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高、低温管道的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975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高、低温管道的换热装置,特别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流体管道,壳体包括有侧板和端板,端板连接于侧板的两端形成用于装配吸热体的框架,侧板与吸热体之间设有保温层;流体管道包括形成热交换关系的高温管道和低温管道,低温管道至少设有两层,高温管道布置于两层的低温管道之间,高温管道内流体的流速小于低温管道内流体的流速;高温管道及低温管道均镶嵌于吸热体中;高温管道具有高温进口和高温出口,低温管道具有低温进口和低温出口,高温进口、低温进口、低温出口及高温出口均延伸出吸热体的端面并连接布置于侧板两端的端板。以此避免换热装置干烧和机损疲劳的问题,有效提高换热装置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A heat exchange device integrating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pipelin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高、低温管道的换热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换热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高、低温管道的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又称热交换器,是指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通常可应用于锅炉中,作为换热流体的核心部件。具体是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他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0003]现有市场上的换热器,其在组装结构上通常是只具备单一温度或单一流速的用于流通流体的管道,且其管道设计较为普通、简易,满足不了目前市场发展需求,在流体热交换过程中容易发生干烧,造成机损疲劳,损坏换热设备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集成高、低温管道的换热装置,解决现有的换热装置在流体热交换过程中容易发生干烧,造成机损疲劳,损坏换热设备等技术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集成高、低温管道的换热装置,包括:
[0006]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有侧板和端板,所述端板连接于所述侧板的两端形成用于装配吸热体的框架,所述侧板与所述吸热体之间设有保温层;
[0007]流体管道,所述流体管道包括形成热交换关系的高温管道和低温管道,所述低温管道至少设有两层,所述高温管道布置于两层的所述低温管道之间,所述高温管道内流体的流速小于所述低温管道内流体的流速;
[0008]所述高温管道及所述低温管道均镶嵌于所述吸热体中;
[0009]所述高温管道具有高温进口和高温出口,所述低温管道具有低温进口和低温出口,所述高温进口、所述低温进口、所述低温出口及所述高温出口均延伸出所述吸热体的端面并连接布置于所述侧板两端的端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高温管道设置有两层,两层的所述高温管道自上而下分别为第一层高温管和第二层高温管,所述第一层高温管和所述第二层高温管为同一条高温管道通过弯曲盘绕而成。
[0011]进一步地,所述高温进口由所述第二层高温管延伸出,所述高温出口由所述第一层高温管延伸出。
[0012]进一步地,所述低温管道设置有三层,且自上而下分别为第一层低温管、第二层低温管及第三层低温管,第一层低温管与第二层低温管的间距小于第二层低温管与第三低温管的间距,第一层低温管、第二层低温管及第三层低温管为同一条低温管道通过弯曲盘绕而成。
[0013]进一步地,所述高温管道布置于所述第二层低温管与所述第三层低温管之间。
[0014]进一步地,所述低温进口由所述第三层低温管延伸出,所述低温出口由所述第一层低温管延伸出。
[0015]进一步地,所述吸热体为多片翅片组合而成的方形柱形状的吸热体或圆形柱形状的吸热体,所述吸热体中部横设有加强块;
[0016]所述侧板包括有两块且分别布置于所述吸热体的两侧面,两块所述侧板与所述吸热体之间均设有所述保温层;
[0017]所述侧板两端的所述端板分别对应布置于所述吸热体的两端面。
[0018]进一步地,所述高温管道及所述低温管道的弯头端为水平布置或倾斜布置或竖直布置。
[0019]进一步地,所述高温进口、所述低温进口及所述低温出口从所述吸热体的同一端面延伸出来,所述高温出口从所述吸热体的另一端面延伸出来,且所述高温管道的弯头端及所述低温管道的弯头端均裸露出所述吸热体的两端面外。
[0020]进一步地,所述高温进口和所述高温出口分别连接有内牙纹接头,所述低温进口和所述低温出口分别连接有外牙纹接头。
[0021]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集成高、低温管道的换热装置,通过在壳体的侧板和端板构成的框架内装配有吸热体,吸热体与侧板间具有用于减少温度流失的保温层,吸热体中嵌入有用于流通流体的高温管道和低温管道,高温管道内的流体的流速小于低温管道的流体的流速,使得高温管道内的流体的加热时间长于低温管道内的流体的加热时间,且高温管道与低温管道形成层叠结构的关系,使得流通不同温度的流体的两种管道之间得到相互换热的效果,以此避免换热装置在流体热交换过程中发生干烧和造成机损疲劳的问题,可有效提高换热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成高、低温管道的换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002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成高、低温管道的换热装置的一侧端面平面图;
[002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成高、低温管道的换热装置的另一侧端面平面图;
[0026]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成高、低温管道的换热装置的高温管道和低温管道的立体图;
[0027]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成高、低温管道的换热装置的高温管道和低温管道组合装配后的一侧端面平面图。
[0028]图中:
[0029]11、侧板;12、端板;
[0030]21、吸热体;
[0031]31、保温层;
[0032]41、高温管道;411、高温进口;412、高温出口;42、低温管道;421、低温进口;422、低温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0034]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5]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高、低温管道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有侧板和端板,所述端板连接于所述侧板的两端形成用于装配吸热体的框架,所述侧板与所述吸热体之间设有保温层;流体管道,所述流体管道包括形成热交换关系的高温管道和低温管道,所述低温管道至少设有两层,所述高温管道布置于两层的所述低温管道之间,所述高温管道内流体的流速小于所述低温管道内流体的流速;所述高温管道及所述低温管道均镶嵌于所述吸热体中;所述高温管道具有高温进口和高温出口,所述低温管道具有低温进口和低温出口,所述高温进口、所述低温进口、所述低温出口及所述高温出口均延伸出所述吸热体的端面并连接布置于所述侧板两端的端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高、低温管道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管道设置有两层,两层的所述高温管道自上而下分别为第一层高温管和第二层高温管,所述第一层高温管和所述第二层高温管为同一条高温管道通过弯曲盘绕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高、低温管道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进口由所述第二层高温管延伸出,所述高温出口由所述第一层高温管延伸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高、低温管道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管道设置有三层,且自上而下分别为第一层低温管、第二层低温管及第三层低温管,第一层低温管与第二层低温管的间距小于第二层低温管与第三低温管的间距,第一层低温管、第二层低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胥义飞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特利龙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