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杆灯下作业的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020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杆灯下作业的安全防护装置,是为克服现有在高杆照明的灯具盘架下面安装带压缩弹簧和胶质滚轮抱闸的环形架,由于压缩弹簧和胶质滚轮受大自然的侵蚀容易失灵,无法实现无失误保护作用的缺点提供的,包括可移动立式框架顶面安装的抗震吸能板以及立式框架侧立面的防护板,所述立式框架为自上而下排列固定安装的上架和下架以及支撑腿,上架为倒棱锥体形的框体,下架为正棱锥体形的框体,下架侧立面设有人可进出的下架侧门,上架下端与下架上端对应固定连接,支撑腿竖立固定在下架的下边框上。当灯具盘架坠落时,因立式框架能牢固地支撑抗震吸能板,使坠落物冲击力变小,两者作用叠加保护力度大,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制造成本低。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杆灯下作业的安全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安全设施,具体地说是一种当高杆灯上的灯具发生坠落时,防止灯盘掉落伤害地面作业人员的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港口、机场、大型广场等场所使用高杆灯照明,是晚间对大面积场所照明最有效、最经济的集中照明灯。所述高杆灯,是在高度20~50米的竖立空心锥形杆体的顶部安装有环形盘架,多个灯具均布设置在盘架的周圈;在高杆灯杆体的地面位置的侧立面上设有侧门,作为在杆体内腔安装及维修卷扬升降机构使用。高杆灯是用卷扬升降机构的钢丝绳将安装灯具的盘架吊拉到高杆杆体顶部的固定位置固定安装。当灯具需要维修时,操作卷扬升降机放松钢丝绳即可解除固定,使盘架落到高杆灯下人站立在地面手能够到的位置进行,修好后再将盘架提升到杆体高端的原位安装。对所述卷扬升降机构的维护保养,是通过其杆体地面的侧门入手进行的,因此,工作人员在高杆灯下作业的时间还是比较多的。
[0003]由于高杆灯常年处在露天的位置易于老化,多次操作升降机构检修会使提拉钢丝绳磨损也很快,若不能及时发现钢丝绳的老化和磨损情况,就会发生绳体断裂等问题,一旦钢丝绳断裂,灯盘就从几十米的高度坠落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处在灯杆下方作业的工作人员很可能会受到侵害;同时,落到地面的灯具上其玻璃撞击成碎片四处飞溅,对人的伤害会更加严重,甚至有发生伤亡事故的可能。
[0004]为了避免上述危险事件的发生,现有技术中大部分在灯具盘架下设有防止坠落的防护装置,即在高杆灯的杆体位于盘架下面水平安装有环形架,环形架的周圈对向高杆灯杆体中心线均布安装有多个从杆体中心线向四周呈放射的支杆,在支杆对向杆体的端头,安装有可在杆体表面滚动的胶质滚轮,支杆上套有压缩弹簧将胶质滚轮挤压在杆体表面上,由于高杆灯的杆体外径自上而下逐渐增粗,一旦卷扬机的升降钢丝绳断裂灯盘向下坠落,在压缩弹簧和胶质滚轮的作用下,环形架下滑一段距离后会牢固地附着在灯杆上自动抱死而不会继续坠落,像抱闸一样形成主动防护,从而保证了地面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0005]上述主动防护装置虽然有效,但是由于高杆灯长年处在风吹日晒雨淋的露天的环境中,灯具盘架下环形架上安装的压缩弹簧和胶质滚轮非常容易发生锈蚀及老化,会导致主动防护失灵,仍然起不到防止灯具盘架坠落的作用。为了保证在高杆灯下作业人员的绝对安全,还需要在主动防护的基础上增加被动保护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在高杆照明的盘架下面安装有带压缩弹簧和胶质滚轮挤压在杆体表面上的环形架,当提拉钢丝绳断裂后能起到盘架不坠落到地面的保护作用,但由于环形架上的压缩弹簧和胶质滚轮受大自然的侵蚀容易失灵,无法实现无失误保护作用的缺点,提供一种高杆灯下作业的安全防护装置。
[000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在
可移动的立式框架顶面上水平安装有抗震吸能板,在立式框架的侧立面,设有可围挡在框架内腔工作人员周边的防护板。
[0008]本技术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0009]所述立式框架的结构为,由上架和下架以及支撑腿自上而下排列安装排列,上架的外形为倒棱锥体形的框体,下架的外形为正棱锥体形的框体,下架的框体侧立面上设有人员可进出的下架侧门,上架的下端与下架的上端作相对应地连接固定,支撑腿竖立固定在下架的下边框上;
[0010]所述抗震吸能板为铝材质蜂窝结构的多层叠加板;
[0011]在所述蜂窝结构的外部包覆有铝板;
[0012]所述防护板,为带有细小孔洞的网状金属板;
[0013]在所述下架的下端安装有行走轮;
[0014]在所述下架侧门的边框上,对向高杆灯杆体上侧门的边框设有带过螺钉孔的横向固定连接板,杆体的侧门边框上的固定螺杆与固定连接板上的过螺钉孔相对应。
[0015]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在立式框架的顶面安装有抗震吸能板,立式框架的侧立面有可围挡在框架内腔工作人员周边的防护板,当需要工作人员在高杆灯的杆体侧门附近工作时,首先将立式框架移到工作人员的工作位置,人进入框架内腔工作,当钢丝绳断裂主动保护的环形架失灵导致灯具盘架坠落地面时,抗震吸能板能吸收坠落冲击的能量,阻挡坠落物不会砸伤人;同时,坠落的灯具遭到碰撞的玻璃碎片飞溅,经网状金属防护板的阻挡也不会伤害到人体。维修工作完成后,即可将立式框架整体移开不占地面的位置。
[0016]上述防护装置结构简单,制造费用低,使用灵活,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安装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0020]图1中,在整体可移动立式框架的顶面,水平安装有抗震吸能板4,在立式框架的侧立面上,设有可围挡在立式框架内腔工作人员周边的防护板5。当需要维修时,人处在立式框架内腔工作,因上有抗震吸能板4阻挡,侧面有防护板5的保护,从而保证了人身的安全。
[0021]为了方便制作安装,所述立式框架由自上而下排列安装的上架3、下架2以及支撑腿1组成一个整体(参见图2)。为了增加立式框架的整体抗冲击能力,上架3的外形为倒棱锥体形的框体,上架3的周边用向下内收的斜边框3.1支撑;下架2的外形为正棱锥体形的框体,周边用上部内收的斜边框2.2支撑,下架2的框体侧立面上留有人员进出的下架侧门2.1。上架3上的斜边框3.1下端和下架2上的斜边框2.2上端,分别设有水平连接座板9,上、下连接座板9相对应用螺栓固定连接。支撑腿1竖立固定在下架2下面周边的下边框2.4上。为了进一步增加立式框架的整体抗冲击能力,在上架3和下架2的侧立面上,分别设有多根加强用的斜向加强撑3.2和2.3。
[0022]为了进一步增加立式框架对高空坠落物的抗冲击能力,所述抗震吸能板4为多层叠加的铝材质蜂窝板4.1。
[0023]为了防止掉落异物进入抗震吸能板4的内部影响抗震性能,在所述蜂窝板4.1的外部包覆有吸震性能好的铝板4.2(参见图2)。
[0024]所述防护板5为带有细小孔洞的网状金属板,既能阻挡飞溅的碎片,又能使工作人员观察到立式框架的外部,一旦发现问题可及时解决。
[0025]为了使立式框架移动方便,在所述下架2的下边框2.4上安装有行走轮7。
[0026]为了防止高空掉落物因冲撞力大,导致有工作人员在立式框架内腔工作时被冲击移位,在所述下架2的下架侧门2.1的边框上,对向高杆照明灯杆体6上的侧门6.1边框,用横杆8.2支撑有带过螺钉孔8.1的横向固定连接板8,侧门6.1上设有的固定螺杆与固定连接板8上的过螺钉孔8.1相对应,将固定螺杆穿入过螺钉孔8.1用螺母固定,将立式框架与杆体6固定连接在一起。
[0027]上述安全防护装置使用安全有效,适应性强,移位灵活方便。
[0028]上述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所进行的解释性说明,不是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杆灯下作业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可移动立式框架顶面水平安装的抗震吸能板,以及在立式框架的侧立面围挡在其周边的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框架有上架和下架以及支撑腿自上而下排列安装,上架的外形为倒棱锥体形的框体,下架的外形为正棱锥体形的框体,下架的框体侧立面上设有人员可进出的下架侧门,上架的下端与下架的上端作相对应地固定连接,支撑腿竖立固定在下架的下边框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杆灯下作业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吸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月江吕松涛王勇薛永平商志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