱性能设置仪器检测参数;
[0022]步骤3,开启控制器,设置传输管的温度程序与柱箱相同,启动风扇;
[0023]步骤4,选取有代表性的已知嗅觉信息的2~4种香精单体化合物,利用溶剂稀释至其在仪器检测中能够呈现良好峰形的浓度,以此作为同步校准溶液;
[0024]步骤5,利用进样针A、进样针B和同步推杆抽取等量的同步校准溶液;
[0025]步骤6,利用同步推杆在进样口A和进样口B完成同时进样,随即同时启动传输管的温度程序及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的联用检测程序;
[0026]步骤7,观察仪器检测实时图,待溶剂峰结束后关闭风扇,将嗅闻罩靠近鼻子,人工嗅闻由色谱柱B末端逸出物质的嗅觉信息,辨识记录化合物,记录每次嗅觉感受最强烈的仪器运行时间点作为该化合物的人工嗅闻时间;
[0027]步骤8,每次记录完成后开启风扇10~30s,以及时排空嗅闻罩为下一次嗅闻做准备;
[0028]步骤9,仪器运行结束后,通过质谱数据库检索确定仪器检测图中各香精单体化合
物的保留时间;
[0029]步骤10,对比各化合物的保留时间与人工嗅闻时间之间的差异,若各差值全部小于等于10s则不需调整色谱柱长度;根据时间差值大小调整相应色谱柱的长度,如有保留时间超过人工嗅闻时间10s以上,则将色谱柱A前端截去5~20cm;如有人工嗅闻时间超过保留时间10s以上,则将色谱柱B前端截去5~20cm;
[0030]步骤11,重复步骤5~10直到各差值全部小于等于10s,即人工嗅闻与仪器检测达到了同步;
[0031]步骤12,将待测香精香料样品按一定比例稀释混匀得到待测溶液,利用进样针A、进样针B和同步推杆抽取等量的待测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仪器分析同步的香精成分人工嗅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单元、检测单元、人工嗅闻单元;所述分离单元是气相色谱仪(4),配备两根色谱柱,色谱柱A(7)和色谱柱B(8),并柱箱(5)上部加装柱箱出口(14)并连接传输管(15),所述传输管(15)在柱箱(5)外侧的一端连通有嗅闻罩(22);所述色谱柱A(7)前端连接进样口A(10),末端经由质谱传输杆(6)连接质谱仪(1)的离子化室(2);所述色谱柱B(8)前端连接进样口B(13),末端从柱箱出口(14)伸出柱箱(5)外部经由传输管(15)到达嗅闻罩(22);进样口A(10)和进样口B(13)分别由进样针A(9)和进样针B(12)独立进样,并在同步推杆(11)的推动下同步完成进样操作;所述检测单元是质谱仪(1)与气相色谱仪(4)联用的检测仪器;在质谱仪中设有离子化室(2)所述人工嗅闻单元包括传输管(15)、控制器(16)、排风口(17)、风扇(18)、固定夹(19)、支架(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辉文杰罗鑫李方友耿召良蔡斌庄光健银沅沈钟王娜娜林小妹唐着宽琚磊王春利刘欣杰朱鹏俊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红塔卷烟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