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港穿刺辅助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193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输液港穿刺辅助工具,包括底座套圈,所述底座套圈的上侧设置有按动持针组件,所述按动持针组件包括上套筒、下套筒、传动轴、第一衔接杆、第二衔接杆、第一定位夹板、第二定位夹板、顶部松针按钮、固定杆、安装槽、第一回复弹簧、第二回复弹簧和碟翼,通过在碟翼上加装按动持针组件,以达到简化操作及提高成功率的目的,顶部松针按钮可以使穿刺针对准穿刺点,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穿刺时只需要按住顶部松针按钮,把碟翼插入固定槽松开顶部松针按钮弹回第二定位夹板固定好穿刺针,把底座套圈对准输液港穿刺,穿刺成功后按住顶部松针按钮分离穿刺针即可,使操作更加方便。使操作更加方便。使操作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港穿刺辅助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输液港穿刺辅助工具。

技术介绍

[0002]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又称植入式中心导管系统,是一种完全植入的血管通道系统,它能够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静脉血管通道,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临床输液系统。由于输液港的输液方式有着明显的优点:操作简单,仅需皮下穿刺即可完成输液,避免反复穿刺血管,导致血管损伤;能够减少药物外渗,避免外周静脉炎的形成等,因此在临床上得到较为广泛的利用。
[0003]在穿刺的时候我们只能通过用手触摸植入皮下的输液港确定大概的穿刺部位,并不能直接看到穿刺点,只能靠感觉穿刺,如果不是经验丰富并不能保证穿刺成功率;在进针的时候还需要用一只手按住植入皮下的输液港底座,防止皮下的输液港移位,造成穿刺失败,这些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液港穿刺辅助工具,通过在碟翼穿刺针上加装按动持针组件,以达到简化操作及提高成功率的目的。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输液港穿刺辅助工具,包括底座套圈,所述底座套圈的上侧设置有按动持针组件,所述按动持针组件包括上套筒、下套筒、传动轴、第一衔接杆、第二衔接杆、第一定位夹板、第二定位夹板、顶部松针按钮、固定杆、安装槽、第一回复弹簧、第二回复弹簧、碟翼和穿刺针。
[0007]所述上套筒的内部侧边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回复弹簧,所述上套筒的内部中间处设置有顶部松针按钮,所述上套筒的内部下侧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二回复弹簧,所述上套筒的内部下侧中间处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交错安装有第一衔接杆和第二衔接杆,所述第一衔接杆和第二衔接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夹板,所述第一衔接杆和第二衔接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定位夹板,所述上套筒通过传动轴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端两侧与第二定位夹板之间构成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安装有碟翼,所述碟翼的底部安装有穿刺针,所述上套筒的内部下侧安装有下套筒,所述下套筒和底座套圈的正面均开设有穿引槽。
[0008]优选的方案,所述底座套圈与输液港适配设置。
[0009]优选的方案,所述下套筒与底座套圈适配设置。
[0010]优选的方案,所述下套筒通过安装槽与上套筒滑动连接,所述下套筒与第一回复弹簧对应连接。
[0011]优选的方案,所述顶部松针按钮的下端呈“倒圆台型”结构设置,所述固定杆与顶部松针按钮滑动连接。
[0012]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回复弹簧的内端与第一定位夹板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中,通过在碟翼上加装按动持针组件,以达到简化操作及提高成功率的目的,与输液港吻合的底座套圈刚好可以套住输液港,固定输液港;顶部松针按钮可以使穿刺针对准穿刺点,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穿刺时只需要按住顶部松针按钮,把碟翼插入固定槽松开顶部松针按钮弹回第二定位夹板固定好穿刺针,把底座套圈对准输液港穿刺,穿刺成功后按住顶部松针按钮分离穿刺针即可,使操作更加方便。
[0015]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顶部松针按钮的下端呈“倒圆台型”结构设置,能够使第二定位夹板的夹紧定位和松开简单方便,并且通过下套筒通过安装槽与上套筒滑动连接,使顶部松针按钮的回弹和按压操作简单方便,且性高,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按动持针组件按压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按动持针组件松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座套圈;2、按动持针组件;201、上套筒;202、下套筒;203、传动轴;204、第一衔接杆;205、第二衔接杆;206、第一定位夹板;207、第二定位夹板;208、顶部松针按钮;209、固定杆;210、安装槽;211、第一回复弹簧;212、第二回复弹簧;213、碟翼;214、穿刺针;215、固定槽;216、穿引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3]如图1

3,一种输液港穿刺辅助工具,包括底座套圈1,底座套圈1的上侧设置有按动持针组件2,按动持针组件2包括上套筒201、下套筒202、传动轴203、第一衔接杆204、第二衔接杆205、第一定位夹板206、第二定位夹板207、顶部松针按钮208、固定杆209、安装槽210、第一回复弹簧211、第二回复弹簧212和碟翼213。
[0024]底座套圈1与输液港适配设置,上套筒201的内部侧边开设有安装槽210,安装槽210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回复弹簧211,上套筒201的内部中间处设置有顶部松针按钮208,上套筒201的内部下侧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二回复弹簧212,上套筒201的内部下侧中间处设置有传动轴203,传动轴203上交错安装有第一衔接杆204和第二衔接杆205,第一衔接杆204和第二衔接杆205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夹板206,第一衔接杆204和第二衔接杆205的下端设
置有第二定位夹板207,上套筒201通过传动轴203安装有固定杆209,固定杆209的下端两侧与第二定位夹板207之间构成固定槽215,固定槽215的内部安装有碟翼213,碟翼213的底部安装有穿刺针214,上套筒201的内部下侧安装有下套筒202,下套筒202和底座套圈1的正面均开设有穿引槽216,通过在碟翼213上加装按动持针组件2,以达到简化操作及提高成功率的目的,与输液港吻合的底座套圈1刚好可以套住输液港,固定输液港;顶部松针按钮208可以使穿刺针214对准穿刺点,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穿刺时只需要按住顶部松针按钮208,把碟翼213插入固定槽215松开顶部松针按钮208弹回第二定位夹板207固定好穿刺针214,把底座套圈1对准输液港穿刺,穿刺成功后按住顶部松针按钮208分离穿刺针214即可,使操作更加方便。
[0025]下套筒202与底座套圈1适配设置,下套筒202通过安装槽210与上套筒201滑动连接,下套筒202与第一回复弹簧211对应连接,顶部松针按钮208的下端呈“倒圆台型”结构设置,固定杆209与顶部松针按钮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港穿刺辅助工具,包括底座套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套圈的上侧设置有按动持针组件,所述按动持针组件包括上套筒、下套筒、传动轴、第一衔接杆、第二衔接杆、第一定位夹板、第二定位夹板、顶部松针按钮、固定杆、安装槽、第一回复弹簧、第二回复弹簧、碟翼和穿刺针;所述上套筒的内部侧边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回复弹簧,所述上套筒的内部中间处设置有顶部松针按钮,所述上套筒的内部下侧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二回复弹簧,所述上套筒的内部下侧中间处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交错安装有第一衔接杆和第二衔接杆,所述第一衔接杆和第二衔接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夹板,所述第一衔接杆和第二衔接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定位夹板,所述上套筒通过传动轴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端两侧与第二定位夹板之间构成固定槽,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大雷马雪云
申请(专利权)人: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