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装于橡胶坝的自动收集漂浮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河道治理
,具体地说是一种安装于橡胶坝的自动收集漂浮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橡胶坝作为一种水工建筑物,被广泛应用在各种河道上,特别是人工河和城市景观河道的使用最多。橡胶坝将河水拦截,形成人工湖,每一个人工湖就是一个水库,在每一个水库的水面上漂着很多漂浮物,在水流和风力的作用下,这些漂浮物会聚集于橡胶坝前,或者通过橡胶坝上的溢流河水冲到下游。这些漂浮物对河道景观和水质都造成了很大影响,每年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收集清理,人为进行收集清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清理之后很快又会有新的漂浮物出现。目前,有许多集漂和清漂装置,要么用油或电作为动力,要么不能或不适合在橡胶坝上使用,要么需要有操作人员随时进行控制,要么一次安装不便移动。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应用于橡胶坝的自动收集漂浮物装置,既可以多次拆装,又可以在橡胶坝上方便移动,最重要的是利用虹吸原理,可以源源不断地将水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实现无人操作、自动连续的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r/>[0004]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橡胶坝的自动收集漂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1)、大带轮(2)、前支架(3)、V型带(4)、大齿轮(5)、小带轮(6)、小齿轮(7)、叶轮外罩(8)、收集箱(9)、传送带(10)、托辊(11)、输水管(12)、后支架(13)、万向轮(14)、双头螺栓(15)、底座(16)、叶轮端盖(17)、叶轮轴(18)、叶轮(19)、叶轮轴支架(20)、前轴(21)、螺栓A(22)、轴承(23)、轴端挡圈(24)、螺栓(25)、支撑轴(26)、支撑套筒(27)、双头螺柱(28)、螺母(29)、后轴(30)、小圆柱(31);其中,主支架(1)设置为立体框架结构,主支架(1)底板上设计有对称分布的4个螺纹孔,4个螺纹孔分别与4个双头螺栓(15)连接,双头螺栓(15)的另一端和底座(16)连接,2个双头螺栓(15)连接1个底座(16);主支架(1)的底面上安装有4个万向轮(14);主支架(1)左右各有3个立杆,中间2个立杆顶端开孔,安装有支撑轴(26),支撑轴(26)上安装有托辊(11),支撑轴(26)两端均安装有前支架(3)、后支架(13)和大带轮(2),前支架(3)通过双头螺柱(28)、支撑套筒(27)、螺母(29)在其中间的长孔处和主支架(1)前端立杆上的圆孔连接并固定,后支架(13)通过双头螺柱(28)、支撑套筒(27)、螺母(29)在其中间的长孔处和主支架(1)后端立杆上的圆孔连接并固定;前支架(3)另一端安装有叶轮轴支架(20)和前轴(21),前轴(21)上安装有大齿轮(5)和小带轮(6);叶轮轴支架(20)上安装有叶轮端盖(17)和叶轮轴(18),叶轮端盖(17)上安装有叶轮外罩(8),叶轮轴(18)上中间安装有叶轮(19),叶轮轴(18)两端均安装有小齿轮(7),叶轮外罩(8)顶部中间有输水管接头;输水管接头和输水管(12)连接,输水管(12)的另一端伸进橡胶坝拦截的库区水域内;后支架(13)另一端安装有后轴(30),后轴(30)中间安装有托辊(11);小齿轮(7)和大齿轮(5)啮合连接,小带轮(6)和大带轮(2)通过V型带(4)连接和传动,支撑轴(26)上的托辊(11)和后轴(30)上的托辊(11)通过传送带(10)连接传动;收集箱(9)安装在主支架(1)上,支撑轴(26)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橡胶坝的自动收集漂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12)一端插入橡胶坝拦截的库区水域中,另一端和叶轮外罩(8)入水口接头连接,叶轮外罩(8)入水口设置的海拔高度低于橡胶坝拦截库区水域水平面的海拔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欣,郭亚楠,王克,张步峰,刘春东,张曙俊,任玉灿,宋明星,陈琼,马海越,陈小耕,刘伟利,马宏,王轶强,冯秉政,刘佳,康漫丽,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