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汽车电瓶夹
[0001]本申请涉及电瓶夹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汽车电瓶夹。
技术介绍
[0002]电瓶夹属于汽车配件,生产商制造的电瓶夹都是采用优质金属材料制成,不仅耐用、耐磨,而且导电性能好。当汽车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因为电瓶老化或损坏,导致无法正常启动汽车时,这时候电瓶夹能将应急电源和电瓶直接连接,可以为它提供电源来启动汽车。电瓶夹作为给电瓶充电用的电极夹子,只要在夹子的尾部连接上应急电源,将电瓶夹的夹子两头正确的夹在电瓶的正负极上就可以了。
[0003]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长期研发中发现,现有的电瓶夹绝缘性较低,容易发生漏电、触电、静电等现象,危害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并且电瓶夹不能自动识别电瓶的正负极,因此因极性接反而造成的损坏现象也是非常普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汽车电瓶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瓶夹极性接反而造成的损坏现象,电瓶夹绝缘性较低,容易发生漏电、触电、静电等现象,危害使用者的人身安全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汽车电瓶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汽车电瓶夹包括:两个电瓶夹、隔离电力输出电路、隔离极性检测电路、极性判别电路、保护电路、微控制单元和电源供应线路,所述隔离电力输出电路耦接两个所述电瓶夹,所述隔离极性检测电路与所述隔离电力输出电路间隔设置,且耦接两个所述电瓶夹;所述极性判别电路与所述隔离极性检测电路之间相对设置,且所述极性判别电路与所述隔离极性检测电路之间隔离;所述微控制单元耦接所述隔离电力输出电路、所述极性判别电路、EC5公插座和所述保护电路;所述电源供应线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汽车电瓶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应线路包括第一供应电路和第二供应电路,所述第一供应电路包括二极管D5,所述二极管D5的一端耦接接所述EC5公插座的IN+端,另一端耦接第二供应电路的VCC_12V端;所述第二供应电路包括R9电阻、电容器C5、直流稳压器U13和电容器C6,所述R9电阻的一端耦接所述VCC_12V端,另一端耦接所述电容器C5的一端和所述直流稳压器U13的IN脚,所述电容器C5的另一端耦接所述电容器C6的一端,所述电容器C6的一端耦接所述直流稳压器U13的OUT脚和VCC端;所述直流稳压器U13的两个GND脚耦接所述电容器C5的另一端和地面GND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汽车电瓶夹,其特征在于,智能汽车电瓶夹包括第一光耦合组件U37和第二光耦合组件U38,所述第一光耦合组件U37包括第一光二极管和第一光三极管,所述第二光耦合组件U38包括第二光二极管和第二光三极管;所述隔离极性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7,所述电阻R7的两端分别耦接所述第一光二极管的第一端和OUT+端,所述第一光二极管的第二端耦接所述第二光二极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光二极管的第一端耦接OUT
‑
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汽车电瓶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判别电路包括电阻R16和电阻R1,所述第一光三极管的集电极脚位耦接所述电阻R16的一端,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耦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VCC端;所述第一光三极管的发射极脚位耦接所述第二光三极管的发射极脚位和地面GND端,所述第二光三极管的集电极脚位耦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汽车电瓶夹,其特征在于,隔离电力输出电路包括继电器K1、继电器K2、继电器K3、继电器K4、高耐压、大电流复合晶体管阵列U3、二极管D5和电阻R6,所述继电器K1的3脚、4脚及5脚耦接所述二极管D5的第一端、IN+端、所述继电器K2的4脚及3脚;所述继电器K1的1脚耦接VCC_12V端、所述二极管D5的第二端、所述继电器K2的1脚、所述继电器K3的2脚、所述继电器K4的1脚;所述继电器K1的2脚耦接所述继电器K4的2脚、所述高耐压、大电流复合晶体管阵列U3的10脚;所述继电器K1的6脚、7脚及8脚耦接所述继电器K3的6脚、7脚及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章秀,李安培,董木荣,柯俊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七彩国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