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油油路改进结构及发动机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燃油油路改进结构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给喷油泵的柱塞供油的油路一般为燃油从油箱依次经过粗滤器1
‑
1、手泵8
‑
8、精滤器2
‑
2、输油泵3
‑
3和油量控制单元4
‑
4,最后进入喷油泵5
‑
5,回油油路一般包括溢流阀6
‑
6和零供油节流孔7
‑
7,溢流阀6
‑
6一端连通精滤器2
‑
2与油量控制单元4
‑
4之间的油路,另一端与油箱连通,零供油节流孔7
‑
7一端连通油量控制单元4
‑
4与喷油泵5
‑
5之间的油路,另一端连通溢流阀6
‑
6与油箱连通的油路。工作过程中,大部分燃油通过溢流阀6
‑
6直接流回油箱,循环供油时,要重新经过粗滤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油路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油泵(2);溢流阀(1),所述溢流阀(1)固定连接于所述输油泵(2)的壳体,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112)与所述输油泵(2)的出油口连通,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113)与所述输油泵(2)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112)和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113)位于所述溢流阀(1)的同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油路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阀(1)包括溢流阀本体(11)、阀芯(12)、弹性件(13)和支座(14),所述溢流阀本体(11)设置有容纳腔(111),所述阀芯(12)、所述弹性件(13)和所述支座(14)均位于所述容纳腔(111),所述容纳腔(111)具有第一开口(1111)和第二开口(1112),所述第一开口(1111)与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112)连通,所述第二开口(1112)与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113)连通,所述弹性件(13)一端抵接于所述阀芯(12),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支座(14),所述阀芯(12)滑动穿设于所述容纳腔(111),所述阀芯(12)能控制所述第一开口(1111)与所述第二开口(1112)是否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油路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3)为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油路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4)呈球形。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委修,赵莹,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