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1963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谋求编码处理的进一步高速化的编码装置,其中具有:进行所述错误检测编码的生成的错误检测编码生成部;进行所述加扰处理的加扰处理部;进行所述第一纠错码的生成的第一纠错码生成部;和进行所述第二纠错码的生成的第二纠错码生成部;具有并列化处理所述错误检测编码生成部、所述加扰处理部、所述第一纠错码生成部、所述第二纠错码生成部中的任一处理的编码控制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编码装置
技术介绍
近几年,作为光盘,追记型(Write Once)或可重写型(Rewritable)等的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数字多用光盘)介质的普及正在扩大。在DVD介质的记录方式中,将提高记录·再生品位作为目的,进行规格化,以便对成为记录对象的数据(记录数据)实施加扰(scramble)处理、ECC(Error Correcting Code)编码处理和8-16调制处理等之后进行记录。下面,将对这些记录数据的一系列的处理叫做「编码(Encoding)处理」,将进行编码处理的装置叫做「编码装置」。下面,以图11、12、13、14为基础,说明DVD的编码处理。图11是用于说明DVD的数据扇区的概念图。首先,记录数据按每2048字节进行分割。该被分割的数据叫做主数据,对其前端附加12字节的标题。该标题由4字节的ID(Identification Code识别码)、相对其ID的2字节错误检测编码(IEDId Error Detection CodeID检错码)、复制保护信息等6字节的预约数据(CPMCopyrightManagement Code拷贝权管理码)构成。另外,在主数据末尾附加4字节的EDC(Error Detection Code检错码)。该EDC是相对于附加了标题的主数据的检测错误编码。对主数据附加了标题和EDC的总2064字节的数据,作为被分为172字节单位的172字节(列)×12行的数据扇区来对待。另外,对数据扇区中的主数据的2048字节,从包含在标题的ID的比特7,将比特4的信息作为加扰密钥,实施利用PN(Pseudo random Noise伪随机噪声)系列加法运算的加扰处理。图12是用来说明DVD的1ECC块的概念图。16个数据扇区汇集而形成172字节×192行的矩阵(以下称数据扇区群)。另外,对该数据扇区,生成并附加作为相对构成行的172字节的数据群的纠错码的外奇偶校验(POOuter Code Parity)和作为相对构成列的192行份的数据群的纠错码的内奇偶校验(PIInter Code Parity)。另外,外奇偶校验PO和内奇偶校验PI是通过对已经实施加扰处理的2048字节实施规定的运算处理而生成的。附加了外奇偶校验PO和内奇偶校验PI的182字节(列)×208行的数据叫做1ECC块,作为进行纠错处理或错误检测处理的单位来对待。另外,如图13所示,进行1ECC块的行更换,以使16行的外奇偶校验PO按顺序配置在每一行附加内奇偶校验PI的每一个数据扇区后面。在此,在一个数据扇区附加10字节的内奇偶校验PI和外奇偶校验PO的182字节×13行的数据是作为记录扇区来处理的。并且,对16个记录扇区所构成的1ECC块份的数据实施8-16调制或NRZI变换等之后,进行向DVD介质的记录。图14是包含进行上述编码处理的编码装置的系统构成图。编码装置810将从主机800转送过来的记录数据暂时写入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820中。在此,DRAM820是适用于SDRAM(Synchronous DRAM)等的高集成化的易失性存储器,一般作为DVD介质所处理的大容量记录数据的缓冲存储器来使用。编码装置810对写入该DRAM820中的记录数据,在每一次处理中按顺序进行叫做标题的生成附加、加扰处理、EDC的生成附加、外奇偶校验PO及内奇偶校验PI的生成附加的一系列处理。专利文献1特开2004-22130号公报但是,如图14所示,在编码装置810中,按顺序进行叫做加扰处理、EDC的生成附加、外奇偶校验PO和内奇偶校验PI的生成附加的一系列处理。由此,在到编码处理的每一个处理中的一个处理执行结束为止的期间内,到其处理后继续进行的其他处理为止,产生等待时间(处理开始等待时间)。并且,编码处理的每一个处理伴随向DRAM820等存储装置的存取(写入/读出)。因此,通过按顺序进行编码处理的每一个处理,从而伴随编码处理的每一个处理的向DRAM820等存储装置的存取所需时间(存取时间)被积累。这样,在现有的编码处理的结构中,上述的处理开始等待时间或向存储装置的存取时间的积累成为障碍,很难谋求编码处理的进一步高速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编码装置,其中将向光盘的记录数据暂时写入存储装置后,根据所述记录数据构成附加标题及错误检测编码的扇区单位的数据群,并且,通过汇集所述扇区单位的多个数据群来形成矩阵,从而构成块单位的数据群;进行相对于所述块单位的数据群的除去所述标题和所述错误检测编码的加扰处理;相对所述块单位数据群中、构成每一行的第一数据群的第一纠错码的附加;和相对于所述块单位数据群中、构成每一列的第二数据群的第二纠错码的附加,其具有进行所述错误检测编码的生成的错误检测编码生成部;进行所述加扰处理的加扰处理部;进行所述第一纠错码的生成的第一纠错码生成部;和进行所述第二纠错码的生成的第二纠错码生成部;具有并列化处理所述错误检测编码生成部、所述加扰处理部、所述第一纠错码生成部、所述第二纠错码生成部中的任一处理的编码控制部。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使光盘记录之际伴随的编码处理高速化的编码装置及其编码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盘系统的整体构成的图。图2是用于说明光盘的逻辑格式与DRAM的地址空间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图3是说明PO处理用SRAM的地址空间的图。图4是说明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编码装置的处理的流程图。图5是说明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编码装置的处理的图。图6是说明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编码装置的处理的图。图7是说明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编码装置的处理的图。图8是说明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编码装置的构成的图。图9是说明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编码装置的处理的图。图10是说明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编码装置的处理的图。图11是说明DVD的数据扇区的图。图12是说明DVD的ECC块的图。图13是说明DVD的记录扇区的图。图14是说明现有的编码处理的图。图中10-光盘,100-主机,200-编码装置,210-主接口部,220-DRAM存取控制部,230-标题处理部,240-加扰处理部,250 EDC处理部,251-寄存器,260、290、310-选择部,270-PO处理部,280-SRAM,300-PI处理部,320-编码控制部,330-8-16调制部,400-DRAM,500-模拟信号处理电路,600-光拾器,700-微机,810-编码装置,820-DRAM。具体实施例方式<系统构成> 图1是包含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编码装置的光盘系统的整体构成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象的光盘是追记型或可重写型等记录型DVD介质。光盘系统主要由主机100、数字信号处理电路200、DRAM400、模拟信号处理电路500、光拾器600、微机700构成。主机100例如是安装了光盘存储装置(点划线内)的个人用计算机等,向数字信号处理电路200转送成为光盘10的记录对象的记录数据(影像数据、图像数据、声音数据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编码装置,其中将向光盘的记录数据暂时写入存储装置后,根据所述记录数据构成附加标题及错误检测编码的扇区单位的数据群,并且通过汇集所述扇区单位的多个数据群来形成矩阵,从而构成块单位的数据群;进行:相对于所述块单位的数据群的除去所述标题和所述错误检测编码的加扰处理;相对所述块单位数据群中、构成每一行的第一数据群的第一纠错码的附加;和相对于所述块单位数据群中、构成每一列的第二数据群的第二纠错码的附加,其特征在于,具有:进行所述错误检测编码的生成的错误检测编码生成部;进行所述加扰处理的加扰处理部; 进行所述第一纠错码的生成的第一纠错码生成部;和进行所述第二纠错码的生成的第二纠错码生成部;具有并列化处理所述错误检测编码生成部、所述加扰处理部、所述第一纠错码生成部、所述第二纠错码生成部中的任一处理的编码控制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井宏树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