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固型防倾覆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2792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22:0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加固型防倾覆建筑结构,属于建筑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平整度较差的墙面难以进行均匀制成的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包括:底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支撑底板与支撑板之间的开合夹角的支撑件;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条形板,条形板之间平行间隔设置,条形板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于底板设置;所述条形板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的两侧连接,条形板的中部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板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条形板的中部紧压接触。本申请中,对于平整度较差的墙面,使用不同的条形板分别贴合于墙面上凸起、凹陷的位置,使得平整度较差的墙面能够得到较均匀的支撑,保证支撑效果,防止墙面进一步倾斜。防止墙面进一步倾斜。防止墙面进一步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固型防倾覆建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固型防倾覆建筑结构,属于建筑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维护管理以及自然灾害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得既有建筑五或再见工程不均匀下沉,产生倾斜。建筑产生倾斜后轻者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时使其丧失使用功能,甚至倒塌破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中约有18%的新建工程为不合格工程,有小病害的建筑约占建筑总数的1/10
‑‑
3/10。另外,一批服役多年的既有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也产生了病害,其中不乏倾斜、挠曲事故。建筑物的病害成为建筑工程中颇受关注的重大质量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建筑物在发生倾斜后,可以通过增加支撑加固结构的形式支撑建筑物倾斜的墙体、柱体,防止建筑物进一步倾斜。现有技术中的支撑加固结构在加固倾斜的墙体时,一般是通过一个支撑板贴合于建筑物的倾斜的墙面上,并通过支撑件对支撑板进行支撑,对建筑物倾斜的墙面进行支撑,防止继续倾斜。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支撑板为平板,对于墙面平整度较差的情况,支撑板不能够与墙面较好的贴合,是的支撑板难以对墙面提供均匀的支撑,影响支撑防倾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加固型防倾覆建筑结构,通过在支撑板(2)上设置若干条形板(3),对于平整度较差的墙面,使用不同的条形板(3)分别贴合于墙面上凸起、凹陷的位置,使得平整度较差的墙面能够得到较均匀的支撑,保证支撑效果,防止墙面进一步倾斜。
[0005]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固型防倾覆建筑结构,包括底板和支撑板,底板固定设置于地面上,支撑板设置于底板的一侧并与底板枢接,底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支撑底板与支撑板之间的开合夹角的支撑件;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条形板,条形板之间平行间隔设置,条形板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于底板设置;所述条形板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的两侧连接,条形板的中部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板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条形板的中部紧压接触。
[0006]优化的,上述加固型防倾覆建筑结构,支撑板包括两个纵向方钢管和若干横向方钢管;所述两个纵向方钢管平行设置,横向方钢管之间平行间隔设置,横向方钢管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纵向方钢管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纵向方钢管的端部与底板铰接。
[0007]优化的,上述加固型防倾覆建筑结构,条形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向方钢管连接;所述条形板上固定设置有固定螺杆,固定螺杆的一端与条形板固定连接,固定螺杆的另一端穿过纵向方钢管并通过螺母与纵向方钢管固定连接。
[0008]优化的,上述加固型防倾覆建筑结构,支撑杆在横向方钢管的中段均匀间隔设置;支撑杆穿过横向方钢管并与横向方钢管螺纹连接,支撑杆的端部穿过横向方钢管后与条形板紧压接触。
[0009]优化的,上述加固型防倾覆建筑结构,支撑件包括角度支撑柱,角度支撑柱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铰接固定块,铰接固定块与角度支撑柱的端部铰接;角度支撑柱的其中一端的铰接固定块的端部为U型且U型开口卡接于横向方钢管上,角度支撑柱的另一端的铰接固定块通过螺栓与底板固定连接。
[0010]优化的,上述加固型防倾覆建筑结构,底板上设置有若干地锚杆,底板通过地锚杆与地面固定。
[0011]优化的,上述加固型防倾覆建筑结构,底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组支撑件。
[0012]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0013]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支撑板上设置了若干条形板,通过调整条形板突出于支撑板表面的距离,可以使得各个条形板能够贴合于墙面上的不同位置,这样即使墙面的平整度较差,也可以使用条形板对墙面的凸起、凹陷位置进行有效的支撑,保证对于墙面的支撑力的均匀,保证支撑效果,防止墙面进一步倾斜。
[0014]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固定螺杆与螺母的配合,方便调整条形板,使得各个条形板能够分别贴合墙面的凸起、凹陷位置;使用支撑杆支撑条形板的中部,使得条形板的中部能够与墙面贴合并对墙面提供较好的支撑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申请中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申请中的支撑板与条形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技术特点。
[0019]如图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加固型防倾覆建筑结构,包括底板1和支撑板2,底板1固定设置于地面上,支撑板2设置于底板1的一侧并与底板1枢接,底板1与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支撑底板1与支撑板2之间的开合夹角的支撑件;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若干条形板3,条形板3之间平行间隔设置,条形板3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于底板1设置;所述条形板3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2的两侧连接,条形板3的中部与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杆4,支撑杆4的一端与支撑板2连接,支撑杆4的另一端与条形板3的中部紧压接触。底板1上设置有若干地锚杆8,底板1通过地锚杆8与地面固定。
[0020]在支撑板2上设置了若干条形板3,通过调整条形板3突出于支撑板2表面的距离,可以使得各个条形板3能够贴合于墙面上的不同位置,这样即使墙面的平整度较差,也可以使用条形板3对墙面的凸起、凹陷位置进行有效的支撑,保证对于墙面的支撑力的均匀,保证支撑效果,防止墙面进一步倾斜。
[0021]支撑板2包括两个纵向方钢管2

1和若干横向方钢管2

2;所述两个纵向方钢管2

1平行设置,横向方钢管2

2之间平行间隔设置,横向方钢管2

2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纵向方钢管2

1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纵向方钢管2

1的端部与底板1铰接。
[0022]使用两个纵向方钢管2

1和若干横向方钢管2

2组成的支撑板2,能够为条形板3提供较好的固定支撑力,通过支撑防止条形板3因支撑力不足而发生弯曲,进而保证较好的支
撑效果。
[0023]条形板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向方钢管2

1连接;所述条形板3上固定设置有固定螺杆5,固定螺杆5的一端与条形板3固定连接,固定螺杆5的另一端穿过纵向方钢管2

1并通过螺母与纵向方钢管2

1固定连接。支撑杆4在横向方钢管2

2的中段均匀间隔设置;支撑杆4穿过横向方钢管2

2并与横向方钢管2

2螺纹连接,支撑杆4的端部穿过横向方钢管2

2后与条形板3紧压接触。
[0024]通过固定螺杆5与螺母的配合,方便调整条形板3,使得各个条形板3能够分别贴合墙面的凸起、凹陷位置;使用支撑杆4支撑条形板3的中部,使得条形板3的中部能够与墙面贴合并对墙面提供较好的支撑力。
[0025]支撑件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固型防倾覆建筑结构,包括底板(1)和支撑板(2),底板(1)固定设置于地面上,支撑板(2)设置于底板(1)的一侧并与底板(1)枢接,底板(1)与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支撑底板(1)与支撑板(2)之间的开合夹角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若干条形板(3),条形板(3)之间平行间隔设置,条形板(3)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于底板(1)设置;所述条形板(3)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2)的两侧连接,条形板(3)的中部与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杆(4),支撑杆(4)的一端与支撑板(2)连接,支撑杆(4)的另一端与条形板(3)的中部紧压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型防倾覆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包括两个纵向方钢管(2

1)和若干横向方钢管(2

2);所述两个纵向方钢管(2

1)平行设置,横向方钢管(2

2)之间平行间隔设置,横向方钢管(2

2)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纵向方钢管(2

1)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纵向方钢管(2

1)的端部与底板(1)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固型防倾覆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板(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向方钢管(2

1)连接;所述条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延春全金友赵民民庄作鹏宋雨欣邢艺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中鲁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