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光LED背光灯条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1225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4:18
一种蓝光LED背光灯条模组,其中灯珠设于PCB板面上,两者形成电气连接,透镜固定于PCB上,并覆盖于灯珠外侧,油墨涂抹于PCB板面上成环状,并分布于灯珠周围;灯珠类型为蓝光灯珠,油墨材质为黄光发光材料。通过灯珠外围设置的环状油墨,以油墨的黄光发光材料与蓝光灯珠相作用,利用三基色原理直接将蓝光与黄光混合成白光并以此提高输出亮度,此过程无需增加灯珠的额外功率消耗,且无需采用成本高昂的高反射率油墨材料,可通过普通材质的黄光油墨与普通功率灯珠即可有效增强蓝光LED输出亮度,提高了蓝光背光模组的实用性。了蓝光背光模组的实用性。了蓝光背光模组的实用性。

A blue LED backlight bar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光LED背光灯条模组


[0001]本技术属于背光灯设备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蓝光LED背光灯条模组。

技术介绍

[0002]背光模组是安装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光源组件,其光学性能决定了液晶屏的视觉效果,其原理是将光源封装在导光板、膜片等光学组件之内,从而为液晶屏输送平面均匀的照明光线。在高端液晶电视的背光结构中,常使用蓝光背光模组以作为液晶屏光源,以此制成蓝光液晶电视能产生优质的色域及色泽饱满的视觉效果,深受消费者青睐。
[0003]为确保蓝光背光模组的光照亮度,会在其PCB上涂有反射率高的白色油墨或者提升LED灯珠亮度,由于蓝光LED本身波长短、中心亮度低,导致电视显示中心较黑,输出光学品质偏暗,为确保足够的亮度,增加LED灯珠亮度所需的功率消耗偏高。如果采用涂抹白色油墨的方案,需要确保油墨反射率足够高,油墨的反射率越高其成本就越高,且油墨发光的激活光源来自于蓝光LED自身,其发光强度同样也受到蓝光LED功率限制,其实用性不高,无法从本质上解决蓝光LED亮度偏暗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蓝光LED背光灯条模组,用以在节约成本、减少消耗的前提下有效提高蓝光LED输出亮度,提高蓝光背光模组的实用性。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蓝光LED背光灯条模组,包括PCB、灯珠、透镜、油墨。其中,所述灯珠设于所述PCB板面上,两者形成电气连接,所述透镜固定于所述PCB上,并覆盖于所述灯珠外侧,所述油墨涂抹于所述PCB板面上成环状,并分布于所述灯珠周围;所述灯珠类型为蓝光灯珠,所述油墨材质为黄光发光材料。
[0006]进一步的,所述透镜与所述PCB之间的粘合部位设有一层UV胶。
[0007]进一步的,所述透镜材质为光学亚克力。
[0008]进一步的,所述灯珠位于所述油墨环状体的中央部位。
[0009]进一步的,所述油墨的材质为黄光荧光油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油墨的材质为发光波长范围577nm~597nm的光致发光材料。
[0011]进一步的,所述PCB板设有多个导气孔,所述导气孔朝向所述灯珠的一端孔口为直孔,另一端孔口为沉头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沉头孔为V形沉头孔,其外缘直径为所述直孔的3倍以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沉头孔内填充设有绝缘胶。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灯珠外围设置的环状油墨,以油墨的黄光发光材料与蓝光灯珠相作用,利用三基色原理直接将蓝光与黄光混合成白光并以此提高输出亮度,此过程无需增加灯珠的额外功率消耗,且无需采用成本高昂的高反射率油墨材料,可通过普通材质的黄光油墨与普通功率灯珠即可有效增强蓝光LED输出亮度,提高了蓝光背光模组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干燥状态示意图。
[0017]图中:1

PCB、1a

导气孔、1b

绝缘胶、2

灯珠、3

透镜、3a

UV胶、4

油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9]如图1所示,一种蓝光LED背光灯条模组,包括PCB1、灯珠2、透镜3、油墨4。其中,灯珠2设于PCB1板面上,两者形成电气连接,透镜3材质为光学亚克力,并固定于PCB1上,并覆盖于灯珠2外侧,油墨4涂抹于PCB1板面上成环状,并分布于灯珠2周围,使灯珠2位于油墨4环状体的中央部位,依次利于光学的相互作用;灯珠2类型为蓝光灯珠2,油墨4材质为黄光荧光油墨,其光致发光波长范围577nm~597nm,以确保输出标准黄光。通过灯珠2外围设置的环状油墨4,以油墨4的黄光发光材料与蓝光灯珠2相作用,利用三基色原理直接将蓝光与黄光混合成白光并以此提高输出亮度,由于三基色原理是多种光色对人眼的合成作用,其过程无需增加额外功率消耗,且转换效果比传统白光油墨覆盖更为出色,且无需采用成本高昂的高反射率油墨材料,可通过普通材质的黄光油墨4与普通功率灯珠2即可有效增强蓝光LED输出亮度,提高了蓝光背光模组的实用性。
[0020]在本实施例中,透镜3与PCB1之间的粘合部位设有一层UV胶3a,利用UV胶3a的紫外固化性质,粘合部位经过紫外光照即可完成固化以确保透镜3粘合稳定,同时可保障紫外固化过程不会对光学亚克力透镜3、PCB1、油墨4中的荧光成分造成影响,确保蓝光背光模组的使用性能。
[002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PCB1板设有多个导气孔1a,导气孔1a朝向灯珠2的一端孔口为直孔,另一端孔口为沉头孔。沉头孔为V形沉头孔,其外缘直径为直孔的3倍以上。通过导气孔1a内窄外宽的特殊结构,可在油墨4的自然干燥或紫外光照干燥时,将蒸发的油气分子从导气孔1a中顺利导出排放至外界(如图2箭头所示),从而令透镜3内部导光空间不受油分干扰,保障透镜3内腔灯珠2的光学品质不受影响,待油墨4完全干燥后在其区域留下干燥的荧光成分,从外侧将绝缘胶1b填入导气孔1a的外端沉头孔内,形成如图1所示状态,使透镜3内部空间不受杂质灰尘侵染,沉头孔的V形可利于绝缘胶1b大量填入以确保密封性,其外缘直径为直孔的3倍以上,可确保内侧直孔孔径足够小,为绝缘胶1b深入孔内的过程增加了填装阻力,使填装区域限制于V形沉头孔中,令绝缘胶1b不会过分深入导气孔1a及透镜3内腔,保障透镜3内的光学通道不受阻碍,以此确保蓝光LED灯珠2在油墨4辅助下的输出亮度及光学品质。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于针对本技术作出形式上的限制,应当理解,在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特征范围下,实施例还可作出其它等同形式的修改、变动,这些都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光LED背光灯条模组,包括PCB、灯珠、透镜、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设于所述PCB板面上,两者形成电气连接,所述透镜固定于所述PCB上,并覆盖于所述灯珠外侧,所述油墨涂抹于所述PCB板面上成环状,并分布于所述灯珠周围,所述灯珠类型为蓝光灯珠,所述油墨材质为黄光发光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光LED背光灯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与所述PCB之间的粘合部位设有一层UV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光LED背光灯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材质为光学亚克力。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光LED背光灯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位于所述油墨的环状中央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帅周华赵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兆驰光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