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AN信息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987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AN信息处理系统,包括CAN收发器、MCU子系统和至少一个功能子系统,所述MCU子系统包括CAN收发装置,所述功能子系统包括辅助CAN接收装置;所述CAN收发器的输入输出端用于接收外部CAN网络信息,所述CAN收发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CAN收发装置、所述辅助CAN接收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CAN信息处理系统,能够通过CAN收发装置和辅助CAN接收装置来支持外部CAN网络信息的并行接收,提高了CAN信息处理系统的数据接收性能。CAN信息处理系统的数据接收性能。CAN信息处理系统的数据接收性能。

A c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AN信息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CAN信息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是一种总线协议,其具有成本低、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可靠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车辆领域。现有技术的CAN信息处理系统通常只采用一个CAN收发装置来接收外部CAN网络的CAN信息,在智能座舱时代的背景下,大量数据的频繁交互使得现有的方案对于CAN收发装置的数据接收性能要求较高,如何对CAN信息处理系统进行优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CAN信息处理系统,能够通过为车辆中的各个功能子系统分别设置辅助CAN接收装置,以协助接收数据,提高系统的数据接收性能。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CAN信息处理系统,包括CAN收发器、MCU子系统和至少一个功能子系统,所述MCU子系统包括CAN收发装置,所述功能子系统包括辅助CAN接收装置;
[0005]所述CAN收发器的输入输出端用于接收外部CAN网络信息,所述CAN收发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CAN收发装置、所述辅助CAN接收装置连接。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CAN收发装置包括收发处理模块和第一CAN控制器,所述CAN收发器与所述CAN收发装置通过以下方式连接:
[0007]所述CAN收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CAN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CAN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收发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辅助CAN接收装置包括接收处理模块和第二CAN控制器,所述CAN收发器与所述辅助CAN接收装置通过以下方式连接:
[0009]所述CAN收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CAN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CAN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接收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CAN收发装置还包括IO控制器,所述收发处理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IO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IO控制器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CAN收发器的控制端连接。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缓冲器,所述缓冲器的输入端与所述CAN收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缓冲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辅助CAN接收装置连接,所述缓冲器的控制端与所述IO控制器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收发处理模块为微控制器。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MCU子系统还包括第一数据处理模块,所述功能子系统还包括第二数据处理模块;
[0014]则所述CAN收发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CAN收发装置、所述辅助CAN接收装置连接,
具体包括:所述CAN收发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CAN收发装置的第一输入端、所述辅助CAN接收装置的输入端连接;
[0015]所述CAN收发装置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辅助CAN接收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设置于所述功能子系统的通信接口连接,所述功能子系统的通信接口与设置于所述MCU子系统的通信接口连接,所述MCU子系统的通信接口与所述CAN收发装置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CAN收发装置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CAN收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CAN收发器的输入输出端用于输出信号至外部CAN网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CAN信息处理系统,包括CAN收发器、MCU子系统和至少一个功能子系统,所述MCU子系统包括CAN收发装置,所述功能子系统包括辅助CAN接收装置;所述CAN收发器的输入输出端用于接收外部CAN网络信息,所述CAN收发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CAN收发装置、所述辅助CAN接收装置连接;该CAN信息处理系统,能够通过CAN收发装置和辅助CAN接收装置来支持外部CAN网络信息的并行接收,提高了CAN信息处理系统的数据接收性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CAN信息处理系统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CAN信息处理系统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
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AN信息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CAN收发器、MCU子系统和至少一个功能子系统,所述MCU子系统包括CAN收发装置,所述功能子系统包括辅助CAN接收装置;
[0022]所述CAN收发器的输入输出端用于接收外部CAN网络信息,所述CAN收发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CAN收发装置、所述辅助CAN接收装置连接。
[0023]具体地,参见图1所示,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CAN信息处理系统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CAN信息处理系统主要设置于智能座舱控制域中,主要由CAN收发器1、MCU子系统2和功能子系统3组成,MCU子系统2包括CAN收发装置21,功能子系统3包括辅助CAN接收装置31,CAN收发器1的输入输出端用于接收CAN总线上的信息(外部CAN网络信息),CAN收发器1的输出端分别与CAN收发装置21、辅助CAN接收装置31连接。在实际应用中,CAN总线采用双线传输,两根导线分别作为CANH、CANL,CAN收发器1接收CAN总线上的CAN信息,将信号电平转化为逻辑状态,并传输至CAN收发装置21和辅助CAN接收装置31,CAN收发装置21和辅助CAN接收装置31设置有过滤模块,使得CAN收发装置21和辅助CAN接收装置31只接
收特定的信息,假设功能子系统3为与驾驶员驾驶规范相关的功能子系统3,那么该功能子系统3的辅助CAN接收装置31接收车身信息,例如发动机转速、车速、方向盘角度、刹车、油门、转向灯等等信号,以用于计算评估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是否安全规范,并且根据这些信号来生成指导信息以引导驾驶员安全驾驶;值得说明的是,功能子系统3的个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功能子系统3的类型由该子系统本身处理的数据决定,当存在多个功能子系统3时,每个子系统的类型并不互相影响,一般情况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存在多个功能子系统3时,各个子系统的类型互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应用报文类型的数据由对应的功能子系统3处理,这类数据对于实时性的要求较低,而网管报文、诊断报文类型的数据对于实时性的要求较高,由MCU子系统2直接接收并处理。该CAN信息处理系统,能够通过CAN收发装置21和辅助CAN接收装置31来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AN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CAN收发器、MCU子系统和至少一个功能子系统,所述MCU子系统包括CAN收发装置,所述功能子系统包括辅助CAN接收装置;所述CAN收发器的输入输出端用于接收外部CAN网络信息,所述CAN收发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CAN收发装置、所述辅助CAN接收装置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AN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收发装置包括收发处理模块和第一CAN控制器,所述CAN收发器与所述CAN收发装置通过以下方式连接:所述CAN收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CAN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CAN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收发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AN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CAN接收装置包括接收处理模块和第二CAN控制器,所述CAN收发器与所述辅助CAN接收装置通过以下方式连接:所述CAN收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CAN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CAN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接收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CAN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收发装置还包括IO控制器,所述收发处理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IO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IO控制器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CAN收发器的控制端连接。5.如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怀茂刘俊峰冉光伟刘棨
申请(专利权)人:星河智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