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成形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075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螺栓紧固部在成形时的倾斜的树脂成形体。树脂成形体(1)具有:板状的侧壁(31),其沿着与配对侧部件的组装方向延伸;基板(40),其与侧壁(31)的一侧的侧面连结,沿与组装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螺栓紧固部(34),其设置于侧壁(31)的另一侧的侧面且供与配对侧部件紧固的螺栓插通。螺栓紧固部(34)具有:螺栓保持部(35),其具有沿组装方向延伸且从面向配对侧部件的正面侧贯通至相反侧的背面侧的插通孔(36);筒状的轴环(37),其设置于插通孔(36);板状的连接部(38),其将螺栓保持部(35)和侧壁(31)连接。正面侧的螺栓保持部(35)的端面和连接部(38)的端面的偏移量a比背面侧的螺栓保持部35的端面和连接部(38)的端面的偏移量大。面的偏移量大。面的偏移量大。

Resin mo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树脂成形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树脂成形体。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提出了一种作为搭载于车辆等的各种构成部件来使用的树脂成形体。例如,现有的树脂成形体之一具备连接器部和设备收容部及基板收容部,连接器部具有板状形状的板部,并且在板部的一侧的面组装配对侧连接器且保持端子,设备收容部及基板收容部在板部的一侧及另一侧的面上分别组装设备(即配对侧部件)及电路基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现有的树脂成形体作为车辆用的ABS单元的构成部件使用。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04591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在这种树脂成形体中,用于与上述设备等的配对侧部件组装的螺栓紧固部有时设置于树脂成形体的侧壁等。在此,在将金属制的轴环与螺栓紧固部一体成形(进行所谓的嵌件成形)时,在成形后从成形用模具取出的树脂成形体的温度降低直到完全固化的期间,有时产生螺栓紧固部因轴环的重量而从设计上的位置倾斜的错位(所谓的轴环倾倒)。特别是,在将螺栓紧固部作为树脂成形体的形状等的检查的基准位置使用的情况下,这种螺栓紧固部的倾斜可能成为使检查精度降低的原因。此外,因螺栓紧固部倾斜而与配对侧部件的螺栓紧固的可操作性也可能降低。因此,期望尽可能地抑制如上述的螺栓紧固部的倾斜。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螺栓紧固部在成形时的倾斜的树脂成形体。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0]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体的特征为下述[1]~[4]。
[0011][1][0012]一种树脂成形体,其具有:
[0013]板状的侧壁,其沿着树脂成形体与配对侧部件组装的第一方向延伸;
[0014]基板,其与所述侧壁的一侧的侧面连结,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
[0015]螺栓紧固部,其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另一侧的侧面且构成为供螺栓插通,所述螺栓构成为将所述树脂成形体与所述配对侧部件紧固,其中,
[0016]所述螺栓紧固部具有:
[0017]螺栓保持部,其具有沿所述组装方向延伸且在所述树脂成形体与所述配对侧部件组装时从面向所述配对侧部件的正面侧贯通至相反侧的背面侧的插通孔;
[0018]筒状的轴环,其设置于所述插通孔;
[0019]板状的连接部,其将所述螺栓保持部和所述侧壁相连,
[0020]所述正面侧的所述螺栓保持部的端面和所述连接部的端面的偏移量比所述背面侧的所述螺栓保持部的端面和所述连接部的端面的偏移量大。
[0021][2][0022]根据上述[1]所述的树脂成形体,其中,
[0023]在所述背面侧,所述螺栓保持部的端面和所述连接部的端面为齐平面。
[0024][3][0025]根据上述[1]或上述[2]所述的树脂成形体,其中,
[0026]所述连接部的板厚比所述侧壁的板厚大,
[0027]所述侧壁的板厚比所述基板的板厚大。
[0028][4][0029]根据上述[1]~上述[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成形体,其中,
[0030]还具备比所述侧壁的所述正面侧的缘部更向所述正面侧突出的突出部。
[0031]根据上述[1]的结构的树脂成形体,树脂成形体的螺栓紧固部具有内插轴环的螺栓保持部经由连接部与树脂成形体的侧壁连结的结构。另外,面向配对侧部件的正面侧的螺栓保持部的端面和连接部的端面的偏移量比相反侧的背面侧的螺栓保持部的端面和连接部的端面的偏移量大。换言之,螺栓紧固部具有整体呈大致L字型的悬臂梁状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端面间的“偏移量”表示从一端面到另一端面的组装方向(第一方向)上的距离。
[0032]在此,通常,已知在树脂成形体中的具有L字状形状的部位,产生该部位因成形时的树脂成形体的收缩率的分布或偏差等而以L形角部的角度比模具中规定的角度小的方式翘起的现象(所谓的内翘)。因此,本结构的螺栓紧固部中,假设即使在成形时因轴环的重量而以螺栓保持部的正面侧的端面远离侧壁的方式倾斜,因为螺栓紧固部具有大致L字型的形状,所以螺栓保持部的正面侧的端面也会通过上述内翘现象而接近侧壁。即,轴环的重量导致的螺栓保持部的倾斜被内翘现象导致的螺栓保持部的倾斜相抵(即,校正)。因此,本结构的树脂成形体能够抑制螺栓紧固部在成形时的倾斜。
[0033]根据上述[2]的结构的树脂成形体,在背面侧,螺栓保持部的端面和连接部的端面为齐平面。即,背面侧的端面间的偏移量为零。由此,与螺栓保持部的端面和连接部的端面在背面侧偏移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连接部的厚度。其结果,通过提高连接部的强度,能够抑制螺栓紧固部的倾斜自身。另外,由于上述内翘现象更显著地产生,因此,能够更适当地抑制螺栓紧固部的倾斜。
[0034]根据上述[3]的结构的树脂成形体,板厚按基板、侧壁、及连接部的顺序增大。由此,成形时的冷却固化按顺序完成,因此,早期固化了的基板通过螺栓紧固部的重量支承倾斜的侧壁,抑制侧壁的倾斜。另外,在侧壁固化后连接部固化时,螺栓紧固部的倾斜被上述内翘现象校正。因此,本结构的树脂成形体能够有效地利用利用了上述内翘现象的螺栓紧固部的倾斜抑制效果。
[0035]根据上述[4]的结构的树脂成形体,在将从成形用模具取出的树脂成形体放置于作业台等上直至冷却固化完成的情况下,树脂成形体的突出部成为障碍,不能以正面侧朝下的方式将树脂成形体放置于作业台等上,因此,以正面侧朝上的方式将树脂成形体放置
于作业台等上。在该情况下,上述偏移量大的正面侧向上,因此,轴环的重量导致的螺栓保持部的倾斜容易变大。但是,如上述,在本结构的树脂成形体中,能够通过内翘现象抑制螺栓保持部的倾斜。因此,本结构的树脂成形体能够有效地利用利用了上述内翘现象的螺栓紧固部的倾斜抑制效果。
[0036]专利技术效果
[0037]这样,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螺栓紧固部在成形时的倾斜的树脂成形体。
[0038]以上,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简单说明。另外,通过参照附图通读用于实施以下说明的专利技术的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详细将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39]图1是组装了电路基板及设备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树脂成形体的立体图。
[0040]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0041]图3是在单一状态下如图1所示的树脂成形体的与图2对应的剖视图。
[0042]图4是从正面侧观察图3所示的树脂成形体的立体图。
[0043]图5是图3所示的树脂成形体的主视图。
[0044]图6(a)是图5的B部的放大图,图6(b)是图6(a)的C-C剖视图。
[0045]图7(a)、图7(b)是用于说明树脂成形体成形后的冷却中的螺栓紧固部的倾斜的推移的与图6(b)对应的图,图7(a)表示螺栓保持部随着设备收容部的侧壁向外侧的倾斜而向外侧倾斜的阶段,图7(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成形体,其具有:板状的侧壁,其沿着树脂成形体与配对侧部件组装的第一方向延伸;基板,其与所述侧壁的一侧的侧面连结,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螺栓紧固部,其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另一侧的侧面且构成为供螺栓插通,所述螺栓构成为将所述树脂成形体与所述配对侧部件紧固,其中,所述螺栓紧固部具有:螺栓保持部,其具有沿所述组装方向延伸且在所述树脂成形体与所述配对侧部件组装时从面向所述配对侧部件的正面侧贯通至相反侧的背面侧的插通孔;筒状的轴环,其设置于所述插通孔;板状的连接部,其将所述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八木新太清水勇勋永山雅隆大塚真司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