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扶手箱用控制模块及车载扶手箱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扶手箱用控制模块及车载扶手箱。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扶手箱是一种安装在两个座椅中间的汽车配件,隶属于汽车内饰系统。其人性化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使汽车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时能够放置手臂,从而能够使手臂得到有效的休息不至于酸麻、僵硬。但是现有的扶手箱均是固定连接在车体上,而驾驶员在进行放置手臂时,有些手扶箱的位置过于靠前或者靠后或者偏上或者偏下,那么驾驶员则需要根据扶手箱的位置来调节手臂的位置,这样的放置方式既不方便驾驶员及时的进行放置休息,又达不到释放手臂压力的效果,十分不便。
[0003]专利技术专利内容
[0004]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扶手箱用控制系统,能够精准的控制手扶箱上的手扶板的前后移动,从而适配使用者的使用习惯,结构巧妙,便捷使用。
[0005]实现本专利技术专利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专利具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可控制扶手箱上的扶手板移动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驱动且可与扶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扶手箱用控制模块,具有底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上设有可控制扶手箱上的扶手板(4)移动的控制组件(2),所述控制组件(2)包括固定在底板(11)上的驱动电机(21)、由驱动电机(21)驱动且可与扶手板(4)连接的滑动组件(26)、固定在滑动组件(26)上的止动块(24)、固定在底板(11)上的电磁开关(22)、以及固定在电磁开关(22)的伸缩端的止动板(23),所述止动板(23)的延伸方向与止动块(24)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止动板(23)的移动方向与止动块(24)的移动方向垂直设置,所述止动块(24)上设有第一锯齿部(241),止动板(23)上设有可与第一锯齿部(241)对应配合的第二锯齿部(231),第一锯齿部(241)的延伸方向和第二锯齿部(231)的延伸方向均与止动块(24)的滑动方向平行设置,电磁开关(22)通过对止动板(23)的驱动、以及止动板(23)上第二锯齿部(231)和止动块(24)上的第一锯齿部(241)的配合控制止动块(24)的启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箱用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26)包括固定在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的第一带轮(261)、转动设置在底板(11)上的第二带轮(263)、套设在第一带轮(261)和第二带轮(263)上的输送带(262)、固定在输送带(262)上的安装板(264)、固定在底板(11)上的第一滑轨(266)、以及固定在止动块(24)上且可与第一滑轨(266)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265),第一滑轨(266)的延伸方向与止动板(23)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第一滑轨(266)的两侧设有可防止第一滑块(265)滑出的第一限位块,安装板(264)的一端固定在止动块(24)上,安装板(264)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滑块(265)上,第一锯齿部(241)位于止动块(24)上远离第一滑块(265)的一端,止动块(24)通过驱动电机(21)对第一带轮(261)的驱动、输送带(262)与第一带轮(261)和第二带轮(263)的配合、以及第一滑块(265)和第一滑轨(266)的配合滑动设置在底板(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箱用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上固定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滑轨(25),各个第二滑轨(25)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滑轨(266)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止动板(23)的底部设有与各个第二滑轨(25)对应的第二滑块(27),止动板(23)通过电磁开关(22)的驱动、以及第二滑块(27)与第二滑轨(25)的配合滑动连接在底板(11)上。4.车载扶手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与车体连接的连接底座(1)、固定在底座上且可放置物品的箱体(3)、相对设置在箱体(3)两侧的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箱用控制模块、以及由两个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箱用控制模块驱动滑动设置在连接底座(1)上的扶手板(4),所述扶手板(4)包括可承托手肘的扶手部(41)以及设置在扶手部(41)两侧的连接部(42),各个连接部(42)均与扶手部(41)一体成型,所述扶手部(41)位于箱体(3)的上方,各个连接部(42)均与对应的安装板(2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东旭,朱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