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的直肠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2605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是一种高精度的直肠给药装置,解决了现有直肠给药管剂量不准确、容易给患者带来疼痛感的问题。一种高精度的直肠给药装置,包括三通旋塞阀,三通旋塞阀的左接口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注射器;三通旋塞阀的上接口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加压气囊;三通旋塞阀的右接口设置有与其连通且右端开口的给药管,给药管的外侧壁中部固定有弹性支撑环,给药管的侧壁右部开设有若干个侧出药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高精度直肠给药的目的,药液能全部注入不会残留,提高了给药准确性,同时降低了给药过程中的疼痛感,对黏膜刺激小,保证了给药舒适度,具有给药均匀、方便连接、实用性强的优点。实用性强的优点。实用性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的直肠给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高精度的直肠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直肠给药是指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肠管,通过直肠黏膜的迅速吸收进入大循环,发挥药效以治疗全身或局部疾病的给药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吸收快、病人接受度高的优点,可适用于不能吞服的患者,因此在临床中应用范围广泛,见效快,疗效可靠。
[0003]然而实践表明,现有直肠给药管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给药剂量不准确,残留于直肠给药管中的药物无法注入直肠,影响治疗效果;二是给药过程中直肠给药管容易与肠道黏膜发生摩擦,给患者带来疼痛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直肠给药管剂量不准确、容易给患者带来疼痛感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精度的直肠给药装置。
[0005]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高精度的直肠给药装置,包括三通旋塞阀,三通旋塞阀的左接口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注射器;三通旋塞阀的上接口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加压气囊;三通旋塞阀的右接口设置有与其连通且右端开口的给药管,给药管的外侧壁中部固定有弹性支撑环,给药管的侧壁右部开设有若干个侧出药口。
[0007]进一步地,给药管的外侧壁左部套有透明的安装环,安装环与给药管之间夹设有环形的感温贴片。
[0008]进一步地,三通旋塞阀的右接口设置有左部与其螺纹连接且与其连通的转接管,转接管是由硬质塑料制成的,且其右部呈左粗右细的锥状,给药管的左端部紧密套接于转接管的右端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注射器为螺旋口注射器,且注射器与三通旋塞阀的左接口螺纹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加压气囊的底部固定有带有内螺纹的安装管,安装管与三通旋塞阀的上接口螺纹连接;所述加压气囊的侧壁呈沿竖向分布的波纹管状。
[0011]进一步地,所述侧出药口的数量为左右分布的三对,第一对侧出药口、第三对侧出药口均呈上下正对;第二对侧出药口呈前后正对。
[0012]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实现了高精度直肠给药的目的,而且密封性能好,药液能全部注入不会残留,进一步提高了给药准确性,同时降低了给药过程中的疼痛感,对黏膜刺激小,保证了给药舒适度,进一步的,给药均匀,提高了药液的吸收速率,给药管不易脱出,具有方便连接、实用性强的优点,可适用于直肠给药治疗。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

三通旋塞阀,2

加压气囊,3

给药管,4

弹性支撑环,5

侧出药口,6

安装环,7

转接管,8

安装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一种高精度的直肠给药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三通旋塞阀1,三通旋塞阀1的左接口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注射器;三通旋塞阀1的上接口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加压气囊2;三通旋塞阀1的右接口设置有与其连通且右端开口的给药管3,给药管3的外侧壁中部固定有弹性支撑环4,给药管3的侧壁右部开设有若干个侧出药口5。
[0016]本技术中三通旋塞阀1的结构设计,一是为注射器、加压气囊2、给药管3提供了安装位置,二是能够实现注射给药、残留药液推进两个给药操作的转换,且转换过程中不产生涡流,药液不会发生中断。加压气囊2通过气流对残留药液产生推力,以保证药液的全部注入。弹性支撑环4一是能够柔性支撑于直肠黏膜,减少给药管3与直肠黏膜之间的摩擦,进而降低疼痛感,保证给药舒适度,二是能够防止注药过程中给药管3脱出影响治疗。给药管3的右端出口与侧出药口5能够从多方向给药,增加药液与直肠黏膜的接触面积,提高给药均匀性的同时,提高药液的吸收速率。
[0017]使用时,首先将装有药液的注射器连接于三通旋塞阀1的左接口,加压气囊2连接于三通旋塞阀1的上接口,给药管3连接于三通旋塞阀1的右接口;接着将给药管3缓慢插入直肠,给药管3插入合适长度后,转动三通旋塞阀1的旋钮,使得注射器与给药管3连通,即可开始药液的注射,在此过程中,药液在注射器的推力下依次流经注射器、三通旋塞阀1的左接口、三通旋塞阀1的右接口、给药管3,并从给药管3的右端出口与侧出药口5缓慢流出。当注射器内的药液推完后,转动三通旋塞阀1的旋钮,使得加压气囊2与给药管3连通,并缓慢挤压加压气囊2,产生推动气流,在推动气流的作用下,给药管3内的残留药液从给药管3的右端出口与侧出药口5缓慢流出,即可实现药液的全部注入,克服了现有直肠给药管剂量不准确、容易给患者带来疼痛感的问题。
[0018]如附图1所示,给药管3的外侧壁左部套有透明的安装环6,安装环6与给药管3之间夹设有环形的感温贴片。
[0019]安装环6、感温贴片的组合结构设计,能够对注入的药液温度实时检测,当药液温度较低时,对注射器的药液进行适当升温,避免因药液温度低对肠道黏膜产生刺激感,进一步提升了本给药装置给药时的舒适度。
[0020]如附图1所示,三通旋塞阀1的右接口设置有左部与其螺纹连接且与其连通的转接管7,转接管7是由硬质塑料制成的,且其右部呈左粗右细的锥状,给药管3的左端部紧密套接于转接管7的右端部。
[0021]转接管7的结构设计实现了给药管3与三通旋塞阀1的右接口的可靠连接,并且提高了给药管3连接处的密封性能,进一步保证了给药准确性。
[0022]如附图1所示,所述注射器为螺旋口注射器,且注射器与三通旋塞阀1的左接口螺纹连接。
[0023]该结构设计实现了注射器、三通旋塞阀1的可拆卸连接,且提高了给药管3连接处
的密封性能,进一步保证了给药准确性。
[0024]如附图1所示,所述加压气囊2的底部固定有带有内螺纹的安装管8,安装管8与三通旋塞阀1的上接口螺纹连接;所述加压气囊2的侧壁呈沿竖向分布的波纹管状。
[0025]安装管8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加压气囊2与三通旋塞阀1的上接口的可靠连接,并且提高了加压气囊2连接处的气密性,使得推动气流能够经三通旋塞阀1而进入给药管3,进一步提高了本给药装置的结构可靠性。
[0026]如附图1所示,所述侧出药口5的数量为左右分布的三对,第一对侧出药口5、第三对侧出药口5均呈上下正对;第二对侧出药口5呈前后正对。
[0027]该结构设计使得药液能够从多方向流出,进一步增加药液与直肠黏膜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给药均匀性。
[0028]具体实施过程中,感温贴片是由英国TMC公司生产的THERMAX系列的宽度为12mm、测温范围为29

54℃的热敏试纸,且所述热敏试纸中含有感温变色材料;所述弹性支撑环4是由医用软质硅橡胶制成的,且其厚度为1mm;所述三通旋塞阀1是由德国贝朗医用制品公司生产的型号为409511CN的三通旋塞阀;所述给药管3是由医用聚乙烯材料制成的,且其长度为15cm、内径为2mm。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的直肠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旋塞阀(1),三通旋塞阀(1)的左接口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注射器;三通旋塞阀(1)的上接口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加压气囊(2);三通旋塞阀(1)的右接口设置有与其连通且右端开口的给药管(3),给药管(3)的外侧壁中部固定有弹性支撑环(4),给药管(3)的侧壁右部开设有若干个侧出药口(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的直肠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给药管(3)的外侧壁左部套有透明的安装环(6),安装环(6)与给药管(3)之间夹设有环形的感温贴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的直肠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三通旋塞阀(1)的右接口设置有左部与其螺纹连接且与其连通的转接管(7),转接管(7)是由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栋宋翔李铮李志芳张雷原强薛利利吴启龙何晓瑜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