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2474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上形成有三个第一冷媒口和三个第二冷媒口;第一冷媒管组件,所述第一冷媒管组件包括第一冷媒管和三个第一冷媒分流管,三个所述第一冷媒分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媒管相连,三个所述第一冷媒分流管的另一端与三个所述第一冷媒口分别相连;第二冷媒管组件,所述第二冷媒管组件包括三个第二冷媒分流管,三个所述第二冷媒分流管与三个所述第二冷媒口分别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换热器,空调器工作时,冷媒在换热器内的流程为三进三出,可以使冷媒均匀分配在换热器的各个换热段内,增加换热面积,降低冷媒在换热器中的流速,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和能效。换热效果和能效。换热效果和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和L3分别满足:140mm≤L1≤145mm,160mm≤L2≤170mm,260mm≤L3≤270mm。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三个所述第一冷媒分流管的所述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媒管之间连接有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一冷媒管的壁厚。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渡管的管内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冷媒管的管内横截面积。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器包括依次相连的三个换热段,每个所述换热段上穿设有多个彼此连通的换热管,三个所述第一冷媒口和三个所述第二冷媒口分别形成在三个所述换热段上,且三个所述第一冷媒口和三个所述第二冷媒口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换热管连通。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三个所述第二冷媒分流管包括第二上路冷媒分流管、第二中路冷媒分流管和第二下路冷媒分流管,位于所述第一中路冷媒分流管和所述第二中路冷媒分流管之间的所述换热管的数量与位于所述第一下路冷媒分流管和所述第二下路冷媒分流管之间的所述换热管的数量相等,且位于所述第一上路冷媒分流管和所述第二上路冷媒分流管之间的所述换热管的数量大于位于所述第一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上形成有三个第一冷媒口和三个第二冷媒口;第一冷媒管组件,所述第一冷媒管组件包括第一冷媒管和三个第一冷媒分流管,三个所述第一冷媒分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媒管相连,三个所述第一冷媒分流管的另一端与三个所述第一冷媒口分别相连;第二冷媒管组件,所述第二冷媒管组件包括三个第二冷媒分流管,三个所述第二冷媒分流管与三个所述第二冷媒口分别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第一冷媒分流管包括第一上路冷媒分流管、第一中路冷媒分流管和第一下路冷媒分流管,所述第一下路冷媒分流管的管内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上路冷媒分流管的管内横截面积;和/或所述第一下路冷媒分流管的管内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中路冷媒分流管的管内横截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冷媒分流管的管径为D,其中,所述D满足:4.74mm≤D≤5.0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第一冷媒分流管包括第一上路冷媒分流管、第一中路冷媒分流管和第一下路冷媒分流管,所述第一上路冷媒分流管的长度为L1,所述第一中路冷媒分流管的长度为L2,所述第一下路冷媒分流管的长度为L3,其中,所述L1、L2和L3分别满足:140mm≤L1≤145mm,160mm≤L2≤170mm,260mm≤L3≤27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洪祥陈胜华陈守海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