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齿修复用口腔印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9712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7:24
一种牙齿修复用口腔印模,属于口腔医疗技术领域;通过设置牙龈套,上牙模与下牙模利用牙龈套可以有效的依附于牙龈上,可以实现成型腔的密封,防止在注入树脂的过程中发生外溢的情况,从而影响牙模制作的效果;通过设置支撑组,利用支撑组将弧形龙骨进行支撑,弧形龙骨与加强龙骨可以有效的增加牙模成型后的硬度,防止后续在进行根据牙模在进行牙套制作时,牙套发生断裂的情况;通过在上牙模与下牙模上设置相互配合的弧形凸台与弧形凹槽,在进行树脂压膜制作时,理由弧形凸台与弧形凹槽的配合,可有有效的增加患者咬合对准的能力,从而提高牙套的精准度。牙套的精准度。牙套的精准度。

Dental impression for dental resto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牙齿修复用口腔印模


[0001]本技术属于口腔医疗
,具体是涉及一种牙齿修复用口腔印模。

技术介绍

[0002]人的牙齿畸形不仅影响口腔功能及颜面的美观,妨碍牙齿及牙周组织的健康,而且会妨碍口腔颌面组织的正常发育。严重时,咀嚼功能严重降低,引起消化不良及肠胃疾病,损害身体健康。因此,口腔正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用于正畸的牙模设计及其制造技术应运而生。常规的牙套压膜制备通常为人工手动压膜,手动压膜因为变形会导致患者牙齿的模型不正确,而向该不正确的模型内注入石膏则进一步导致患者牙齿模型的不正确。
[0003]首先将膜片放置在加热装置上进行预热,待压膜牙颌置于托盘上,经预热的膜片连同牙颌被装进压膜仓内,最后实现抽真空压膜。上述人工操作方式由于操作者机械性操作频繁,不方便定位,工作效率低,而且压膜完成之后牙套与牙模不易剥离,易造成牙套的破损。因此,设计一种便于定位、取膜的牙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牙齿修复用口腔印模。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牙齿修复用口腔印模,包括上牙模与下牙模,所述上牙模与下牙模对向设置,所述上牙模包括成型套与牙龈套,所述牙龈套设于成型套上侧,所述成型套与牙龈套上下相互配合设置,所述成型套与牙龈套均呈圆弧型,所述成型套上设有一个成型腔,所述成型腔中设有多组支撑组,所述支撑组包括一个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嵌于成型腔的底部,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一个支撑卡槽,多组所述支撑组上架设有一条弧形龙骨,所述弧形龙骨与成型套的弧度一致,所述弧形龙骨的内外弧面上均设有多条加强杆,所述弧形龙骨嵌于多个支撑卡槽中。
[0006]作为优选,所述成型套与牙龈套的后弧面上均设有一一对应的安装槽,两个相互对应的安装槽中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卡接于牙龈套的安装槽中,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卡接于成型套的安装槽中。
[0007]作为优选,所述上牙模的下表面设有一个弧形凸台,所述下牙模的上表面设有一个与弧形凸台配合的弧形凹槽。
[0008]作为优选,所述牙龈套中设有与牙龈套弧度一致的牙龈放置位,所述牙龈放置位上下贯穿牙龈套。
[0009]作为优选,所述成型套的前端设有一个注入口,所述注入口与成型腔连通。
[0010]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牙龈套,上牙模与下牙模利用牙龈套可以有效的依附于牙龈上,可以实现成型腔的密封,防止在注入树脂的过程中发生外溢的情况,从而影响牙模制作的效果;通过设置支撑组,利用支撑组将弧形龙骨进行支撑,弧形龙骨与
加强龙骨可以有效的增加牙模成型后的硬度,防止后续在进行根据牙模在进行牙套制作时,牙套发生断裂的情况;通过在上牙模与下牙模上设置相互配合的弧形凸台与弧形凹槽,在进行树脂压膜制作时,理由弧形凸台与弧形凹槽的配合,可有有效的增加患者咬合对准的能力,从而提高牙套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支撑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上牙模;2、下牙模;3、成型套;4、牙龈套;5、成型腔;6、固定底座;7、支撑卡槽;8、弧形龙骨;9、加强杆;10、安装槽;11、连接板;12、弧形凸台;13、弧形凹槽;14、牙龈放置位;15、注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7]实施例:一种牙齿修复用口腔印模,如图1

图4所示,包括上牙模1与下牙模2,所述上牙模1与下牙模2对向设置,所述上牙模1包括成型套3与牙龈套4,所述牙龈套4设于成型套3上侧,所述成型套3与牙龈套4上下相互配合设置,所述成型套3与牙龈套4均呈圆弧型,所述成型套3上设有一个成型腔5,所述成型腔5中设有多组支撑组,所述支撑组包括一个固定底座6,所述固定底座6嵌于成型腔5的底部,所述固定底座6上设有一个支撑卡槽7,多组所述支撑组上架设有一条弧形龙骨8,所述弧形龙骨8与成型套3的弧度一致,所述弧形龙骨8的内外弧面上均设有多条加强杆9,所述弧形龙骨8嵌于多个支撑卡槽7中。
[0018]所述成型套3与牙龈套4的后弧面上均设有一一对应的安装槽10,两个相互对应的安装槽10中设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的上端卡接于牙龈套4的安装槽10中,所述连接板11的下端卡接于成型套3的安装槽10中;所述上牙模1的下表面设有一个弧形凸台12,所述下牙模2的上表面设有一个与弧形凸台12配合的弧形凹槽13。
[0019]所述牙龈套4中设有与牙龈套4弧度一致的牙龈放置位14,所述牙龈放置位14上下贯穿牙龈套4;所述成型套3的前端设有一个注入口15,所述注入口15与成型腔5连通。
[0020]本技术的原理:首先将上牙模1与下牙模2分别套于患者的上齿与下齿上,通过上牙模1与下牙模2上的牙龈套4将上牙模1与下牙模2分别依附在压印上,牙龈套4可以用软性橡胶材料或树脂进行制作,从而提高牙龈放置位14与牙龈的贴合,安装好上牙模1与下牙模2后,告知病人进行咬合,上牙模1与下牙模2通过弧形凸台12与弧形凹槽13进行配合,从而使上牙模1与下牙模2进行咬合对准,也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根据牙模制作的牙套的咬合对准能力,上牙模1与下牙模2对准后,分别通过注入口15将加热后的树脂或石膏注入成型腔5中,待树脂或石膏冷却后,将上牙模1与下牙模2从口腔中取下,将成型套3与牙龈套4之间的连接板11取下,方便牙模从成型腔5中取出。
[0021]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技术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
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齿修复用口腔印模,包括上牙模(1)与下牙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牙模(1)与下牙模(2)对向设置,所述上牙模(1)包括成型套(3)与牙龈套(4),所述牙龈套(4)设于成型套(3)上侧,所述成型套(3)与牙龈套(4)上下相互配合设置,所述成型套(3)与牙龈套(4)均呈圆弧型,所述成型套(3)上设有一个成型腔(5),所述成型腔(5)中设有多组支撑组,所述支撑组包括一个固定底座(6),所述固定底座(6)嵌于成型腔(5)的底部,所述固定底座(6)上设有一个支撑卡槽(7),多组所述支撑组上架设有一条弧形龙骨(8),所述弧形龙骨(8)与成型套(3)的弧度一致,所述弧形龙骨(8)的内外弧面上均设有多条加强杆(9),所述弧形龙骨(8)嵌于多个支撑卡槽(7)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齿修复用口腔印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洪良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平水分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