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生态环境大数据的智能监管系统及监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环境监管领域,涉及基于生态环境大数据的智能监管技术,具体是基于生态环境大数据的智能监管系统及监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生态环境监管机制,主要依靠被监测主体组织的自觉性以及监管主体定期检查,受限于监管主体和监测力量分散,生态环境监管难以到位,生态环境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
[0003]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113822781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及系统,对获取的生态环境信息进行评估,获取对应的生态环境等级,通过区块链技术对生态环境信息和对应的生态环境等级设置权限,确保数据的安全性。现有技术在生态环境监管过程中,仍然使用被监测主体提供的数据,无法杜绝篡改数据现象以保证数据安全,导致生态环境监管不到位且效率低;因此,亟须一种基于生态环境大数据的智能监管系统及监管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基于生态环境大数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生态环境大数据的智能监管系统,包括数据分析模块,以及与之相连接的若干数据采集模块,若干数据采集模块与数据采集设备通信和/或电气连接,其特征在于:若干数据采集模块:通过与之连接的至少一种类型的数据采集设备采集生态环境数据,将生态环境数据进行预处理之后发送至数据分析模块;其中,数据采集设备的控制权限由监管主体掌握,包括遥感卫星、无人机和网格监测站;数据分析模块:对一种类型的生态环境数据进行分析,或者将多种类型的生态环境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获取生态环境状态;以及将生态环境状态与监测区域中被监测主体对比,确定污染源;同时将生态环境数据、生态环境状态和污染源进行可视化展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态环境大数据的智能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监测区域划分成若干网格区域,为每个网格区域设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或者根据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的类型配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态环境大数据的智能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根据生态环境数据对数据采集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包括:通过所述数据采集设备获取生态环境数据;当所述生态环境数据非空,且无明显异常时,则判定对应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工作状态正常;否则,判定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的工作状态异常;其中,明显异常是指生态环境数据不在合理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生态环境大数据的智能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对遥感卫星获取的生态环境数据进行分析,获取生态环境状态,包括:获取监测区域的遥感图像;对遥感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获取原始图像;其中,图像处理包括图像裁剪、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思保,王一,曹开法,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创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