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膀胱训练功能的导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02051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膀胱训练功能的导尿管,包括导尿主管,由间隙套装的内、外套管构成,其前端为圆弧形封堵头;导尿口,开设于外套管管壁上,并与内套管内侧的排尿腔道相连通;柔性气囊,环固于外套管管壁上;充气管道,前端与柔性气囊密封连通;冲洗管道,前端与内套管内侧的排尿腔道相连通;压力传感器,设置于外套管管壁上;电控开关阀,设置于导尿主管的靠近后端处;测压装置,与压力传感器和电控开关阀分别电连接,用于实时接收压力传感器的数据信息,并在数据处理后发出控制指令至电控开关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轻松完成对膀胱的冲洗,避免管路堵塞,降低细菌感染风险;能够实时监测膀胱内的压力,确定拔出导尿主管的最佳时机。时机。时机。

Urinary catheter with bladder train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膀胱训练功能的导尿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膀胱训练功能的导尿管。

技术介绍

[0002]在外科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时间较长,并且为了预防手术后由于麻醉药物对尿道括约肌的影响而导致患者尿潴留,通常需要留置导尿管;一般手术后如甲状腺手术、疝手术、肝胆手术等,通常在术后1

2天即可拔出导尿管,但是在直肠癌根治手术后,由于在术中可能会造成骶部神经损伤或术后膀胱后倾,因此极易在术后出现尿潴留,一般在术后5~7天开始训练膀胱舒缩功能,在拔出导尿管之前需要对膀胱进行训练,即夹管3~4小时/次,当患者感到憋胀时打开导尿管,从而训练患者的排尿反射。
[0003]现有导尿管通常为双腔尿管,不方便对其进行冲洗,因此临床上常常采用在导尿管上扎留置针,然后外接生理盐水进行尿管和膀胱内的冲洗,将膀胱内的尿沉渣等冲洗出来;但是目前临床上用留置针扎导尿管进行冲洗,在使用时非常不方便,常常导致留置针脱落,或者扎孔处渗液。另外,现有在拔出导尿管时,只能通过经验进行判断膀胱的排尿反射是否达到标准,缺乏具体的监测指标,经验判断准确度较差,常常会出现患者拔出导尿管后依然出现尿潴留,此时需要再重新插入导尿管,给患者带来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膀胱训练功能的导尿管。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所述具有膀胱训练功能的导尿管,包括:
[0007]导尿主管,由间隙套装的内、外套管构成,其前端为向外凸起的圆弧形封堵头;
[0008]导尿口,开设于靠近所述封堵头的所述外套管管壁上,并与所述内套管内侧的排尿腔道相连通;
[0009]柔性气囊,环固于靠近所述导尿口处的外套管管壁上;
[0010]充气管道,前端与所述柔性气囊密封连通,用于向柔性气囊内充气使其膨胀;
[0011]冲洗管道,前端与所述内套管内侧的排尿腔道相连通,用于向内套管内加注洗液冲洗膀胱;
[0012]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柔性气囊前侧的外套管管壁上,用于实时监测膀胱内压力;
[0013]电控开关阀,设置于所述导尿主管的靠近后端处,用于启闭所述内套管内侧的排尿腔道;及
[0014]测压装置,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电控开关阀分别电连接,用于实时接收压力传感器的数据信息,并在数据处理后发出控制指令至电控开关阀。
[0015]进一步的,所述充气管道位于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之间的夹层腔道内,其后端自所述外套管的靠近后端处密封穿出。
[0016]进一步的,所述冲洗管道的前端自所述外套管的管壁靠近后端处密封穿入并与所述内套管内侧的排尿腔道相连通。
[0017]进一步的,在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之间的夹层腔道内设置有测压管,所述测压管的前端延伸至靠近所述压力传感器处,其后端自所述外套管的靠近后端处密封穿出,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数据传输线自所述测压管内穿出,并与所述测压装置电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测压装置上设置有电源开关、预设压力值调节键及显示屏。
[0019]进一步的,在所述外套管的管壁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标识。
[0020]本技术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在导尿主管前端的柔性气囊配合与柔性气囊相连通的充气管道,能够轻松对柔性气囊进行充气或注水,使其膨胀后稳定的支固在患者膀胱内,从而防止插入尿道内的导尿主管从膀胱内脱出;与导尿主管的内套管内侧排尿腔道相连通的冲洗管道能够外接生理盐水向膀胱内持续滴注,轻松完成对膀胱的冲洗,将膀胱内的尿沉渣、分泌物等冲洗出来,避免管路堵塞,降低细菌感染风险;另外,在柔性气囊前侧的外套管管壁上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膀胱内的压力,并将压力数据传输给外部的测压装置,由测压装置来分析压力数据信息,确定拔出导尿主管的最佳时机,同时测压装置还能根据压力数据信息来控制设置在导尿主管靠近后端处的电控开关阀开启或关闭,从而对膀胱的逼尿、憋尿等功能进行训练,判断膀胱的排尿反射是否达到标准,避免导尿主管持续引流导致拔出后依然出现尿潴留,减少对患者进行二次插管的痛苦。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中A

A向剖视放大图(隐去电控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5]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具有膀胱训练功能的导尿管,包括由间隙套装的内套管1和外套管2构成的导尿主管,导尿主管的前端为向外凸起的圆弧形封堵头3, 在插入患者尿道内时不会伤及尿道;靠近封堵头3的外套管2管壁上开设有导尿口4,导尿口4应直接与内套管1内侧的排尿腔道5相连通,从而将膀胱内的尿液、冲洗液及尿沉渣经排尿腔道5排出体外。另外,在外套管2的管壁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标识6,通过刻度标识6能够清楚的判断插入深度。
[0026]靠近导尿口4处的外套管2管壁上沿轴向环固有一柔性气囊7,柔性气囊7上连通有一充气管道8,用于向柔性气囊7内充气使其膨胀,具体的,充气管道8位于内套管1和外套管2之间的夹层腔道9内,充气管道8的前端与柔性气囊7密封连通,其后端自外套管2的靠近后
端处密封穿出,以便于在充气管道8的后端连接向柔性气囊7内注气或注水的装置。
[0027]在外套管2上设置有冲洗管道10,该冲洗管道10的前端与内套管1内侧的排尿腔道5相连通,用于向排尿腔道5内加注洗液(生理盐水)冲洗膀胱,具体的,为便于连接生理盐水瓶,冲洗管道10的前端自外套管2的管壁靠近后端处密封穿入并与内套管1内侧的排尿腔道5相连通。
[0028]位于柔性气囊7前侧的外套管2管壁上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测膀胱内压力的压力传感器11,该压力传感器11应尽可能靠近导尿口4设置;位于导尿主管的靠近后端处设置有用于启闭内套管1内侧排尿腔道5的电控开关阀12;另外,在导尿主管外还设置有一测压装置13,测压装置13上设置有电源开关14、预设压力值调节键15及显示屏16,该测压装置13与压力传感器11和电控开关阀12分别通过数据传输线电连接,通过测压装置13来实时接收压力传感器11的数据信息,并在数据处理后发出控制指令至电控开关阀12,进而控制电控开关阀12完成排尿腔道5的导通或闭合。为了进一步的保护数据传输线,在内套管1和外套管2之间的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膀胱训练功能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尿主管,由间隙套装的内、外套管构成,其前端为向外凸起的圆弧形封堵头;导尿口,开设于靠近所述封堵头的所述外套管管壁上,并与所述内套管内侧的排尿腔道相连通;柔性气囊,环固于靠近所述导尿口处的外套管管壁上;充气管道,前端与所述柔性气囊密封连通,用于向柔性气囊内充气使其膨胀;冲洗管道,前端与所述内套管内侧的排尿腔道相连通,用于向内套管内加注洗液冲洗膀胱;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柔性气囊前侧的外套管管壁上,用于实时监测膀胱内压力;电控开关阀,设置于所述导尿主管的靠近后端处,用于启闭所述内套管内侧的排尿腔道;及测压装置,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电控开关阀分别电连接,用于实时接收压力传感器的数据信息,并在数据处理后发出控制指令至电控开关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膀胱训练功能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艳成王丽娟叶颖江沈凯周宇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