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式的斜顶跷跷板二次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34260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1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式的斜顶跷跷板二次顶出机构,具体涉及二次顶出领域,包括模仁、斜顶以及翘板,所述斜顶顶端插接在所述模仁内部,所述斜顶顶端插接有翘板,所述翘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插接有销钉,所述销钉用于对翘板进行支撑,所述模仁顶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斜顶顶端开设形成有压块,所述斜顶设置有顶块滑动镶嵌在模仁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运行顺畅,不会事产品产生位移,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强的优点。实用性强的优点。实用性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式的斜顶跷跷板二次顶出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二次顶出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简易式的斜顶跷跷板二次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跷跷板原理介绍跷跷板原理是杠杆原理,人对跷跷板的压力是动力和阻力,人到跷跷板的固定点的距离分别是动力臂和阻力臂。向下的加速度导致一上一下,高者的向下加速度要大于低者,所以高者下降,同时在杠杆原理作用下将低者翘起来,如此循环。
[0003]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现有的注塑模具在顶出脱模过程中,一般需要使用油缸带动脱模机构进行注塑件的顶出,容易出现故障且成本较高,因此,现在注塑模具制成过长中,通常加入跷跷板式顶出机构。
[0004]但是,现有的跷跷板二次顶出机构结构复杂,且容易使得顶出的结构产生位移,不利于机械运动的持续进行,易使得机械零件产生磨损,不利于长久使用,因此,现提出一种简易式的斜顶跷跷板二次顶出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简易式的斜顶跷跷板二次顶出机构,通过斜顶带动翘板对斜顶顶端进行支撑,实现二次顶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式的斜顶跷跷板二次顶出机构,包括模仁、斜顶以及翘板,所述斜顶顶端插接在所述模仁内部,所述斜顶顶端插接有翘板,所述翘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插接有销钉,所述销钉用于对翘板进行支撑,所述模仁顶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斜顶顶端开设形成有压块,所述斜顶设置有顶块滑动镶嵌在模仁顶端。
[000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翘板一侧磨销有侧板,所述侧板顶端焊接有撑块,所述撑块插接在所述压块底端。
[000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模仁内部开设有直面,所述直面与所述翘板上的侧板衔接。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模仁开设的直面另一侧开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与翘板另一端配合。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翘板与斜顶滑动配合,通过销钉进行限位。
[00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斜顶带动翘板一同往上顶出,斜顶同时也往左侧移动,所述翘板与模仁直面配合,保持左右方向不动。
[00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斜顶底端开设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与运动机构
相连接。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1、通过翘板和斜顶的配合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斜顶进行上下运动时,使得翘板在模仁内部直面和斜面的配合,使得翘板在销钉的限位下,产生翘起,形成跷跷板结构,在运行的过程中,翘板一端焊接的撑块对压块进行间歇性的支撑,使得压块带动斜顶进行往复二次顶出,使得产品被二次顶出的同时,不产生位移,结构简单,运行顺畅;
[0015]2、通过在模仁内部开设直面和斜面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斜顶向上顶出时,翘板上的侧板沿直面固定,随着斜顶向一侧倾斜,使得斜顶顶端推动销钉产生滑动,使得销钉滑动到翘板上开设的滑槽另一侧,移动到模仁开设的斜面上,使得斜顶在销钉为转轴下,使得斜顶顶端的压块在翘板上的撑块的作用下再次向上,方便进行滑动与归位。
[0016]3、通过模仁、斜顶、翘板以及销钉的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仅仅通过模仁、斜顶、翘板以及销钉四组部件形成跷跷板二次顶出机构,结构简单,原理清晰,运行顺畅,易于制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斜顶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翘板连接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翘板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为:1、模仁;2、斜顶;3、顶块;4、连接槽;5、翘板;6、销钉;7、压块;8、撑块;9、侧板;10、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附图1

5所示的一种简易式的斜顶跷跷板二次顶出机构,包括模仁1、斜顶2以及翘板5,所述斜顶2顶端插接在所述模仁1内部,所述斜顶2顶端插接有翘板5,所述翘板5上开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内插接有销钉6,所述销钉6用于对翘板5进行支撑,所述模仁1顶端开设有连接槽4,所述斜顶2顶端开设形成有压块7,所述斜顶2设置有顶块3滑动镶嵌在模仁1顶端,具体的,翘板5和斜顶2滑动配合,通过销钉6进行限位,运动结构带动斜顶2向上顶出,使得翘板5一同往上顶出,斜顶2同时也往左侧移动,翘板5因为与模仁1直面配合,翘板5一端焊接的撑块8对压块7进行上顶,使得压块7带动斜顶2整体再次向上顶出,实现二次顶出,保持左右方向不动,如此就可以支撑住产品不会跟随斜顶2往左移动,斜顶2往下移动回位,翘板5再次通过模仁1处的斜面配合,具体的,斜顶2向下时,使得翘板5在斜面配合下滑动回原位,使得侧板9与直面衔接,使其回位到原始状态。
[0025]如附图4所示,所述翘板5一侧磨销有侧板9,所述侧板9顶端焊接有撑块8,所述撑
块8插接在所述压块7底端,以便于侧板9与直面进行配合,撑块8对压块7进行顶接支撑,使得压块7带动斜顶2整体向上,形成二次顶出。
[0026]如附图1所示,所述模仁1内部开设有直面,所述直面与所述翘板5上的侧板9衔接,以便于翘板5在斜顶2的带动下回归原位。
[0027]如附图1所示,所述模仁1开设的直面另一侧开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与翘板5另一端配合,以便于斜顶2往下移动回位时,翘板5可通过模仁1处的斜面配合,使其回位到原始状态。
[0028]如附图3所示,所述翘板5与斜顶2滑动配合,通过销钉6进行限位,以便于翘板5卡接的斜顶2产生较大位移。
[0029]如附图1所示,所述斜顶2带动翘板5一同往上顶出,斜顶2同时也往左侧移动,所述翘板5与模仁1直面配合,保持左右方向不动,以便于可以支撑住产品且不会跟随斜顶2往左移动。
[0030]如附图3所示,所述斜顶2底端开设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与运动机构相连接。
[0031]本技术工作原理:在进行工作时,翘板5和斜顶2滑动配合,通过销钉6进行限位,运动结构带动斜顶2向上顶出,使得翘板5一同往上顶出,斜顶2同时也往左侧移动,翘板5因为与模仁1直面配合,翘板5一端焊接的撑块8对压块7进行上顶,使得压块7带动斜顶2整体再次向上顶出,实现二次顶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式的斜顶跷跷板二次顶出机构,包括模仁(1)、斜顶(2)以及翘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2)顶端插接在所述模仁(1)内部,所述斜顶(2)顶端插接有翘板(5),所述翘板(5)上开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内插接有销钉(6),所述销钉(6)用于对翘板(5)进行支撑,所述模仁(1)顶端开设有连接槽(4),所述斜顶(2)顶端开设形成有压块(7),所述斜顶(2)设置有顶块(3)滑动镶嵌在模仁(1)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式的斜顶跷跷板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翘板(5)一侧磨销有侧板(9),所述侧板(9)顶端焊接有撑块(8),所述撑块(8)插接在所述压块(7)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式的斜顶跷跷板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新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锦泰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