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极机组旋转堆垛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9368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残极垂直落板位置不发生偏移,使整剁残极排列整齐的残极机组旋转堆垛台,堆垛台的下方设置有驱动堆垛台旋转和升降的旋转升降机构,所述的堆垛台的上台面与水平面呈夹角式布置。由于堆垛台的上台面与水平面呈夹角式布置的倾斜状态,因此残极组在落到堆垛台台面时,能够有效降低因电解因素造成的厚薄坡度,实现几块残极落板时,堆垛台倾斜角度最大限度的减小,达到残极垂直落板位置不发生偏移,使整剁残极排列整齐,解决残极偏轻(过残)无法按标准自动打包、铲运、回炉加料等后续作业;同时还解决残极落板错位严重需人工干预等一系列问题,提高机组加工质量和作业效率。和作业效率。和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残极机组旋转堆垛台


[0001]本技术涉及有色技术冶炼
,具体涉及一种残极机组旋转堆垛台。

技术介绍

[0002]在铜的电解精炼过程中,将阳极板装入电解槽进行电解,经过一个阳极周期电机后的阳极板称为残极板,PC电解残极机组将残极洗涤后进行自动倾转、自动堆垛打包、经叉车转运返炉处理,重新浇铸成阳极板,供电解车间作为原料使用。为了保证机组作业效率和连贯性,残极机组设定技术参数为落板数量最少3~4块,落板旋转堆垛为双(倍)数,才能让整剁残极保证水平平衡,以便于码放、打包、运输。由于在电解过程中,残极耳部不参与电解溶解,残极到溶解周期后,耳部和板身上下厚薄相差悬殊,特别是在残极过残的情况下,残极耳部和下沿厚度差距巨大,而残极旋转升降堆垛台面是水平的,因此需要通过旋转堆垛台保证残极在堆垛台的平衡,但是在残极过残的情况下,残极耳部和下沿厚度差距巨大,3~4块残极倾落时,由于残极上下厚度偏差大,在3~4块残极落在堆垛面时不是上下整齐落板,特别是在残极组二次落板时,随着一次落板坡度惯性滑离垂直落板位置,使残极之间堆垛码放错位,累积3~4块残极坡度更加明显,在残极组二次落板时,随着一次落板坡度惯性滑离垂直落板位置,使残极之间堆垛码放错位,当耳部不整齐,错位严重时,钢带不能准确打在整剁残极板身,经常出现一根钢带打在残极板身,一根钢带打在残极耳部的情况,造成自动打包机,不能按标准打齐、打牢整剁残极,在铲运过程中,稍加受力,就会致使整剁残极松弛、散落,严重影响机组自动打包效果和运输及回炉加料作业,同时残极码放错位,在人工干预撬正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残极垂直落板位置不发生偏移,使整剁残极排列整齐的残极机组旋转堆垛台。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残极机组旋转堆垛台,包括堆垛台,堆垛台的下方设置有驱动堆垛台旋转和升降的旋转升降机构,所述的堆垛台的上台面与水平面呈夹角式布置。
[0005]上述方案中,由于堆垛台的上台面与水平面呈夹角式布置的倾斜状态,因此残极组在落到堆垛台台面时,能够有效降低因电解因素造成的厚薄坡度,实现几块残极落板时,堆垛台倾斜角度最大限度的减小,达到残极垂直落板位置不发生偏移,使整剁残极排列整齐,解决残极偏轻(过残)无法按标准自动打包、铲运、回炉加料等后续作业;同时还解决残极落板错位严重需人工干预等一系列问题,提高机组加工质量和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如图1所示,一种残极机组旋转堆垛台,包括堆垛台10,堆垛台10的下方设置有驱动堆垛台10旋转和升降的旋转升降机构20,所述的堆垛台10的上台面与水平面呈夹角式布置。由于堆垛台10的上台面与水平面呈夹角式布置的倾斜状态,因此残极组在落到堆垛台10台面时,能够有效降低因电解因素造成的厚薄坡度,相当于是实现提供了部分补偿,实现几块残极落板时,堆垛台10倾斜角度最大限度的减小,达到残极垂直落板位置不发生偏移,使整剁残极排列整齐,解决残极偏轻(过残)无法按标准自动打包、铲运、回炉加料等后续作业;同时还解决残极落板错位严重需人工干预等一系列问题,提高机组加工质量和作业效率。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堆垛台10的上台面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H=1/3h~2/3h,h为一块残极耳部的厚度*一次落板的块数。让每批次残极落板高度都能控制在最佳落板落差范围,减少因残极上下厚薄过大形成残极组坡度过陡,造成残极堆垛不齐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打包质量和运输等后续问题。
[0009]经过多次试验验证,当H=1/2h,即堆垛台10的上台面的补偿高度是每批次残极耳部高度的一半时,补偿效果最好。
[0010]进一步的,堆垛台10包括两块平行、间隔布置的平板11,平板11的上板面位于水平面内,平板11的上板面固定连接有斜板12,两斜板12的间距小于残极板的宽度,有效地对残极板进行稳定的托撑,两斜板12之间的区域构成供叉车进出的空间,两斜板12的上板面位于同一倾斜面内,使得放置在两斜板12上的同一块残极板位于同一倾斜面内,防止滑落。
[0011]为了实现堆垛台10的升降和旋转动作,平板11的下方通过立柱13与旋转台21固定连接,旋转台21与升降台25构成绕着旋转台21的中心转动的转动配合,旋转台21下方固定有齿圈22,电机23的电机轴端连接有驱动齿轮24,驱动齿轮24与齿圈22啮合传动。工作时,升降机构驱动升降台25带动其上的旋转台21和堆垛台10同步上升至接料位,第一批次的残极组落到堆垛台10上后,升降机构驱动升降台25带动其上的旋转台21、堆垛台10以及残极组同步下降至避让位,然后电机23动作带动旋转台21及其上的堆垛台10和残极组旋转180
°
,然后升降机构再次驱动升降台25带动其上的旋转台21、堆垛台10和残极组同步上升至接料位,降低残极落板落差,达到整剁残极堆垛齐整的目的。
[0012]本技术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改造费用少,时间短,装置简单,适用、效果显著,而且无需专门维护,大大减少了残极转运过程后续人工成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残极机组旋转堆垛台,包括堆垛台(10),堆垛台(10)的下方设置有驱动堆垛台(10)旋转和升降的旋转升降机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堆垛台(10)的上台面与水平面呈夹角式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极机组旋转堆垛台,其特征在于:堆垛台(10)的上台面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H=1/3h~2/3h,h为一块残极耳部的厚度*一次落板的块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残极机组旋转堆垛台,其特征在于:H=1/2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极机组旋转堆垛台,其特征在于:堆垛台(10)包括两块平行、间隔布置的平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成明余小华沈煜孟凡伟燕传斌杨雄伟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