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接入会话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0209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0:5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接入会话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无线接入网设备获取链路控制规则01;该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该链路控制规则01在该无线接入网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的多条链路中确定目标链路;该无线接入网设备通过该目标链路与该远程终端设备传输数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在远程终端设备通过直连链路和非直连链路接入网络时,根据链路控制规则对不同链路进行数据的分流、选择和切换,以提高远程终端设备的无线应用使用体验。验。验。

Multi access session management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接入会话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多接入会话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无线频谱利用率并为蜂窝网络覆盖之外的终端提供蜂窝网络服务,蜂窝通信网络引入了基于邻近服务(proximity

based services,ProSe)通信。具体而言,在ProSe通信中,距离邻近的终端可以直接建立通信链路,而不用再通过基站转发通信。在4G ProSe通信中,与蜂窝网络建立Uu连接的中继终端可以通过与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使用PC5接口直接连接为蜂窝网络提供更大的网络覆盖范围。同样的,在5G ProSe通信中,远程UE通过中继UE连接到蜂窝网络的通信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演进。目前,一个远程UE连接到网络,可以通过一个中继UE连接到基站,或者直接与基站连接,每个UE在基站侧可以使用的无线带宽是受限的。
[0003]目前,对于网络侧与UE传输数据的分流、选择和切换,主要应用于UE通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和非3GPP两种接入网接入蜂窝网络的场景,是通过在UE和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之间建立两个端到端独立的链路来进行的。而UE仅通过3GPP接入网接入蜂窝网络时,对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流、选择和切换的场景,目前尚没有对应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多接入会话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使得终端设备能够通过直连链路和非直连链路或通过多条非直连链路接入网络,并能够根据链路控制规则对不同传输链路进行数据的分流、选择和切换,以提高远程终端设备的无线应用使用体验。
[000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接入会话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无线接入网设备获取链路控制规则01;该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该链路控制规则01在该无线接入网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的多条链路中确定目标链路;该无线接入网设备通过该目标链路与该远程终端设备传输数据。
[0006]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针对终端设备通过多条链路与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的场景,给出了分流点在基站,和基站执行链路控制规则的方法。当远程终端设备通过多条链路连接到核心网时,基站可以根据链路控制规则为远程终端设备选择合适的链路将下行数据包发送给远程终端设备。由此,基站可以为远程终端设备提供更灵活的数据发送服务。
[0007]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多条链路包括直连链路和非直连链路,或者该多个链路包括多条非直连链路。
[000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该链路控制规则01在该无线接入网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的多条链路中确定目标链路,包括: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传输该数据的服务质量流的标识;该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该链路控制规则01在该多条链路中确定该服务质量流的标识对应的链路,该服务质量流的标识对应的链路
为该目标链路。
[0009]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链路控制规则包括该服务质量流的标识,和该服务质量流的标识对应的链路的对应关系。
[001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该链路控制规则01在该无线接入网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的多条链路中确定目标链路,包括: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该数据对应的业务流;该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该链路控制规则01在该多条链路中确定该业务流对应的链路,该业务流对应的链路为该目标链路。
[001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链路控制规则包括该业务流和该业务流对应的链路的对应关系。
[001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数据包包头的业务流标识确定该数据包对应的业务流,该业务流标识由用户面功能设置在数据包包头。
[0013]应理解,该业务流标识可以是三元组或五元组信息、或者应用标识(application ID,APP ID)、或者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
[0014]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该链路控制规则01在该无线接入网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的多条链路中确定目标链路,包括: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传输该数据的服务质量流的标识;该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该链路控制规则01确定该服务质量流的标识对应的链路选择规则;该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该链路选择规则在该多条链路中确定该目标链路。
[0015]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链路控制规则01包括该服务质量流的标识和该链路选择规则的对应关系。
[001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采用服务质量流的标识对应的链路控制规则01。
[0017]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该链路控制规则01在该无线接入网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的多条链路中确定目标链路包括: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传输该数据对应的业务流;该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该链路控制规则01确定该业务流对应的链路选择规则;该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该链路选择规则在该多条链路中确定该目标链路。
[001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数据包包头的业务流标识确定该数据包对应的业务流,该业务流标识由用户面功能设置在数据包包头。
[0019]应理解,该业务流标识可以是三元组或五元组信息、或者APP ID、或者MAC地址。
[002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链路控制规则01包括该业务流和该链路选择规则的对应关系。
[002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采用业务流对应的链路控制规则01。
[0022]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链路选择规则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基于优先级选择、基于负载选择、基于数据的发送比例选择、基于往返时延选择、基于信道质量选择。
[0023]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链路选择能力信息和链路信息中的
至少一个;其中,该链路选择能力信息用于指示该无线接入网设备能够支持服务质量流的标识对应的链路控制规则01和/或业务流对应的链路控制规则01;该链路信息用于指示该多条链路的链路类型,该链路类型为直连链路或非直连链路;或者,该链路信息用于指示多条链路的数量;或者,该链路信息用于指示该多条链路的多个链路标识,该多个链路标识用于分别指示该多个链路中的每一条链路的链路类型。
[002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多条链路包括直连链路和非直连链路时,该链路信息可以进一步指示直连链路的数量和非直连链路的数量;或者该多个链路包括多条非直连链路时,该链路信息可以进一步指示多条非直连链路的数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接入会话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接入网设备获取链路控制规则01;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链路控制规则01在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的多条链路中确定目标链路;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与所述远程终端设备传输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链路包括直连链路和非直连链路,或者所述多个链路包括多条非直连链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链路控制规则01在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的多条链路中确定目标链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传输所述数据的服务质量流的标识;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链路控制规则01在所述多条链路中确定所述服务质量流的标识对应的链路,所述服务质量流的标识对应的链路为所述目标链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链路控制规则01在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的多条链路中确定目标链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数据对应的业务流;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链路控制规则01在所述多条链路中确定所述业务流对应的链路,所述业务流对应的链路为所述目标链路。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链路控制规则01在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的多条链路中确定目标链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传输所述数据的服务质量流的标识;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链路控制规则01确定所述服务质量流的标识对应的链路选择规则;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链路选择规则在所述多条链路中确定所述目标链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控制规则01包括所述服务质量流的标识和所述链路选择规则的对应关系。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采用服务质量流的标识对应的链路控制规则0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链路控制规则01在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的多条链路中确定目标链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业务流;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链路控制规则01确定所述业务流对应的链路选择规则;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链路选择规则在所述多条链路中确定所述目标链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控制规则01包括所述业务流和所述链路选择规则的对应关系。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采用业务流对应的链路控制规则01。11.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选择规则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基于优先级选择、基于负载选择、基于数据的发送比例选择、基于往返时延选择、基于信道质量选择。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链路选择能力信息和链路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链路选择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能够支持服务质量流的标识对应的链路控制规则01和/或业务流对应的链路控制规则01;所述链路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条链路的链路类型,所述链路类型为直连链路或非直连链路;或者,所述链路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条链路的数量;或者,所述链路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条链路的多个链路标识,所述多个链路标识用于分别指示所述多个链路中的每一条链路的链路类型。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获取链路控制规则01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链路控制规则01。14.一种多接入会话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来自策略和控制功能的策略;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策略制定链路控制规则01;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链路控制规则01,所述链路控制规则01包括服务质量流与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和远程终端设备之间多条链路中的一条或多条的对应关系,和/或所述链路控制规则01包括业务流与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和远程终端设备之间多条链路中的一条或多条的对应关系。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链路包括直连链路和非直连链路,或者所述多条链路包括多条非直连链路。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控制规则01包括所述服务质量流的标识与链路选择规则的对应关系。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控制规则01还包括所述业务流与链路选择规则的对应关系。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选择规则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基于优先级选择、基于负载选择、基于数据的发送比例选择、基于往返时延选择、基于信道质量选择。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策略制定链路控制规则01,包括:接收来自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链路信息;其中,所述链路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条链路的链路类型,所述链路类型为直连链路或非直连链路;或者,所述链路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条链路的数量;或者,所述链路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条链路的多个链路标识,所述多个链路标识用于分别指示所述多个链路中的每一条链路的链路类型;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链路信息和所述策略制定所述链路控制规则01。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链路选择能力信息和所述策略制定所述链路控制规则01,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来自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链路选择能力信息,所述链路选择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能够支持服务质量流的标识对应的所述链路控制规则01和/或业务流对应的所述链路控制规则01;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链路选择能力信息和所述策略制定所述链路控制规则01。21.一种多接入会话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面功能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链路控制规则02;所述用户面功能根据所述链路控制规则02将一条业务流分流到多条服务质量流;所述用户面功能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多条服务质量流的标识。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控制规则02包括所述多条服务质量流的标识和链路选择规则的对应关系,所述链路选择规则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基于优先级选择、基于负载选择、基于数据的发送比例选择、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玮俊吴问付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