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丝弯头自动取出冲切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0018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丝弯头自动取出冲切设备,属于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何提高内丝弯头的生产效率的问题。一种内丝弯头自动取出冲切设备,包括注塑机和浇口冲切结构、用于将铜镶件有序排列的上料结构、能够夹取上料结构上的铜镶件并将铜镶件移送至注塑机内进行注塑的铜镶件夹持机构和能够将注塑机内注塑成型的注塑件移送至浇口冲切结构处的产品夹持机构,所述浇口冲切结构包括安装座、和滑动连接在安装座一侧的两个夹板,两个夹板能够相对移动并将产品夹持机构移送的注塑件呈竖向夹持在两个夹板之间,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能够对注塑件的浇口进行切除的切刀。本内丝弯头自动取出冲切设备,能够持续进行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An automatic take out punching and cutting equipment for inner wire elb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丝弯头自动取出冲切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配件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内丝弯头自动取出冲切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内丝弯头是水暖安装中常用的一种转向连接用终端管件,现有的内丝弯头通常包括塑料弯头和内部镶嵌有一铜嵌件,现有生产内丝弯头采用人工操作为主,首先人工手动把多个铜件放置在注塑机上注塑腔内,在注塑机内进行注塑成型,多个内丝弯头通过浇口连接在一起形成注塑件,操作工人取出,然后人工手动将注塑件进行切浇口操作获取所需的内丝弯头,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人工操作才能完成,工人长时间操作也容易受到疲劳的影响,影响生产效率,且人工操作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内丝弯头自动取出冲切设备,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内丝弯头的生产效率。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内丝弯头自动取出冲切设备,包括注塑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浇口冲切结构、用于将铜镶件有序排列的上料结构、能够夹取上料结构上的铜镶件并将铜镶件移送至注塑机内进行注塑的铜镶件夹持机构和能够将注塑机内注塑成型的注塑件移送至浇口冲切结构处的产品夹持机构,所述浇口冲切结构包括安装座、和滑动连接在安装座一侧的两个夹板,两个夹板能够相对移动并将产品夹持机构移送的注塑件呈竖向夹持在两个夹板之间,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能够对注塑件的浇口进行切除的切刀。
[0006]对内丝弯头进行生产,上料结构将铜镶件进行有序排列,铜镶件夹持机构移动夹取上料结构上的铜镶件并将夹取的铜镶件移送至注塑机内进行注塑,铜镶件夹持机构移出,待注塑机注塑成型完成后,产品夹持机构移动至注塑机内并将夹取注塑件并将注塑件移送至夹板之间,使两个夹板相对移动将注塑件呈竖向夹持在两个夹板之间,产品夹持机构移出,使切刀对注塑件的浇口进行切除,浇口切除完成后,由于产品呈竖向夹持在两个夹板之间,最后分离的若干个内丝弯头在重力作用直接下落并对内丝弯头进行收集,铜镶件夹持机构移动至上料结构处再次夹取铜镶件,然后执行上一循环的动作,因此,通过铜镶件夹持机构夹取铜镶件,移动铜镶件至注塑机内进行注塑成型,然后通过产品夹持机构将注塑成型后的注塑件移送至浇口冲切结构处进行浇口切除操作,使内丝弯头的生产一体自动化完成,取代人工进行操作,避免了人工操作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能够持续进行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7]在上述的内丝弯头自动取出冲切设备中,还包括工作台,所述安装座的另一侧固定有若干个冲切气缸,每个冲切气缸的驱动端均设置有所述的切刀,两个夹板均凸出工作台,所述安装座的一侧的上下均固定有驱动件,其中一个驱动件的驱动端与其中一个夹板相连接,另一个驱动件的驱动端与另一个夹板相连接,每个夹板上均设置有若干个能够对
注塑件进行定位的定位柱,每个夹板上设置的若干个定位柱均呈上下排列分布。两个夹板凸出工作台,注塑成型完成后,切刀对注塑件浇口剪切完成后,在两个夹板的下方放置收集箱,使内丝弯头直接落入收集箱内,无需另外移送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两个夹板分别通过对应的驱动件实现移动,将组合件夹持在两个夹板之间,每个夹板上设置的若干个定位柱均呈上下排列分布,使若干个定位柱分别实现对应的若干个内丝弯头进行定位,保证定位效果。
[0008]在上述的内丝弯头自动取出冲切设备中,每个夹板上均设置有滑块,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横向设置有与滑块滑动连接的滑轨。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保证两个夹板相对移动的稳定性。
[0009]在上述的内丝弯头自动取出冲切设备中,所述上料结构包括振动盘、输送轨道和放置座,所述输送轨道的一端与振动盘连接,另一端与放置座连接,所述放置座上具有能够将输送轨道输送的铜镶件进行定位的定位槽。铜镶件放置在振动盘内,振动盘将铜镶件通过输送轨道有序地将铜镶件输送至放置座上的定位槽内,铜镶件定位在定位槽内便于铜镶件夹持机构夹取。
[0010]在上述的内丝弯头自动取出冲切设备中,所述定位槽的一端具有供铜镶件进入的开口,所述定位槽的底壁上具有定位孔。铜镶件有序地通过输送轨道并从开口进入定位槽,定位孔用于铜镶件的定位。
[0011]在上述的内丝弯头自动取出冲切设备中,所述输送轨道呈Y形,所述定位槽为两个,两个定位槽均与输送轨道相连。Y形的输送轨道使有序排列的铜镶件从一端进入后分别进入两个定位槽内,使铜镶件夹持机构一次可以夹取两个铜镶件。
[0012]在上述的内丝弯头自动取出冲切设备中,本内丝弯头自动取出冲切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注塑机顶部并能够实现三轴移动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机械手臂,所述机械手包括机械手臂,所述机械手臂上具有安装框,所述产品夹持机构和铜镶件夹持机构呈两侧设置在安装框上,所述铜镶件夹持机构包括若干个固定在安装框一侧的第一夹持气缸和若干个用于夹持铜镶件的夹爪,每个夹爪连接在对应的第一夹持气缸的驱动端,所述产品夹持机构包括若干个能够将注塑件进行吸附固定的吸头,若干个吸头固定在安装框的另一侧。安装框用于产品夹持机构和铜镶件夹持机构的安装,若干个吸头实现对若干个内丝弯头进行吸附固定,使注塑成型后的组合件固定牢靠,若干个夹爪用于夹持若干个铜镶件,若干个夹爪夹取若干个铜镶件保证一次性满足注塑所需要的铜镶件数量,提高生产效率。
[0013]在上述的内丝弯头自动取出冲切设备中,每个吸头上均具有吸气孔,每个吸头均与吸气管连接且吸气孔与吸气管的内孔连通。吸气孔通过吸气管吸气,每个吸头实现对内丝弯头吸气形成抽真空吸附固定。
[0014]在上述的内丝弯头自动取出冲切设备中,所述安装框内设置有能够对注塑成型后的浇口进行夹持的夹头和能够驱动夹头进行夹持或松开夹持的第二夹持气缸。夹持气缸驱动夹头实现对伸入安装框内的浇口进行夹持,使对注塑成型后的组合件的夹持更加牢靠。
[0015]在上述的内丝弯头自动取出冲切设备中,机械手为横走三轴伺服机械手。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内丝弯头自动取出冲切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0017]通过铜镶件夹持机构夹取铜镶件,移动铜镶件至注塑机内进行注塑成型,然后通过产品夹持机构将注塑成型后的注塑件移送至浇口冲切结构处进行浇口切除操作,使内丝
弯头的生产一体自动化完成,取代人工进行操作,避免了人工操作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能够持续进行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内丝弯头自动取出冲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工作台、上料结构和浇口冲切结构中产品夹持在两夹板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工作台、上料结构和浇口冲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产品夹持机构、铜镶件夹持机构、夹头、第二夹持气缸和安装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产品夹持机构、铜镶件夹持机构和安装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图1的A部放大图。
[0024]图7是图1的B部放大图。
[0025]图8是图1的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丝弯头自动取出冲切设备,包括注塑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浇口冲切结构(4)、用于将铜镶件有序排列的上料结构(5)、能够夹取上料结构(5)上的铜镶件并将铜镶件移送至注塑机(1)内进行注塑的铜镶件夹持机构(7)和能够夹取注塑机(1)内注塑成型的注塑件并将注塑件将移送至浇口冲切结构(4)处的产品夹持机构(6),所述浇口冲切结构(4)包括安装座(41)、和滑动连接在安装座(41)一侧的两个夹板(42),两个夹板(42)能够相对移动并将产品夹持机构(6)移送的注塑件呈竖向夹持在两个夹板(42)之间,所述安装座(41)上设置有能够对注塑件的浇口进行切除的切刀(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丝弯头自动取出冲切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台(2),所述安装座(41)的另一侧固定有若干个冲切气缸(43),每个冲切气缸(43)的驱动端均设置有所述的切刀(44),两个夹板(42)均凸出工作台(2),所述安装座(41)的一侧的上下均固定有驱动件(8),其中一个驱动件(8)的驱动端与其中一个夹板(42)相连接,另一个驱动件(8)的驱动端与另一个夹板(42)相连接,每个夹板(42)上均设置有若干个能够对注塑件进行定位的定位柱(421),每个夹板(42)上设置的若干个定位柱(421)均呈上下排列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内丝弯头自动取出冲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夹板(42)上均设置有滑块(422),所述安装座(41)的一侧横向设置有与滑块(422)滑动连接的滑轨(41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内丝弯头自动取出冲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结构(5)包括振动盘(51)、输送轨道(52)和放置座(53),所述输送轨道(52)的一端与振动盘(51)连接,另一端与放置座(53)连接,所述放置座(5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亦龙张慧谢云龙吴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公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