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
[0001]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道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方式,它能够像海绵一样,随着环境的变化进行渗水、蓄水、排水等工作,其中,海绵城市道路是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海绵城市道路能够有效地将道路上的积水排至排水管道内。
[0003]相关技术中,城市道路包括道路主体、设置在道路主体内部的蓄水池、设置在道路主体内部的排水管道以及进水通道,排水管道和蓄水池通过管道相互连通,进水通道的一端与蓄水池相连通,进水通道远离排水管道的另一端为与道路主体的顶面相贯通的进水口。
[0004]下雨时,雨水通过进水口进入进水通道内,进而流出蓄水池内,然后通过管道进入排水管道内,从而输出雨水以使道路主体上不易出现积水。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施工误差因素或者车辆挤压等其他因素,使道路主体的顶面出现低洼区,当雨水进入低洼区内时,雨水不易通过进水口进入进水通道内,从而使道路主体的顶面出现积水,影响行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道路主体(1)、设置于所述道路主体(1)内的蓄水腔(2)以及排水管道(3);所述蓄水腔(2)内设置有用于将蓄水腔(2)内的水引出的第一引水组件;所述道路主体(1)内部设置有用于连接蓄水腔(2)和所述排水管道(3)的连接管道(22);所述道路主体(1)包括基层(11)、位于所述基层(11)上方的渗水层(12)以及设置于所述渗水层(12)和基层(11)之间的隔层(13),所述蓄水腔(2)具有用于承接所述隔层(13)上的水的蓄水入口(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层(12)包括第一渗水部(121),所述隔层(13)靠近所述第一渗水部(121)的一侧为倾斜面,所述蓄水入口(23)与所述倾斜面相对应以接收流过所述倾斜面的水,所述倾斜面从远离所述蓄水入口(23)的一侧到靠近蓄水入口(23)的一侧倾斜向下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层(12)开设有多个穿水孔(123),所述穿水孔(123)的一端与所述渗水层(12)的下方相贯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渗水部(121)靠近所述隔层(13)的一侧开设有若干滑水槽(1211),所述滑水槽(1211)的一端与所述蓄水入口(23)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层(12)开设有多个穿水孔(123),所述第一渗水部(121)靠近所述隔层(13)的一侧开设有若干滑水槽(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龙,金东君,金炜,王佩东,马旭飞,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排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