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萍专利>正文

一种水面蓝藻收集器及包括该收集器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2191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藻类收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水面蓝藻收集器及包括该收集器的系统;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支撑台和蓝藻收集器,支撑台上表面连接有水泵、收集箱和蓄电池,水泵与蓄电池通过导线连通,蓄电池通过导线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水泵出水端与收集箱连通,收集箱的内部连接有过滤蓝藻的滤网,所述蓝藻收集器与水泵进水端之间连通有水管,蓝藻收集器包括收集筒,收集筒顶端开设有进水口,收集筒侧表面对称连接有的连接块,连接块可拆卸连接有浮圈,浮圈底端高度高于收集筒顶端,收集筒内部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连接有滤网;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够快速收集水面上的绿藻,操作快捷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适用于蓝藻的清理。理。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面蓝藻收集器及包括该收集器的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藻类收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水面蓝藻收集器及包括该收集器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水产养殖实际生产中由于养殖产品产量不断的提高,残饵、代谢产物超出了水体自净能力,使得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整个养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蓝藻有着“生态癌症、绿色牛皮癣”之称,蓝藻会产生诱发肝癌的毒素,威胁人和畜的生命安全,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藻类给养殖业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藻类使养殖用水因藻类死亡沉到水底形成腐殖质,增加水的色度,同时释放藻毒素,降低水体溶解氧,严重影响了养殖品种的摄食和生长,并且经常出现“泛塘”;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常常存在着水质调节成本高、效果差、操作难等问题。目前国内主要的解决方法为化学法、生物生态修复法、物理法(换水、打捞等)和分解酶等,但这些方法存在使用效果不理想、实际操作应用难或使用成本高等问题。因此,为解决这些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开发新的除藻方法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面蓝藻收集器及包括该收集器的系统,以解决现有除藻方式效率低,操作应用难的问题。
[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基础方案是:一种水面蓝藻收集器及包括该收集器的系统,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支撑台和蓝藻收集器,所述支撑台上表面连接有水泵、收集箱和蓄电池,所述水泵与蓄电池通过导线连通,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水泵出水端与收集箱连通,所述收集箱的内部连接有过滤蓝藻的滤网,所述蓝藻收集器与水泵进水端之间连通有水管,所述蓝藻收集器包括收集筒,所述收集筒顶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收集筒侧表面对称连接有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可拆卸连接有浮圈,所述浮圈底端高度高于收集筒顶端,所述收集筒内部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连接有滤网,所述收集筒底端与水管自由端连通。
[0005]方案的原理及效果:支撑台和收集筒悬浮在待清理水体中,由于浮圈底端高度高于收集筒顶端,收集筒位于水面下,并且顶部距离水体液面有一定的高度差,依靠高度差使得水体不断的流入收集筒中,收集筒内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连接有滤网,滤网能够对流入收集筒内的水体进行过滤,将一些体积较大的垃圾过滤出;由于收集筒底端通过水管与水泵连通,水泵将流入收集桶带有蓝藻的水抽出,并将抽出的水放入收集箱中进行蓝藻过滤,以实现连续的过滤,通过太阳能板和蓄电池的配合,能够延长水泵的工作时长;整个操作过程方便快捷,清理蓝藻效率高。
[0006]进一步,所述支撑架呈上大下小的倒锥形,所述支撑架四周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滤网。
[0007]采用上述方案,倒锥形的滤网设计能够尽量防止进入收集筒内部的垃圾堵住滤
网,支撑架能够保证滤网强度,防止变形。
[0008]进一步,所述支撑架滑动穿设在收集筒的进水口,所述收集筒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方均设有滑动穿设在收集筒内壁的卡块,所述卡块上端均呈楔形,所述卡块与收集筒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设于收集筒的内部,所述卡块和固定块均在支撑架的运动轨迹内,所述卡块和固定块均与支撑架配合设置。
[0009]采用上述方案,支撑架的边缘可卡接在固定块和卡块之间,再次按压卡块,当卡块完全位于收集筒的内侧之后,可以取下支撑架。
[0010]进一步,所述收集筒表面对称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设于滑槽内,所述收集筒外表面还对称开设有位于滑槽内侧的通孔,所述连接块均与收集筒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穿过通孔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调节螺栓的松紧,可以调节连接块和浮圈的位置,并调节收集筒上表面与水面之间的距离。
[0012]所述收集筒底端和水管自由端通过螺纹连接。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安装和取下水管。
[0014]进一步,所述连接块远离收集筒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两个所述限位环内侧共同连接有浮圈。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安装和取下浮圈。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收集筒能够漂浮于水面下,并抽取和收集水面的漂浮物,适用于水面或湖面上的水面污染清理,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水面和收集筒高度差实现水面蓝藻的聚集和收集;
[0018]2、可以调节连接块的高度来调节浮圈与收集筒之间的高度差,并达到调节收集筒顶端与水面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收集水平面下的蓝藻;
[0019]3、支撑架与收集筒之间可拆卸连接,浮圈和连接块可拆卸连接,水管和浮圈底端螺纹连接,能够快速组装和拆卸,便于收纳;
[0020]4、支撑台漂浮在水面上,并且支撑台上表面连接有蓄电池和太阳能板,能够延长工作时间,提高蓝藻清理范围。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水面蓝藻收集器及包括该收集器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收集筒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收集筒剖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支撑台、2水泵、3收集箱、4蓄电池、5太阳能板、6水管、7收集筒、8连接块、9浮圈、10支撑架、11固定块、12卡块、13滑槽、14通孔、限位环15。
[0027]实施例:
[0028]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水面蓝藻收集器及包括该收集器的系统,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支撑台1和蓝藻收集器,支撑台1为内部中空且充满空气,支撑台1上表面连接有水泵2、收集箱3和蓄电池4,水泵2与蓄电池4通过导线连通,蓄电池4通过导线连接有太阳能板5,水泵2出水端与收集箱3连通,收集箱3的内部连接有过滤蓝藻的滤网,收集箱3底端还设有开口,将过滤的水排出收集箱3外,蓝藻收集器与水泵2进水端之间连通有水管6;蓝藻收集器包括收集筒7,收集筒7顶端开设有进水口,收集筒7侧表面对称开设有滑槽13,滑槽13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的连接块8,连接块8可以在滑槽13内侧上下滑动一端距离,收集筒7的侧表面还对称开设有通孔14,通孔14分别位于相对应的滑槽13内侧,连接块8均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均穿过通孔14,并且螺栓的表面与收集筒7的内壁抵接,连接块8远离收集筒7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5,如图2可知,限位环15分为相互铰接的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通过螺栓紧固,两个限位环15内侧共同连接有浮圈9,浮圈9外表面开设有开口,可以朝内部注水或充气,以此来调节浮圈9的浮力,浮圈9底端高度高于收集筒7顶端,收集筒7内部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架10,支撑架10呈上大下小的倒锥形,支撑架10固定连接有滤网,支撑架10的滤网网孔直径可以使蓝藻顺利通过,收集筒7的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上方均设有卡块12,卡块12均滑动穿设在收集筒7的内壁,卡块12与收集筒7内壁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面蓝藻收集器及包括该收集器的系统,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支撑台(1)和蓝藻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上表面连接有水泵(2)、收集箱(3)和蓄电池(4),所述水泵(2)与蓄电池(4)通过导线连通,所述蓄电池(4)通过导线连接有太阳能板(5),所述水泵(2)出水端与收集箱(3)连通,所述收集箱(3)的内部连接有过滤蓝藻的滤网,所述蓝藻收集器与水泵(2)进水端之间连通有水管(6),所述蓝藻收集器包括收集筒(7),所述收集筒(7)顶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收集筒(7)侧表面对称连接有的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可拆卸连接有浮圈(9),所述浮圈(9)底端高度高于收集筒(7)顶端,所述收集筒(7)内部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连接有滤网,所述收集筒(7)底端与水管(6)自由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蓝藻收集器及包括该收集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呈上大下小的倒锥形,所述支撑架(10)四周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面蓝藻收集器及包括该收集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滑动穿设在收集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萍
申请(专利权)人:周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