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发动机高压离心压气叶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9303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航空发动机高压离心压气叶轮,轮毂部,轮毂部的中心开设轴孔,轮毂部的轴孔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面以及第二定位面,第一定位面与第二定位面分别设置于轴孔的前后端,轮毂部的一端设置有端齿;导风轮部,导风轮部设置于轮毂部上;离心叶轮部,离心叶轮部设置于轮毂部上,且导风轮部设置于离心叶轮部的前端,导风轮部用于将空气均匀地引入离心叶轮部;去重部分,去重部分设置于第一定位面与第二定位面之间的轮毂部内壁上;轮毂部、导风轮部、离心叶轮部采用一体式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航空发动机高压离心压气叶轮具有装配简便、装配精度高的优点。装配精度高的优点。装配精度高的优点。

A high pressure centrifugal compressor impeller for Aero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发动机高压离心压气叶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高压离心压气叶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航空发动机离心压气机的叶轮由导风轮和离心叶轮组成。导风轮为不锈钢精铸而成,位于离心叶轮前部,用以将空气均匀地引入离心叶轮,叶片前缘向转子转动方向弯曲以适应气流进入转子时相对速度的方向。单面半开式离心叶轮由铝合金锻件机加而成,有导风轮叶片数量相等的直叶片,轮毂后端上有相应的凸块与轴相啮合传递扭矩。导风轮与离心叶轮各有三个非均布的销钉孔用来保证叶片的相对位置。现有的航空发动机离心压气机的安装时,需要两个叶轮分别进行平衡,再通过销钉进行装配,存在装配步骤繁琐且精度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高压离心压气叶轮,用于解决传统的航空发动机离心压气机装配难度大、装配步骤繁琐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高压离心压气叶轮,所述航空发动机高压离心压气叶轮包括:
[0005]轮毂部,所述轮毂部的中心开设轴孔,所述轮毂部的轴孔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面以及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面分别设置于所述轴孔的前后端,所述轮毂部的一端设置有端齿;
[0006]导风轮部,所述导风轮部设置于所述轮毂部上;
[0007]离心叶轮部,所述离心叶轮部设置于所述轮毂部上,且所述导风轮部设置于所述离心叶轮部的前端,所述导风轮部用于将空气均匀地引入离心叶轮部;<br/>[0008]去重部分,所述去重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面之间的所述轮毂部内壁上;
[0009]所述轮毂部、导风轮部、离心叶轮部采用一体式结构。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去重部分为设置于所述轮毂部内部的弧形凹槽。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凹槽的深度为b,所述第一定位面所处的圆弧面半径为a,并且b=2a

17。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轮部的叶片型面采用机加的方式制成。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航空发动机高压离心压气叶轮还包括缓冲部,所述缓冲部设置于所述弧形凹槽内,所述缓冲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弧形凹槽的两侧相连接。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定位面,所述第三定位面的与所述第二定位面平齐。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上设置有通气孔。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包括第一缓冲块、第二缓冲块、缓冲环,所述第一缓
冲块一端固定于所述弧形凹槽的一侧,所述第二缓冲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弧形凹槽的另一侧,所述第一缓冲块与所述第二缓冲块相邻面的内侧设置有楔形槽,所述缓冲环的外侧面滑动配合于所述楔形槽内,且所述缓冲环的内侧面配合于转轴上。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弧形凹槽的顶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缓冲环。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包括曲面部、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去重部分上,所述连接环的另一端与所述曲面部相连,所述连接环均匀设置于所述曲面部与所述去重部分之间,所述曲面部的外形与所述去重部分相似,所述曲面部、连接环、去重部分之间形成多个储能腔室。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航空发动机高压离心压气叶轮,通过将轮毂部、导风轮部与离心叶轮部设置成一体式,取消了两叶轮间销钉装配,装配时仅需进行一次静平衡,且整体成型避免了同心度及叶片的相对位置误差,进而提高了装配的精度以及降低了装配的难度,简化了装配的步骤。通过设置去重部分降低航空发动机高压离心压气叶轮的重量。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航空发动机高压离心压气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缓冲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图4、图5为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提供的缓冲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各个附图标记如下:
[0026]1、轮毂部;2、导风轮部;3、离心叶轮部;4、去重部分;5、缓冲部;11、第一定位面;12、第二定位面;13、端齿;51、第三定位面;52、通气孔;53、第一缓冲块;54、第二缓冲块;55、缓冲环;56、连接杆;57、曲面部;58、连接环;59、储能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高压离心压气叶轮,包括轮毂部1、导风轮部2、离心叶轮部3、去重部分4。其中,轮毂部1的中心开设轴孔,轮毂部1的轴孔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面11以及第二定位面12,第一定位面11与第二定位面12分别设置于轴孔的前后端,轮毂部1的一端设置有端齿13。导风轮部2设置于轮毂部1上。离心叶轮部3设置于轮毂部1上,且导风轮部2设置于离心叶轮部3的前端,导风轮部2用于将空气均匀地引入离心叶轮部3。去重部分4设置于第一定位面11与第二定位面12之间的轮毂部1内壁上。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高压离心压气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发动机高压离心压气叶轮包括:轮毂部,所述轮毂部的中心开设轴孔,所述轮毂部的轴孔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面以及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面分别设置于所述轴孔的前后端,所述轮毂部的一端设置有端齿;导风轮部,所述导风轮部设置于所述轮毂部上;离心叶轮部,所述离心叶轮部设置于所述轮毂部上,且所述导风轮部设置于所述离心叶轮部的前端,所述导风轮部用于将空气均匀地引入离心叶轮部;去重部分,所述去重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面之间的所述轮毂部内壁上;所述轮毂部、导风轮部、离心叶轮部采用一体式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高压离心压气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重部分为设置于所述轮毂部内部的弧形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高压离心压气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槽的深度为b,所述第一定位面所处的圆弧面半径为a,并且b=2a

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高压离心压气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轮部的叶片型面采用机加的方式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高压离心压气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发动机高压离心压气叶轮还包括缓冲部,所述缓冲部设置于所述弧形凹槽内,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超牛继超刘臣赵宇潘宁民唐怀远张泽振冀疆峰童永祥袁粤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发天信航空发动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