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1749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封体,罐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级过滤板,下封体的内部铰接有二级过滤板,罐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管、导料台、液压杆和下料人孔,罐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下料管,罐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料台,罐体的内部左侧铰接有液压杆,罐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下料人孔。该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通过下料机构设置的导料台,导料台数量为两个,前后配合,将污水导至罐体的中间,通过下料机构设置的液压杆,液压杆用于排料时的动力输出,通过下料机构设置的下料人孔,下料人孔用于污泥和杂质的排出,且方便维护。且方便维护。且方便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
[0003]现有的污水处理应用广泛,具有净化水质的优点,针对现有污水处理使用的双重过滤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收集后的污泥和杂质排出,但是现有的清理方式,都是需要工作人员从人孔进入到双重过滤器内部,不仅工作难度高,且不易操作,耗时长难以满足污水处理的需求,故而提出了一种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来解决上述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具备方便使用和方便清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污水处理使用的双重过滤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收集后的污泥和杂质排出,但是现有的清理方式,都是需要工作人员从人孔进入到双重过滤器内部,不仅工作难度高,且不易操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封体,罐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级过滤板,下封体的内部铰接有二级过滤板,罐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下料机构;
[0006]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管、导料台、液压杆和下料人孔,罐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下料管,罐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料台,罐体的内部左侧铰接有液压杆,罐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下料人孔。
[0007]进一步,所述罐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人孔,罐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吊环,吊环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分布在上人孔的左右两侧,罐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头。
[0008]进一步,所述下封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人孔,下人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口,下封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立柱,立柱数量为三个,三个立柱环绕在下人孔的外侧。
[0009]进一步,所述一级过滤板为斜板,二级过滤板的左侧与下封体的内部左侧铰接,二级过滤板的右侧与下封体的内部右侧贴近。
[0010]进一步,所述下料管的一侧与罐体的内部左侧相通,下料管的一侧与一级过滤板的斜度对应,导料台的数量为两个,前后两个导料台大小相同且位置相对,导料台由扇形台和扇形锥台组成,前后两个扇形台和前后两个扇形锥台的相离一面分别与罐体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扇形台位于扇形锥台的底部,二级过滤板的前后两侧和前后两个扇形台的相对一侧滑动。
[0011]进一步,所述液压杆的一端与罐体的内左壁固定连接,液压杆的另一端与二级过滤板的顶部右侧铰接,下料人孔的右侧与罐体的左侧固定连接,下料人孔与罐体的内部相通,下料管的另一侧与下料人孔的固定连接且相通。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通过设置的罐体,罐体用于支撑该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罐体作为该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的整体的基础,可增加过滤可行性,通过罐体上设置的上人孔,上人孔可方便维护,罐体上设置的吊环,吊环可用于维护时的起到作用,通过设置的进水管头,用于上料,通过设置的下封体,下封体与罐体连接,对该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起到密封作用,下封体上设置的下人孔,方便从下封体的底部进行维护,下封体上设置的排水管,用于净化过滤后的水液排出,通过下封体上设置的立柱,立柱用于支撑该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通过设置的一级过滤板,用于污水的处理过滤,将其夹杂的污泥过滤下来,通过设置的二级过滤板,用于污水的二级过滤,增加过滤效果,通过设置的下料机构,用于废料的处理和排出。
[0014]2、该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通过下料机构设置的下料管,下料管的一侧配合一级过滤板,可将污泥导入下料管内部,方便排出,通过下料机构设置的导料台,导料台数量为两个,前后配合,将污水导至罐体的中间,通过下料机构设置的液压杆,液压杆用于排料时的动力输出,通过下料机构设置的下料人孔,下料人孔用于污泥和杂质的排出,且方便维护。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导料台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导料台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罐体、101上人孔、102吊环、103进水管头、2下封体、201下人孔、202排水管口、203立柱、3一级过滤板、4二级过滤板、5下料机构、501下料管、502导料台、503液压杆、504下料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一种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包括罐体1,通过设置的罐体1,罐体1用于支撑该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罐体1作为该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的整体的基础,可增加过滤可行性,通过罐体1上设置的上人孔101,上人孔101可方便维护,罐体1上设置的吊环102,吊环102可用于维护时的起到作用,通过设置的进水管头103,用于上料,罐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封体2,通过设置的下封体2,下封体2与罐体1连接,对该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起到密封作用,下封体2上设置的下人孔201,方便从下封体2的底部进行维护,下封体2上设置的排水管202,用于净化过滤后的水液排出,通过下封体2上设置的立柱203,立柱203用于支撑该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罐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级过滤板3,通过设置的一级过滤板3,用于污水的处理过滤,将其夹杂的污泥过滤下来,下封体2的内部铰接有二级过滤板4,通过
设置的二级过滤板4,用于污水的二级过滤,增加过滤效果,罐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下料机构5,通过设置的下料机构5,用于废料的处理和排出;
[0022]下料机构5包括下料管501、导料台502、液压杆503和下料人孔504,罐体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下料管501,通过下料机构5设置的下料管501,下料管501的一侧配合一级过滤板3,可将污泥导入下料管501内部,方便排出,罐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料台502,通过下料机构5设置的导料台502,导料台502数量为两个,前后配合,将污水导至罐体1的中间,罐体1的内部左侧铰接有液压杆503,通过下料机构5设置的液压杆503,液压杆503用于排料时的动力输出,罐体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下料人孔504,通过下料机构5设置的下料人孔504,下料人孔504用于污泥和杂质的排出,且方便维护。
[0023]并且,该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利用下料机构5,可将一级过滤板3过滤后的污泥进行排料,且一级过滤板3为斜板,污泥可重力流动至下料管501排出,利用下料机构5,可将二级过滤板4的杂质进一步排出,减少人工操作难度。
[0024]在实施时,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封体(2),罐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级过滤板(3),下封体(2)的内部铰接有二级过滤板(4),罐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下料机构(5);所述下料机构(5)包括下料管(501)、导料台(502)、液压杆(503)和下料人孔(504),罐体(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下料管(501),罐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料台(502),罐体(1)的内部左侧铰接有液压杆(503),罐体(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下料人孔(5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人孔(101),罐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吊环(102),吊环(102)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分布在上人孔(101)的左右两侧,罐体(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头(1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过滤的膜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体(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人孔(201),下人孔(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口(202),下封体(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立柱(203),立柱(203)数量为三个,三个立柱(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小伟王惠生李云鹤余楠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格莱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