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火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2042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柴火灶,包括:灶体,所述灶体的内部设置燃烧腔和所述燃烧腔下方的落灰腔,所述燃烧腔和落灰腔之间设置连通的炉箅,所述灶体的上部为灶体平台,所述灶体平台上设置与燃烧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放置炒菜锅,所述灶体平台周侧还设置蒸菜区域,所述灶体上设置与燃烧腔连通的排烟管,所述灶体上开设进柴口和出灰口,所述进柴口与所述燃烧腔连通,用于向所述燃烧室添加燃料,所述出灰口与所述落灰腔连通,所述进柴口处设置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炒菜和蒸菜于一体,能够将烟气集中排放,同时设置了盖板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的保温效果。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火灶


[0001]本技术属于家用炊具
,尤其涉及一种柴火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临时灶台非常简单,功能单一,热量不集中;此外产生的烟气会随意的漫延,造成不好的体验;在使用过程中及使用完一段时间内,由于温度较高,在有需要时无法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柴火灶,该柴火灶集炒菜和蒸菜于一体,能减少烟气的影响并且具有良好的聚热效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柴火灶,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灶体,所述灶体的内部设置燃烧腔和所述燃烧腔下方的落灰腔,所述燃烧腔和落灰腔之间设置连通的炉箅,所述灶体的上部为灶体平台,所述灶体平台上设置与燃烧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放置炒菜锅,所述灶体平台周侧还设置蒸菜区域;
[0007]所述灶体上设置与燃烧腔连通的排烟管,所述灶体上开设进柴口和出灰口,所述进柴口与所述燃烧腔连通,用于向所述燃烧室添加燃料,所述出灰口与所述落灰腔连通,所述进柴口处设置盖板。
[0008]由于设置了蒸菜区,在炒菜的同时,可以将部分菜品放置在蒸菜区用以保温;在灶体的上部设置了与燃烧腔连通的排烟管,可以将燃烧产生的烟气聚集排向一个方向,通过合理的位置调整,使烟气对操作者或者周边的人不产生影响,提高体验感。
[0009]进一步的,在一种实施例中,盖板通过滑槽与灶体连接。所述进柴口的一组相对边分别设置有相互平行的滑槽,所述盖板的一组相对边分别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盖板上设有操作手柄。
[0010]进一步的,在一种实施例中,盖板通过铰链与灶体连接。所述盖板的一边与所述进柴口的一边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盖板上设有操作手柄。
[0011]进一步的,在所述灶体侧壁固设有搬运杆。所述搬运杆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灶体连接,或者,在灶体上开设对应的通孔,所述搬运杆穿过所述通孔,在需要搬运时将搬运杆穿过所述通孔,不需要搬运时,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可以将搬运杆取出放置。
[0012]进一步的,还可以利用煤气灶作为加热源。将煤气灶的灶头放置在炉箅上以替代柴火进行加热,煤气罐可以放在灶体外侧。
[0013]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4](1)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灶体平台周侧设置蒸菜区,使炒菜和蒸菜于一体,功能多样;在灶体上设置与燃烧腔连通的排烟管,可以将烟气集中排放,提高使用的体验感;设
置盖板,能够获得良好的保温效果,热量不容易流失;
[0015](2)本技术实施例中设置了搬运杆,使得在任何需要的时候都可以对灶体进行搬运。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柴火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柴火灶的结构示意图(煤气灶为热源);
[0019]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柴火灶的盖板连接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灶体;101:第一开口;102:进柴口;103:出灰口;104:灶体平台; 105:蒸菜区;106:排烟管;107:通孔;108:第一滑槽;109:第二滑槽;2:炉箅;3:盖板;4:搬运杆;501:灶头;502:煤气罐。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23]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4]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柴火灶,其特征在于,包括:
[0025]灶体1,灶体1的内部设置燃烧腔和燃烧腔下方的落灰腔,燃烧腔和落灰腔之间设置连通的炉箅2,灶体1的上部为灶体平台104,灶体平台104 上设置与燃烧腔连通的第一开口101,第一开口101用于放置炒菜锅,灶体平台104周侧还设置蒸菜区105;
[0026]灶体1上设置与燃烧腔连通的排烟管106,灶体1上开设进柴口102和出灰口103,进柴口102与燃烧腔连通,用于向燃烧室添加燃料,出灰口103 与落灰腔连通,进柴口处设置盖板3。
[0027]由于设置了蒸菜区105,在炒菜的同时,可以将部分菜品放置在蒸菜区 105用以保温;在灶体的上部设置了与燃烧腔连通的排烟管106,可以将燃烧产生的烟气聚集排向一个方向,通过合理的位置调整,使烟气对操作者或者周边的人不产生影响,提高体验感。
[0028]进一步的,在一种实施例中,盖板3通过滑槽与灶体连接。进柴口的一组相对边分别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滑槽108和第二滑槽109,盖板3的一组相对边分别与第一滑槽108和第二滑槽109滑动连接,盖板3上设有操作手柄301。
[0029]进一步的,在一种实施例中,盖板3通过铰链与灶体连接。盖板3的一边与进柴口的一边通过铰链连接,盖板3上设有操作手柄301。
[0030]进一步的,在灶体1侧壁固设有搬运杆4。搬运杆4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灶体4连接,或者,在灶体4上开设对应的通孔107,搬运杆4穿过通孔107,在需要搬运时将搬运杆4穿过通孔107,不需要搬运时,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可以将搬运杆4取出放置。
[0031]进一步的,还可以利用煤气灶作为加热源。将煤气灶的灶头501放置在炉箅2上以替代柴火进行加热,煤气罐502可以放在灶体1外侧。
[0032]下面对本技术工作过程作进一步说明:
[0033]使用时,将柴火或者煤气灶灶头501放置在炉箅2上进行加热,即可进行炒菜作业,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管106排出;同时为了更好的聚热,可以用盖板3将第一开口102关闭,如果有需要保温的菜肴,也可以放置在蒸菜区105;有需要时,可以通过搬运杆4对灶体进行移动。
[0034]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灶体平台104周侧设置蒸菜区105,使炒菜和蒸菜集于一体,功能多样,在灶体1上设置与燃烧腔连通的排烟管106,可以将烟气集中排放,提高使用的体验感;设置盖板3,能够获得良好的保温效果,热量不容易流失;设置了搬运杆4,使得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对灶体1进行搬运。
[003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技术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火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灶体,所述灶体的内部设置燃烧腔和所述燃烧腔下方的落灰腔,所述燃烧腔和落灰腔之间设置连通的炉箅,所述灶体的上部为灶体平台,所述灶体平台上设置与燃烧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放置炒菜锅,所述灶体平台周侧还设置蒸菜区域;所述灶体上设置与燃烧腔连通的排烟管,所述灶体上开设进柴口和出灰口,所述进柴口与所述燃烧腔连通,用于向所述燃烧腔添加燃料,所述出灰口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钰灵郁瑾延邓歆刘春才刘洪海林成喜罗国莲刘慧娟刘淑萍刘晓静蔡滟邵书怀杨扬吴继良汪思冰陈相芬王丽丽张爱东韦雅楠张博文徐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