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气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9783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气液分离器,属于钻井分离器技术领域,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部设有排气口,罐体底部设有排渣口,罐体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罐体内部上方设有旋流机构,旋流机构下方设有导流机构,导流机构下方设有分离机构,所述导流机构中设有切割板,所述分离机构中设有分液板,解决了现有气液分离器分离效率较低的问题,并需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并需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并需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A high efficiency gas-liquid sepa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气液分离器


[0001]本技术属于钻井分离器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气液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液气分离技术在化工等工业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主要用于分离消除有害物质或回收有用物质,比如:天然气的开采、储运及深加工,柴油加氢尾气回收,瓦斯气脱液,湿法脱硫,烟气余热利用,湿法除尘及发酵工程等工艺过程,都应用了液气分离技术。液气分离技术的原理主要有重力沉降、惯性碰撞、离心分离、折流分离、丝网分离、超滤分离、调料分离、静电吸引、拆散等。在钻井过程中,也会涉及钻井液的分离,也是采用气液分离器对其进行分离。例如我公司于2017年开发的一款液气分离器并申请了专利,公开号为“CN207296930U”于2018年5月1日公开,名称为“一种液气分离器”,提供了液气分离器,包括罐体,罐体下部连接有排液管,上部连接有混合流体输入管和排气管,还包括固定在罐体内的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外筒体固定在罐体内,外筒体与罐体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形成分离腔,分离腔下部开设有与排液管相通的排液孔,分离腔通过内筒体与排气管相通,混合流体输入管的输出端位于分离腔内。
[0003]又如我公司于2021年在之前的液气分离器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后设计的新一代多功能气液分离器,同时也申请了专利,公开号为“CN214913609U”,公开了种多功能气液分离器,包括罐体,罐体下部连接有排出口;上部连接有排气管和流体输入管,罐体内部上方固定有分离机构,罐体内部分离机构的下方交错设置有导流板,所述罐体壁上设置清洗孔I、清洗孔II和清洗孔III,并在相应的清洗孔内安装相应的高压喷嘴I、高压喷嘴II和环形高压喷嘴,清洗孔I、清洗孔II和清洗孔III的罐体外一侧连接供水管,供水管上设有阀门I,流体输入管上设有阀门II,所述排出口端连接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下端连接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阀门III,所述三通接头的旁侧连接有排液管,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液气分离器清洗难度大、清洗时间长、耗费大量人工等问题。
[0004]在先设计的气液分离器主要采用/涉及了离心分离、折流分离、惯性碰撞,以及重力沉降,分离效果很好,但是分离效率较低,特别是固相含量较大、粘度较大的钻井液,在多级折流板上碰撞后,下落速率较小,易粘黏在折流板或挡板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钻井液分离
中的气液分离器分离效率较低的问题,并需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高效气液分离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部设有排气口,罐体底部设有排渣口,罐体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罐体内部上方设有旋流机构,旋流机构下方设有导流机构,导流机构下方设有分离机构,所述导流机构中设有切割板,所述分离机构中设有分液板。
[0007]进一步地,所述分液板为倒漏斗型的分液板。
[0008]进一步地,所述分离机构下方还设有分液导流机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分液导流机构为漏斗型壳体,分液导流机构与分离机构焊接在一起。
[0010]进一步地,所述切割板为纵向放置的隔板。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通过管道I连通旋流机构。
[0012]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上部设有压力表安装口和安全阀口,罐体上还设有人孔。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一、本技术中,采用本方案中的气液分离器,分离效果较好,同时与现有的气液分离器相比,可缩短30%的时间,每小时能分离350m3以上的钻井液,明显提高分离效率。
[0015]二、本技术中,分液板为倒漏斗型的分液板,可显著增大与钻井液的接触面积,达到导流、分离的作用。
[0016]三、本技术中,分离机构下方还设有分液导流机构,所述分液导流机构为漏斗型壳体,即经分液板分离后的钻井液再经分液导流机进一步处理,明显延长钻井液流经路线,增大接触面积,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分液导流机构与分离机构焊接在一起,操作简便。成本较低。
[0017]四、本技术中,切割板为纵向放置的隔板,主要作用是用于切割、打散钻井液,保证后期的分离效果。
[0018]五、本技术中,进料口通过管道I连通旋流机构,管道I的设计是避免钻井液从进料口出的缝隙中直接掉落至罐体底部,未达到分离钻井液的目的。
[0019]六、本技术中,所述罐体上部设有压力表安装口和安全阀口,罐体上还设有人孔,保证设备稳定、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气液分离器中旋流机构与导流机构的结构放大图。
[0022]图3是图2中A向的切割板示意图。
[0023]图4是分液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图6中切割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另一种切割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1、罐体;2、排气口;3、排渣口;4、进料口;5、旋流机构;6、导流机构;7、分离机构;8、切割板;9、分液板;10、分液导流机构;11、隔板;12、管道I;13、压力表安装口;14、安全阀口;15、人孔;16、气相;17、钻井液;18、固定件;19、支撑架;20、挡泥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30]实施例1
[0031]一种高效气液分离器,属于钻井作业中气液分离器
,包括罐体1,参考图1

2,所述罐体1上部设有排气口2,罐体1底部设有排渣口3,罐体1上部设有进料口4,所述罐体1内部上方设有旋流机构5,旋流机构5下方设有导流机构6,导流机构6下方设有分离机构7,所述导流机构6中设有切割板8,所述分离机构7中设有分液板9。
[0032]本实施例为最基本的实施方式,待分离的钻井液17通过进料口4输入至旋流机构5中,经初步分离后进入导流机构6,经导流机构6中的切割板8切割、打散后再进入分离机构7中,钻井液17落在分液板9上被进一步分散,即可实现快速分离出钻井液17中的气相16。
[0033]实施例2
[0034]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上的进一步优化,区别在于,参考图4,所述分液板9为倒漏斗型的分液板9。
[0035]实施例3
[003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

2相比,区别在于,所述分离机构7下方还设有分液导流机构10。
[0037]实施例4
[003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

3相比,区别在于,参考图1,所述分液导流机构10为漏斗型壳体,分液导流机构10与分离机构7焊接在一起。
[0039]实施例5
[004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上部设有排气口(2),罐体(1)底部设有排渣口(3),罐体(1)上部设有进料口(4),所述罐体(1)内部上方设有旋流机构(5),旋流机构(5)下方设有导流机构(6),导流机构(6)下方设有分离机构(7),所述导流机构(6)中设有切割板(8),所述分离机构(7)中设有分液板(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板(9)为倒漏斗型的分液板(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7)下方还设有分液导流机构(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思明王成刚莫帅眭伯涛成生华罗勇黄强谭孝洪吴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汉市思明石油钻采设备配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