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锅冷风通道蜗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9607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炸锅冷风通道蜗壳,针对现有同类产品的隔热、排气、进气效果欠佳,噪音和扰流影响较大,应用范围有限的问题设计。该冷风通道蜗壳的壳体为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内设有涡轮扇叶,涡轮扇叶对应的第一壳体一侧面设有通孔,第一壳体的扇叶腔一侧设有向外凸起延伸的风孔;其要点是所述涡轮扇叶偏心设置于第一壳体内圆形的扇叶腔一侧内凹槽处,涡轮扇叶的平键孔通过第一壳体内通孔中心处的第六通孔固定于电机的转轴,第六通孔的外侧圆形槽内设有散热孔,第一壳体内涡轮扇叶外径与扇叶腔内壁之间的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间夹角α为45

Cold air channel volute of fr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炸锅冷风通道蜗壳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的冷风通道蜗壳,是一种空气炸锅的炸锅冷风通道蜗壳。

技术介绍

[0002]空气炸锅是一种利用高速空气循环技术对食品进行炸制的新型家用电器,其做出的食品比传统电炸锅相比可降低80%油脂,在日常使用中易于清洁,既安全又经济,备受人们所青睐。现有一些空气炸锅的风道一般与盖板连为一体,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921310232.1,申请公布日2020.08.11,技术名称“一种电机偏置且后侧排风的空气炸锅”;再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811189415.2,申请公布日2019.04.23,专利技术名称“一种高压空气炸锅机”,该高压空气炸锅机的旋转发热器包括同步电机、涡轮扇叶、导风通道、发热丝和设置在导风通道与炸锅相接处的导风口;所述涡轮扇叶的底部与同步电机相连接,顶部设于导风通道内。但上述产品和同类产品的冷风通道蜗壳较难独立使用,隔热、排气、进气效果欠佳,噪音和扰流影响较大,应用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炸锅冷风通道蜗壳,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的隔热、排气、进气效果欠佳,噪音和扰流影响较大,应用范围有限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4]一种炸锅冷风通道蜗壳,该冷风通道蜗壳的壳体为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内设有涡轮扇叶,涡轮扇叶的中心轴处设有平键孔,涡轮扇叶对应的第一壳体一侧面设有通孔,第一壳体的扇叶腔一侧设有向外凸起延伸的风孔;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涡轮扇叶偏心设置于第一壳体内圆形的扇叶腔一侧内凹槽处,涡轮扇叶的平键孔通过第一壳体内通孔中心处的第六通孔固定于电机的转轴,第六通孔的外侧圆形槽内设有散热孔,第一壳体内涡轮扇叶外径与扇叶腔内壁之间的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间夹角α为45

90度。上述壳体内涡轮扇叶的偏心结构降低噪音以及减少扰流,形成增压通道,增加风量;电机的转轴通过第一壳体的第六通孔与涡轮扇叶的平键孔连接,电机的转轴设有平键面。
[0005]所述第一壳体的第六通孔和风孔为轴心两侧对称设有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即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八通孔分别与第五通孔、第四通孔、第七通孔对称设置,第六通孔的一侧设有第一通孔。上述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壳体内涡轮扇叶的偏心结构降低噪音以及减少扰流。
[0006]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通孔呈大扇形,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呈大腰形,第二通孔和第五通孔呈小腰形,第二通孔和第五通孔位于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的外侧,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呈小扇形。上述为对应通孔的具体结构形状。
[0007]所述第一壳体的圆形扇叶腔一侧内凹槽夹角大于90度。上述为一种壳体结构实施例。
[0008]所述壳体为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圆形扇叶腔一侧内凹槽夹角小于90度。上述为第二种壳体结构实施例。
[0009]所述壳体为第三壳体,第三壳体的圆形扇叶腔两侧内凹槽夹角对称设置。上述为第三种壳体结构实施例。
[0010]所述壳体与涡轮盖板连为一体。上述为该冷风通道蜗壳在同类空气炸锅产品中具体使用实施例。
[0011]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噪声低,扰流小,隔热、排气、进气效果好;其主要作为空气炸锅的炸锅冷风通道蜗壳使用,以及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作了A

A剖视。
[0014]图3的图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图2的A

A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为另一改进型壳体结构。
[0018]附图序号及名称:1、第一壳体,101、第一通孔,102、第二通孔,103、第三通孔,104、第四通孔,105、第五通孔,106、第六通孔,107、第七通孔,108、第八通孔,2、涡轮扇叶,3、第二壳体,4、第三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结构和使用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

图5所示,该冷风通道蜗壳的壳体为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内设有涡轮扇叶2,涡轮扇叶的中心轴处设有平键孔,涡轮扇叶对应的第一壳体一侧面设有通孔,第一壳体的扇叶腔一侧设有向外凸起延伸的风孔。涡轮扇叶偏心设置于第一壳体内圆形的扇叶腔一侧内凹槽处,涡轮扇叶的平键孔通过第一壳体内通孔中心处的第六通孔106固定于电机的转轴,即电机的转轴通过第一壳体内通孔中心处的第六通孔伸入第一壳体内,并与第一壳体内涡轮扇叶的中心轴连接固定,第六通孔的外侧圆形槽内设有散热孔,第一壳体内涡轮扇叶外径与扇叶腔内壁之间的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间夹角α为45

90度。第一壳体的第六通孔和风孔为轴心两侧对称设有第二通孔102、第三通孔103、第四通孔104、第五通孔105、第七通孔107和第八通孔108,即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八通孔分别与第五通孔、第四通孔、第七通孔对称设置,第六通孔的一侧设有第一通孔101。第一壳体的第一通孔呈大扇形,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呈大腰形,第二通孔和第五通孔呈小腰形,第二通孔和第五通孔位于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的外侧,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呈小扇形,第一壳体的圆形扇叶腔一侧内凹槽夹角大于90度。同时,如图5所示,上述壳体为第二壳体3,第二壳体的圆形扇叶腔一侧内凹槽夹角小于90度;如图6所示,上述壳体为第三壳体4,第三壳体的圆形扇叶腔两侧内凹槽夹角对称设置。
[0020]该冷风通道蜗壳的外形轮廓设计步骤具体如下:首先,为方便设计,一般将XOY坐标轴等分为八个部分,现逆时针在等分线上取A、B、C、D、E、F(A点为在XOY坐标轴平面距风叶最近的点),在已知风叶半径(Oa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直线OA与风叶外径相交于a点,
点A与点a的距离一般取为5mm。G点的位置由电机的选型以及器具内部空间的大小来决定,既确定好电机机型及内部空间大小后,确定蜗壳出口角度α(直线OA与OG形成的夹角)和直线OG的长度,α的范围取在45

90度之间,如图3所示,取值为90度,直线OG的长度取值为直线OA长度的1

2倍之间,右图取值为1.43倍。故已知α角度及直线OG的长度后,为满足蜗壳的设计,既外形为渐开型的要求,依次求得B、C、D、E、F点到O点的距离(例如:直线OB的长度为:45/(360

α),直线OG的距离减去直线OA的距离。然后逆时针依次将各点连接成曲率连续的曲线。J和K分别对应出风口两端的装配点,I和H分别为出口通道两侧的拐点。直线GH相切于A

G曲线末端;直线AI与直线GH平行,亦与之成一定角度;直线HJ和IK平行于Y轴;拐点H和I在Y轴方向调节,来使直线JK的中点落在Y轴上,也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炸锅冷风通道蜗壳,该冷风通道蜗壳的壳体为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内设有涡轮扇叶(2),涡轮扇叶的中心轴处设有平键孔,涡轮扇叶对应的第一壳体一侧面设有通孔,第一壳体的扇叶腔一侧设有向外凸起延伸的风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扇叶(2)偏心设置于第一壳体(1)内圆形的扇叶腔一侧内凹槽处,涡轮扇叶的平键孔通过第一壳体内通孔中心处的第六通孔(106)固定于电机的转轴,第六通孔的外侧圆形槽内设有散热孔,第一壳体内涡轮扇叶外径与扇叶腔内壁之间的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间夹角α为45

90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炸锅冷风通道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第六通孔(106)和风孔为轴心两侧对称设有第二通孔(102)、第三通孔(103)、第四通孔(104)、第五通孔(105)、第七通孔(107)和第八通孔(108),即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八通孔分别与第五通孔、第四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闻继望楼洪献臧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比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