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压接喷码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307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线束压接喷码一体装置,属于线束加工技术领域。线束压接喷码一体装置,包括基座,还包括:支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工作台,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的中间位置;电动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升降框,固定连接在所述电动气缸的伸缩端,且位于所述工作台的正上方;电机,安装在所述升降框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压接和喷码的一体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线束压接完成后,需要再将线束转移对喷码位置进行喷码处理的问题,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对线束进行转移,节约了线束转移的时间和操作人员在转移时的劳动强度,间接减少了线束的生产成本,也同时提高了线束的加工生产效率,适于推广使用。适于推广使用。适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束压接喷码一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线束加工
,尤其涉及线束压接喷码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线束是当今电子信息行业中发展最快,市场需求量最大,安装最为方便的产品之一,从普及的家用电器到通讯设备、计算机内外部设备,以及太阳能、飞机、汽车和军用仪器设备等均广泛采用线束。
[0003]线束在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线束进行压接和喷码处理,而传统的线束加工用压接和喷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线束进行压接然后将线束转移到喷码机中,再对线束进行喷码处理,需要来回对线束进行转移,在转移过程中浪费时间和劳动力,进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急需一种线束压接喷码一体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来回对线束进行转移的问题,而提出的线束压接喷码一体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线束压接喷码一体装置,包括基座,还包括:支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工作台,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的中间位置;电动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升降框,固定连接在所述电动气缸的伸缩端,且位于所述工作台的正上方;电机,安装在所述升降框内;转动盘,通过转轴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其中,所述转动盘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在凹板,所述凹板内通过伸缩弹簧滑动连接有压接器;喷码器,安装在所述转动盘远离压接器的一端,且与所述压接器水平対置。
[0007]为了便于提高对线束的压接和喷码的精度,优选地,所述升降框内对称设有两组弧形限位槽,所述转动盘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位于喷码器与压接器的中间位置。
[0008]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压接器进行快速拆装,优选地,所述安装槽内内嵌连接有第一磁块,所述凹板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磁块相吸的第二磁块,所述凹板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槽内。
[0009]为了防止伸缩弹簧弹力不足时,压接器移出凹板并发生错位,进一步地,所述压接器的外侧设有限位圈,所述所述凹板内壁上设有一圈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滑动连接在限位圈内。
[0010]为了便于对线束进行压紧固定,防止在对其进行加工时发生位移,优选地,所述工作台上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滑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固定杆靠近压板的上端套接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杆、压板固定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线束压接喷码一体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线束压接喷码一体装置,通过电动气缸升降框、电机、转轴、转动盘的配合使
用,便于对线束进行压接和喷码处理,实现了压接和喷码一体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线束压接完成后,需要再将线束转移对喷码位置进行喷码处理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0013]2、该线束压接喷码一体装置,通过凹板、伸缩弹簧的设置,当压接器对线束按压时,压接器便会挤压伸缩弹簧,从而使压接器向凹板内移动,使压接器对线束进行压接时能够产生一定的缓冲力,从而对线束压接的效果更好,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在对线束进行加工时的实用性。
[0014]3、该线束压接喷码一体装置,通过弧形弧形限位槽、限位杆的设置,当电机通过转轴带动转动盘进行转动时,可以使其依次只能旋转180
°
,从而使喷码器或压接器可以竖直向下,从而提高对线束的压接和喷码的精度,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00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实现了压接和喷码的一体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线束压接完成后,需要再将线束转移对喷码位置进行喷码处理的问题,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对线束进行转移,节约了线束转移的时间和操作人员在转移时的劳动强度,间接减少了线束的生产成本,也同时提高了线束的加工生产效率,适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线束压接喷码一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线束压接喷码一体装置中升降框、电机、转轴、弧形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线束压接喷码一体装置中转动盘、压接器、喷码器、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线束压接喷码一体装置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线束压接喷码一体装置中工作台、固定杆、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基座;101、工作台;102、固定杆;103、压紧弹簧;104、压板;2、支架;201、电动气缸;3、升降框;301、弧形限位槽;4、电机;5、转轴;6、转动盘;601、安装槽;602、第一磁块;7、喷码器;8、压接器;801、限位圈;9、限位杆;10、凹板;11、第二磁块;12、伸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实施例1:
[0025]参照图1

图5,线束压接喷码一体装置,包括基座1,还包括:支架2,安装在基座1
上;工作台101,固定连接在基座1的中间位置;电动气缸201,固定连接在支架2上;升降框3,固定连接在电动气缸201的伸缩端,且位于工作台101的正上方;电机4,安装在升降框3内;转动盘6,通过转轴5固定连接在电机4的输出端,其中,转动盘6的一侧设有安装槽601,安装槽601内安装在凹板10,凹板10内通过伸缩弹簧12滑动连接有压接器8;喷码器7,安装在转动盘6远离压接器8的一端,且与压接器8水平対置。
[0026]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首先将该装置移动到工作指定位置,然后再对该装置进行固定,提高其自身的稳定性,固定好后,再对该装置上的用电设备进行接通电源,然后工作人员再将需要进行压接和喷码的线束放置在工作台101上,接着工作人员再启动电机4,使电机4通过转轴5带动转动盘6进行转动,转动盘6再带动压接器8和喷码器7进行旋转,使压接器8位于转动盘6的下方,且竖直向下,然后工作人员在启动电动气缸201,使电动气缸201带动升降框3向下移动,升降框3再通过转动盘6带动压接器8向下移动,从而对线束进行压接工作,当压接器8对线束按压时,压接器8便会挤压伸缩弹簧12,从而移动进凹板10内,使压接器8对线束进行压接时能够产生一定的缓冲力,使对线束压接的效果更好,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在对线束进行加工时的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线束压接喷码一体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2),安装在所述基座(1)上;工作台(101),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1)的中间位置;电动气缸(201),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2)上;升降框(3),固定连接在所述电动气缸(201)的伸缩端,且位于所述工作台(101)的正上方;电机(4),安装在所述升降框(3)内;转动盘(6),通过转轴(5)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其中,所述转动盘(6)的一侧设有安装槽(601),所述安装槽(601)内安装在凹板(10),所述凹板(10)内通过伸缩弹簧(12)滑动连接有压接器(8);喷码器(7),安装在所述转动盘(6)远离压接器(8)的一端,且与所述压接器(8)水平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压接喷码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框(3)内对称设有两组弧形限位槽(301),所述转动盘(6)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宇航李彬张璐姚晓静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联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