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梅硕专利>正文

一种可吸收性乳腺手术术腔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2973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吸收性乳腺手术术腔支架,包括支撑球、若干支撑杆、若干支撑环,所述支撑球、支撑杆、支撑环均为生物可吸收材料制成,所述若干支撑环互相套设形成球体或类球体,若干支撑环的圆心与球体或类球体的球心重合,所述支撑球的球心与球体或类球体的球心重合,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支撑球连接,另一端与至少一个支撑环连接。通过支撑环形成类球体结构支架,可放入术腔内对术腔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术后乳房塌陷,同时支架内多为中空,可为新鲜肉芽的生产提供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材料均采用生物可吸收材料,不会出现假体开裂发炎等情况,也无需二次手术取、换等操作,在满足基本支撑作用的同时,降低人体排斥感,安全舒适。安全舒适。安全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吸收性乳腺手术术腔支架


[0001]本技术属于生物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吸收性乳腺手术术腔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女性而言,胸部的健康不仅能带来自信和美丽,而且也是母爱的开始之地。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乳腺癌的前期或者其他的良性肿瘤,是可以通过局部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因为乳腺癌起病隐匿的特点,大多数的乳腺癌在发现的时候,已经到了中期。目前为止除了切除乳房,在医学上没有其他的手段能够彻底根治。
[0003]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全乳切除),使女性失去乳房正常形态,乳腺手术后乳房会出现大体积的塌陷变形,皮肤会和胸壁粘在一起,为避免乳房塌陷,会在术后通过填充特殊材料支撑,如硅胶、聚丙烯酰胺凝胶、三酰甘油(甘油三酯)、透明质酸等植入型假体。但这些材料易出现破裂、炎症,影响肉芽生长。如何防止乳腺手术后出现塌陷,将术腔支撑起来,促进术腔中的新鲜肉芽进行生长,是当前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吸收性乳腺手术术腔支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06]一种可吸收性乳腺手术术腔支架,包括支撑球、若干支撑杆、若干支撑环,所述支撑球、支撑杆、支撑环均为生物可吸收材料制成,所述若干支撑环互相套设形成球体或类球体,若干支撑环的圆心与球体或类球体的球心重合,所述支撑球的球心与球体或类球体的球心重合,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支撑球连接,另一端与至少一个支撑环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环与支撑杆均为三个,三个支撑环分别为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第三支撑环,三个支撑杆分别为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环套在第一支撑环内圈并与之连接,第三支撑环套在第二支撑环、第一支撑环内圈并与二者连接,三个支撑环两两垂直正交设置形成球体或类球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与第二支撑环内壁连接,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的两端与第三支撑环内壁连接,三个支撑杆两两垂直正交设置,且三者在交叉点与支撑球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三个支撑环均呈圆环状或类圆环状。
[0009]进一步地,每个支撑杆均由两个支撑段组成,两支撑段共线设置,支撑球设有用于安装支撑段的凹口。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三个支撑环之间通过捆绑金属丝连接,捆绑金属丝由生物可吸收材料制成。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环上设有若干开孔,支撑杆的两端头均设有与开孔匹配插接的凸头。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环的内圈壁均布设有若干盲孔,第二支撑环、第三支撑环均设有若干开孔,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头均设有与开孔匹配插接的凸头,且第一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的凸头长度小于第二支撑杆凸头的长度。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三个支撑环形成类球体结构支架,可放入术腔内对术腔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术后乳房塌陷,同时支架内多为中空,可为新鲜肉芽的生产提供空间,本技术结构材料均采用生物可吸收材料,不会出现假体开裂发炎等情况,也无需二次手术取、换等操作,在满足基本支撑作用的同时,降低人体排斥感,安全舒适。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16]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正交俯视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盲孔布置示意图。
[0020]图中:1

支撑球;21

第一支撑杆;22

第二支撑杆;23

第三支撑杆;31

第一支撑环;32

第二支撑环;33

第三支撑环。
[0021]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可吸收性乳腺手术术腔支架,包括支撑球1、若干支撑杆、若干支撑环,所述支撑球1、支撑杆、支撑环均为生物可吸收材料制成,若干支
撑环互相套设形成球体或类球体,若干支撑环的圆心与球体或类球体的球心重合,所述支撑球1的球心与球体或类球体的球心重合,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支撑球1连接,另一端与至少一个支撑环连接。具体地,这里的支撑球1、支撑杆、支撑环均为生物可吸收材料制成,生物可吸收材料在医疗领域应用有一定基础,材料的选择、制备均是现有技术,本例仅是应用该材料在结构设计中,不涉及新材料或材料改进等,如中国专利CN110234366B高功能生物可吸收支架即是一种生物可吸收材料,因此关于生物可吸收材料这里不再赘述。若干个支撑环同心旋转,形成类球体的结构,即支撑环为骨架,为了固定支撑环,支撑球设置在球体中心处,通过支撑杆将支撑环稳固住,以使环保持球体的形状,可满足对术腔的支撑作用,同时球体并非实体,具有一定空间,可为肉芽生长提供一定的空间。
[0027]作为优选,支撑杆与支撑环均为三个,三个支撑环分别为第一支撑环31、第二支撑环32、第三支撑环33,三个支撑杆分别为第一支撑杆21、第二支撑杆22、第三支撑杆23,其中,第二支撑环32套在第一支撑环31内圈并与之连接,第三支撑环33套在第二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吸收性乳腺手术术腔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球(1)、若干支撑杆、若干支撑环,所述支撑球(1)、支撑杆、支撑环均为生物可吸收材料制成,所述若干支撑环互相套设形成球体或类球体,若干支撑环的圆心与球体或类球体的球心重合,所述支撑球(1)的球心与球体或类球体的球心重合,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支撑球(1)连接,另一端与至少一个支撑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收性乳腺手术术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与支撑杆均为三个,三个支撑环分别为第一支撑环(31)、第二支撑环(32)、第三支撑环(33),三个支撑杆分别为第一支撑杆(21)、第二支撑杆(22)、第三支撑杆(23);所述第二支撑环(32)套在第一支撑环(31)内圈并与之连接,第三支撑环(33)套在第二支撑环(32)、第一支撑环(31)内圈并与二者连接,三个支撑环两两垂直正交设置形成球体或类球体;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两端与第二支撑环(32)内壁连接,第二支撑杆(22)、第三支撑杆(23)的两端与第三支撑环(33)内壁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硕
申请(专利权)人:梅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